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充电器的电瓶修复方法,其中包括:PWM模块设有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在进行大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都与三段式充电模块中的电流相对应,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电流来进行对电瓶修复和充电,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修复充电为一个循环,修复充电自4.5小时后进入循环阶段,经过多个循环后电瓶电压大于13V时开始进行正常充电,当经过多个循环之后电瓶电压仍然小于13V则判断该电瓶电容受损,若在多个循环内的某一循环过程中测得电瓶的电压大于13V时,则开始正常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长时间小电流高电压对蓄电池充电,使蓄电池的内阻一定程度降低,从而达到修复电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瓶修复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代的科技越来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以往人们出行时都会选择自行车,但有时由于路途遥远会使骑自行车的人感到劳累,所以电动车大量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电瓶车在使用的时候电瓶的寿命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关于电瓶的寿命问题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对电瓶充电时的操作不当会使电瓶内的内电阻变大,容量减小,导致电瓶内所能储蓄的电容降低,在行驶的时候行驶距离受到限制,现在电瓶检修充电器非常的昂贵,且修复效果不佳。目前,有一种对模拟型号电平进行数字化编码的方法运用到电瓶充电器中,在脉 宽调制中使用高分辨率计数器来产生方波,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方波的占空比来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编码。这一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现已被运用于电瓶充电器的开关电源和电机控制中,在进行大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停止到重新启动的过程中,由于磁芯上的反电动势的存在,所以在重新充电时必须江都PWM的有效占空t匕,以克服软件调整PWM的速度比较满而带来的无法控制充电电流的问题。在充电效率不是很高,在快速充电时,因为采用了充电软启动,再加上单片机的PWM调整速度比较慢,所以实际上停止充电或小电流慢速上升充电的时间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脉冲宽度调制使用时达不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WM被运用的情况下达不到最佳的使用状态,且电瓶放电使用不当,所导致的电瓶内阻变大,容量变小,且充电器没有对其有修复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高频充电器中,所述高频充电器包括电路充电模块,由电源通过AC输入端输入电流经过电路充电模块并从DC输出端输出向电瓶充电,还包括短路保护模块,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逆接保护模块,所述逆接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过温保护模块,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三段式充电模块,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设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中; PWM模块,所述PWM模块连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的AC输入端,其中,所述PWM模块设有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在进行小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都与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中的电流相对应,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PWM模块的电流来进行对电瓶修复充电,且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修复充电为一个循环,修复充电自4. 5小时后进入循环阶段,经过多个循环后电瓶电压大于13V时开始进行正常充电,当经过多个循环之后电瓶电压仍然小于13V则判断该电瓶电容受损,若在多个循环内的某一循环过程中测得电瓶的电压大于13V时,则即时开始正常充电。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包括恒流充电模块、恒压充电模块与浮充充电模块。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PWM模块的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中,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中对应所述PWM模块为2A时,恒流充电模块为2. 0A±0. 2A、恒压充电模块为2. 0-0. 7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为O. 7±0. 3A ; 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中对应所述PWM模块为IOA时,恒流充电模块为10A±0. 4A、恒压充电模块为10. 0-1. 5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为I. 5±0. 3A ; 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中对应所述PWM模块为15A时,恒流充电模块为15A±1. 5A、恒压充电模块为15. 0-2. O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为2±0. 3A。 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在电路充电模块充电过程中,当温度升高至50度时则会自动进行降温。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恒流充电模块中电压为小于14. 8WDC、所述恒压充电模块中电压为14. 8VDC±0. 2VDC、所述浮充充电模块中电压为13. 6±0. 3VDC0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AC输入端与DC输出端每分钟能通过1750VAC/30mA。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AC输入端所输入的额定电压为110VAC/60HZ。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PWM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多个循环为至少5次的循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如上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1、通过PWM模块自动根据所要充电电瓶的电压自动识别是否进入充电状态或修复状态显示蓄电池电压小于13V时则自动进入修复状态,并通过长时间的小电流高电压对蓄电池充电,使蓄电池的内阻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达到修复电瓶的目的; 2、同时在连接PWM模块的显示模块能够及时将充电时的信息反馈出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模块示意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框架示意图。如图序号电路充电模块1、AC输入端2、DC输出端输3、短路保护模块4、逆接保护模块5、过温保护模块6、三段式充电模块7、PWM模块8、恒流充电模块9、恒压充电模块10、浮充充电模块11、显示模块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看I图所示,,其适用于高频充电器,其中的高频充电器包括电路充电模块1,由电源通过AC输入端2输入电流经过电路充电模块I并从DC输出端输3出向电瓶充电,还包括短路保护模块4,其中短路保护模块4外接于电路充电模块I ; 逆接保护模块5,逆接保护模块5外接于电路充电模块I ; 过温保护模块6,过温保护模块6外接于电路充电模块I ; 三段式充电模块7,三段式充电模块7设于电路充电模块I中; PWM模块8,PWM模块8连接于电路充电模块I的AC输入端2,其中,PWM模块8设有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在进行小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每个PWM模块8的电流选择都与三段式充电模块7中的电流相对应,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PWM模块8的电流来进行对电瓶修复充电,且每个PWM模块8的电流选择修复充电为一个循环,修复充电自4. 5小时后进入循环阶段,经过多个循环后电瓶电压大于13V时开始进行正常充电,当经过多个 循环之后电瓶电压仍然小于13V则判断该电瓶电容受损,若在多个循环内的某一循环过程中测得电瓶的电压大于13V时,则即时开始正常充电。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三段式充电模块7,包括恒流充电模块9、恒压充电模块10与浮充充电模块1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PWM模块的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中,三段式充电模块7中对应PWM模块8为2A时,恒流充电模块9为2. 0A±0. 2A、恒压充电模块10为2.0-0. 7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11为O. 7±0. 3A ; 三段式充电模块7中对应PWM模块为IOA时,恒流充电模块9为10A±0. 4A、恒压充电模块10为10. 0-1. 5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11为I. 5±0. 3A ; 三段式充电模块7中对应PWM模块为15A时,恒流充电模块9为15A±1. 5A、恒压充电模块10为15. 0-2. OA以及浮充充电模块11为2±0· 3A。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过温保护模块6在电路充电模块充电过程中,当温度升高至50度时则会自动进行降温,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是采用风机进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充电器的电瓶修复方法,适用于高频充电器中,所述高频充电器包括电路充电模块,由电源通过AC输入端输入电流经过电路充电模块并从DC输出端输出向电瓶充电,还包括 短路保护模块,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逆接保护模块,所述逆接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过温保护模块,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外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 三段式充电模块,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设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中; PWM模块,所述PWM模块连接于所述电路充电模块的AC输入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模块设有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在进行小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都与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中的电流相对应,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PWM模块的电流来进行对电瓶修复充电,且每个PWM模块的电流选择修复充电为一个循环,修复充电自4. 5小时后进入循环阶段,经过多个循环后电瓶电压大于13V时开始进行正常充电,当经过多个循环之后电瓶电压仍然小于13V则判断该电瓶电容受损,若在多个循环内的某一循环过程中测得电瓶的电压大于13V时,则即时开始正常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充电模块,包括恒流充电模块、恒压充电模块与浮充充电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模块的2A、10A和15A三个电流选择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弼,
申请(专利权)人: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