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杆和基板容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577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承杆和基板容纳盒。在使用于基板容纳盒的支承杆(10)中,在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内侧层(11)和外侧层(13)之间以在内侧层(11)的周向上连续并且自基端(10a)延伸到顶端(10b)的方式配置有减振弹性层(12)。由此,能够实现振动衰减时间的缩短化等、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而且,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内侧层(11)为圆管状,利用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内侧层(11)和外侧层(13)夹住减振弹性层(12)。由此,能够防止因减振弹性层(12)的适用而引起的刚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基板的支承杆、以及用于容纳基板的基板容纳盒。
技术介绍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IXD)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序之间存在将玻璃基板暂时容纳在基板容纳盒内的多层容纳部中的情况。作为这种基板容纳盒,已有利用以基端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作为自由端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支承杆以一个容纳部支承I张基板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基板容纳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34048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966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这种基板容纳盒中,出于增加玻璃基板的容纳张数的观点,存在尽可能抑制各容纳部高度的倾向。在这种倾向下,为了快速对各容纳部进行玻璃基板的搬入和搬出来提高生产效率,更迫切地期待确保支承杆的刚性和提高振动衰减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刚性的确保和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的支承杆、以及具有这种支承杆的基板容纳盒。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承杆,其特征在于,该支承杆用于以基端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作为自由端而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基板,该支承杆包括圆管状的内侧层,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并自上述基端延伸到上述顶端;减振弹性层,其至少配置在上述内侧层中的上述基端侧部分的上侧及下侧;以及外侧层,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并以覆盖上述减振弹性层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内侧层的外侧。在该支承杆中,至少在成为固定端的基端侧的部分处,在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内侧层和外侧层之间配置有减振弹性层。由此,能够实现振动衰减时间的缩短化等、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而且,以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内侧层为圆管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外侧层覆盖减振弹性层的方式配置在内侧层的外侧。由此,能够防止因减振弹性层的适用而引起的刚性的降低。因而,根据该支承杆,能够实现刚性的确保和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另夕卜,减振弹性层优选的是比纤维强化塑料柔软的材料,特别是由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层。在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杆中,优选的是,减振弹性层在内侧层的周向上连续。此外,优选的是,减振弹性层自基端延伸到顶端。而且,优选的是,减振弹性层在基端侧的层叠数多于在顶端侧的层叠数。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更进一步实现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另外,减振弹性层的层叠数包含在顶端侧为O (零)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杆中,优选的是,当层叠多层减振弹性层时,减振弹性层隔着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中间层而层叠。根据该结构,由于更进一步实现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因此即使层叠多层减振弹性层也能够实现刚性的确保。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板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用于容纳基板;以及在壳体内设置多根的上述支承杆。在该基板容纳盒中,如上述那样,能够实现支承杆的刚性的确保和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刚性的确保和振动衰减特性的提高的支承杆、以及具有这种支承杆的基板容纳盒。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板容纳盒的第I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杆的第I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杆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杆的第3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7的IX-IX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经过时间和挠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1是表示实施例I的经过时间和挠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经过时间和挠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经过时间和挠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I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基板容纳盒I具有用于容纳基板S的长方体箱状的壳体2。在壳体2的一侧壁上形成有用于对壳体2内进行基板S的搬入和搬出的开口 2a。在壳体2内设有多层(例如20层 30层)容纳部3。该基板容纳盒I使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IXD)的制造工序中,利用机器手将作为基板S的玻璃基板暂时容纳到各容纳部3中。在各容纳部3中设置有多根(例如3根)支承杆10、多根(例如3根)侧杆4、以及多根(例如3根)侧杆5。由此,在各容纳、部3中,利用多根支承杆10、多根侧杆4、以及多根侧杆5水平支承一张基板S。支承杆10以悬臂状态固定在壳体2的与开口 2a相对的背面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S卩,支承杆10以基端IOa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IOb作为自由端而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基板S。支承杆10的顶端IOb到达开口 2a的附近。侧杆4以悬臂状态固定在壳体2的相对于与开口 2a相对的背面垂直的一个侧面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即,侧杆4以基端4a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4b作为自由端而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基板S的一个边缘部。侧杆4的顶端4b到达一个支承杆10的附近。侧杆5以悬臂状态固定在壳体2的相对于与开口 2a相对的背面垂直的另一个侧面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即,侧杆5以基端5a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5b作为自由端而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基板S另一个边缘部。侧杆5的顶端5b到达另一个支承杆10的附近。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支承杆10的结构。另外,侧杆4、5也可以采用与支承杆10相同的结构。如图2所示,支承杆10成为朝向顶端IOb去而变细的锥状的中空管。由此,即使载置基板S而支承杆10的顶端IOb稍微向下方挠曲,也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容纳部3之间充分地维持支承杆10顶端IOb的间隔。另外,虽然未在图I中表示,在壳体2的与开口 2a相对的背面立设有圆柱状的突起构件,该突起构件插入支承杆10的基端IOa侧的端部,并通过粘接等相互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支承杆10具有自基端IOa延伸到顶端IOb的圆管状(换言之为圆筒状)的内侧层11。内侧层11被自基端IOa延伸到顶端IOb的圆管状的减振弹性层12覆盖。而且,减振弹性层12被自基端IOa延伸到顶端IOb的圆管状的外侧层13覆盖,外侧层13的上侧和下侧被自基端IOa延伸到顶端IOb的截面圆弧状的外侧层14覆盖。S卩,减 振弹性层12在内侧层11的周向上连续并且自基端IOa延伸到顶端10b。此外,外侧层13以覆盖减振弹性层12的方式配置于内侧层11的外侧。另外,圆弧状的外侧层14的截面圆周方向的长度成为相当于圆周的大概1/4的长度,即角度相当于大概90°时的长度。内侧层11 和外侧层 13、14 由 GFRP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等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层叠I张或多张(例如,内侧层11为8张,外侧层13为I张,外侧层14为3张)预浸料而构成。此外,减振弹性层12优选的是为比纤维强化塑料柔软的材料,特别是为由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层。减振弹性层的储能模量为O. IMPa 500MPa,优选的是O. IMPa lOOMPa,更优选的是0. IMPa 50MPa。此外,作为减振弹性层,由于是通过热硬化来进行自碳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1.20 JP 2009-2653731.ー种支承杆,其特征在于,该支承杆用于以基端作为固定端并且以顶端作为自由端而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基板,该支承杆包括 圆管状的内侧层,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并自上述基端延伸到上述顶端; 减振弹性层,其至少配置在上述内侧层中的上述基端侧部分的上侧及下侧;以及外侧层,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并以覆盖上述减振弹性层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内侧层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杆,其特征在干, 上述减振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振一田山彻内田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