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348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披露了电池组。为了提供拉出突片部段的导电率不会随时间降低的电池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池组中,多个单体电池分别包括正极拉出突片和负极拉出突片,所述正极拉出突片包括铝构件和被连接至所述铝构件的镍附加突片构件,所述负极拉出突片包括镍构件。当单体电池(100)的具有不同极性的拉出突片被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镍构件彼此接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多个二次单体电池如锂离子电池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随着锂离子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的移动而进行充电和放电,其具有能量密度较高且输出功率较高的电池特性。因此,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由多个二次单体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组可被用作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能量源。对于以上述方式使用的二次单体电池而言,在许多情况下,其外部会使用由金属层压膜制成的层压膜外壳材料,其优点在于该层压膜外壳材料的形状自由度较高且质量 较轻。例如,专利文献I (JP-A-2010-170799)的图3和图4披露了一种组装的电池23,其中由具有层压膜外壳材料的扁形非水电解质电池制成的多个单体电池21被叠置,以使得延伸出单体电池21之外的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沿相同方向被布置,且用胶带22将单体电池21捆束在一起。在该组装的电池23中,多个单体电池21彼此串联电连接。在专利文献I所披露的包括层压膜外壳材料的扁平单体电池21中,由于与正极电极材料和负极电极材料的反应性和电位差相关的问题,因此电池的正极外部端子通常使用铝或铝合金,且负极外部端子通常使用镍。在通过将具有上述正极和负极的单体电池21串联连接在一起而制造电池组的过程中,相邻单体电池21需要使极性不同的电极彼此连接。即,专利文献I所披露的电池组的问题如下由于相邻单体电池21的电连接部段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有可能导致导电率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由于涉及电位差的问题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电池组中,单体电池包括含铝的正极拉出突片、被连接至所述正极拉出突片且含镍的附加突片和含镍的负极拉出突片,当多个所述单体电池串联连接时,一个单体电池的所述附加突片被连接至另一单体电池的所述负极拉出突片。此外,在本技术的所述电池组中,所述正极拉出突片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此外,在本技术的所述电池组中,所述附加突片由镍、镀镍材料或包镍材料制成。此外,在本技术的所述电池组中,所述负极拉出突片由镍、镀镍材料或包镍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所述电池组,在将多个单体电池电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含镍的负极拉出突片被连接至含镍的附加突片。因此,被电连接在一起的相邻单体电池的电连接部段由相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不会出现涉及电位差的问题,且导电率几乎不会随时间降低。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单体电池100,所述单体电池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图2示出了附加突片构件125如何被连接至单体电池100的正极拉出突片120 ;图3示出了如何在单体电池100被串联连接之前将孔设置在正极拉出突片和负极拉出突片上;图4A-图4D示出了保持器构件200,所述保持器构件用于形成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5是保持器构件200的透视图,所述保持器构件用于形成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6是板300的透视图,所述板用于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组中将单体电池100串联连接在一起;图7A和图7B示出了电池保护构件400 ;所述电池保护构件用于形成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8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9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0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1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2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3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4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5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6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7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8示出了生产电池连接结构500的过程,所述电池连接结构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图19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0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1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2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3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4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5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6示出了生产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过程;图27A和图27B示出了用于将单体电池100连结在一起的条件;图28A和图28B示出了用于将单体电池100连结在一起的条件的另一实例;图29A和图29B示出了用于将单体电池100连结在一起的条件的另一实例;图3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的电池组在使用时是如何被定位的;和图31示出了单体电池的另一实例,所述单体电池构成了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I示出了单体电池100,所述单体电池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单体电池100所使用的是锂离子二次单体电池,该二次单体电池随着锂离子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的移动而进行充电和放电。单体电池100的电池主单元11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以下部件被贮存在层压膜外壳材料中(所述层压膜外壳材料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电极层压本体,在所述电极层压本体中,多个板片状正极和多个板片状负极经由隔件被叠置;和电解溶液(二者均未被示出)。正极拉出突片120和负极拉出突片130从电池主单元110的第一端部部分111被拉出。正极拉出突片120和负极拉出突片130都具有扁平护板的形状,且被分别直接连接至或经由导线本体或类似物被连接至层压膜外壳材料中的板片状正极和板片状负极。层压膜外壳材料包括金属层压膜,所述金属层压膜在面向电池内部的平面上设置了热密封树脂层。更特别地,例如,该层压膜外壳材料是通过将两种金属层压膜叠置在一起而制成的;在电极层压本体(所述电极层压本体包括板片状正极、板片状负极和隔件)和电解溶液被贮存在该层压膜外壳材料中之后,层压膜外壳材料的周部(第一端部部分111、第二端部部分112和两个侧端部分113)被热密封。因此,其内部实现了气密密封。在这种情况下,被拉出电池主单元110 (所述电池主单元包括层压膜外壳材料在内)的金属件,如正极拉出突片120和负极拉出突片130被称作“拉出突片(pulled-outtab)”。处于层压膜外壳材料内部的经由隔件被叠置的板片状正极和板片状负极或者处于该层压膜外壳材料内部的电解溶液被称作“电极(electrode)”。顺便提及,电极层压本体不仅包括上述的多个板片状正极和板片状负极经由隔件被叠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31 JP 2011-078344;2011.03.31 JP 2011-07834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是, 单体电池包括含铝的正极拉出突片、被连接至所述正极拉出突片且含镍的附加突片和含镍的负极拉出突片,当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亨
申请(专利权)人: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