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892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底部为颗粒污泥层,所述颗粒污泥层上方为絮体污泥层,所述塔体顶部为密闭气室,所述气室下方为三相分离器,所述絮体污泥层和所述三相分离器之间设有填料层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厌氧床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使得经厌氧床处理过废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ー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环境工程与能源工程中的ー项重要技木,是有机废水强有力的处理方法之一,多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有机废料及其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在建筑物形式上,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主要采用厌氧污泥床,反应区是厌氧污泥床中生化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包括下层的污泥床区和上层的污泥悬浮区,其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一般适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能力较低。有机废水经一次处理后即排 出厌氧污泥床,其出水水质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ー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以解决传统厌氧污泥床存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能力低,出水水质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在塔体的中部及下部设有填料层、絮体污泥层和颗粒污泥层,塔体上部分隔为密闭气室和沉淀区;在所述密闭气室与所述沉淀区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三相分离器。填料层作为厌氧微生物的载体,废水经过颗粒污泥层和絮体污泥层后,在填料层表面再次产生生化反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歩降解;填料层还可截留废水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碎片,从而能使厌氧床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位于填料层上方的沉淀缓冲区,使废水中尚存的悬浮物在排出前有ー个缓冲沉淀作用,进ー步提高出水水质。本技术在所述颗粒污泥层内设有开ロ朝下的布水系统。废水经布水系统进入颗粒污泥层后,水流在上升过程中,连同颗粒污泥层自身产生的沼气实现对颗粒污泥层的搅拌作用,从而省去了混合搅拌设备。本技术所提供的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ー套填料层反应区,大大提高了厌氧床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使得经厌氧床处理过的废水水质得到进ー步的改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体,2、布水系统,3、出水管,4、排气管,5、气室,6、颗粒污泥层,7、絮体污泥层,8、填料层,9、沉淀区,10、三相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塔体I呈密闭结构,在塔体I的中部及下部设有填料层8、絮体污泥层7和颗粒污泥层6,塔体I的上部被分隔为密闭气室5和沉淀区9。在密闭气室5与沉淀区9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三相分离器10。在颗粒污泥层6内设有开ロ朝下的布水系统2。有机废水由布水系统2进入颗粒污泥层6,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颗粒污泥层6内被厌氧微生物消化产生沼气。颗粒污泥层6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废水连同产生的沼气上升过程中对颗粒污泥层6进行搅拌,然后进入絮体污泥区7,絮体污泥区7是絮状污泥聚集的主要场所。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一部分在絮体污泥区7中降解。废水升流至填料层8时,填料层8表面的厌氧微生物对水中的残留有机物进 行二次降解。然后废水经由三相分离器10分离,沼气(即气相部分)由气室5顶部的排气管4排出后直接使用或贮存;浄化后的废水(即水相部分)由气室5侧壁上的出水管3排出;被三相分离器10分离出的固体悬浮物(即固相部分)经沉淀区9回流至反应区(即填料层8、絮体污泥层7和颗粒污泥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塔体(I)的中部及下部设有填料层(8)、絮体污泥层(7)和颗粒污泥层(6),塔体(I)上部分隔为密闭气室(5)和沉淀区(9);在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君王帅王超夏云广张文宁徐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