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过滤器及其过滤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616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48
一种过滤部件,包括滤网座和过滤网,所述滤网座与所述过滤网通过压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内部还设置有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通过设置在滤网座上的折边部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过滤部件的干燥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部件以及干燥过滤器,过滤部件可以沿着系统流体的流向既可采用正向,也可采用反向安装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中。在受到系统压力冲击时,过滤部件不会产生变形,仍能保证有效过滤面积,整个干燥过滤器的产品性能不会受到影响。过滤部件在装配在双向流通的干燥过滤器中时,在系统压力作用下,过滤网不会随系统流动方向来回变化产生折断,仍能保证产品性能及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干燥过滤器。技术背景在制冷系统中,为了防止制冷剂中掺有杂质或水分而影响制冷剂的作用,通常在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后,进入节流装置之前,首先通过干燥过滤器。制冷剂从干燥过滤器的进ロ端流入,经过设置在干燥过滤器内部的过滤部件过滤制冷剂中所带的污物、干燥部件带走制冷剂中的水分,再从出口端流入节流装置,这样能够清除制冷剂所带的杂质和水分,从而避免由于制冷剂所带的杂物或污物造成节流装置的“脏堵”现象,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顺畅运行。请參照图1,图I是现有技术中ー种典型的干燥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干燥过滤器包括壳体I、位于壳体I内的挡网4、分子筛3、过滤部件2,壳体I两端分别形成一进ロ接管5和一出口接管6,挡网4、分子筛3、过滤部件2在壳体I内自进ロ接管5至出口接管6之间依次布置。请參照图2,图2是图I中过滤部件2的结构示意图。过滤部件2大致由滤网座21和过滤网22两部分組成。滤网座21是过滤部件2与干燥过滤器壳体I进行装配的支承体,同时又将过滤网22固定;过滤网22大致呈网状结构,在制冷系统中实现过滤功能。滤网座21的材质一般为黄铜或铁镀铜,过滤网22的材质一般采用黄铜或不锈钢筛网布,经冲压成形成半球或圆柱状。过滤部件2由滤网座21与过滤网22铆压固定,位于干燥过滤器的端ロ部位,装配吋,过滤网22凹陷方向可以与制冷剂流动方向一致,即图I中箭头所示方向(由右向左),也可以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这种过滤部件结构在实践中,可以用在干燥过滤器中,也可以用于过滤器中。但是,这种结构的干燥过滤器,由于过滤网22的材质较柔软,成型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变形,这样就会导致过滤部件2在系统运行中会存在以下缺陷I、当过滤部件2装配到干燥过滤器中,特别是过滤部件2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安装吋,由于受到系统压カ的冲击,过滤网22的底部可能会沿制冷流动方向产生凹陷状变形,导致处于过滤部件2及挡网4之间的分子筛间隙过大,有效过滤面积减小,使制冷剂在流过干燥过滤器时,水分得不到充分吸收,杂质得不到充分过滤器,从而降低干燥过滤器的吸水性能和过滤能力;2、当过滤部件2装配于双向流通的干燥过滤器中吋,在系统压カ的作用下,过滤网凹陷方向随着系统流动方向来回变化,并且由于上述过滤网22材质本身的特点,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隐患;由于以上两个缺陷的存在,使得现有技术中的过滤部件2往往只局限于使用于单向流通的制冷系统中,并且在使用中要求过滤部件2安装方向(即滤网成型方向)要与系统流动方向保持一致;一旦将其使用于双向流通的制冷系统,或者将过滤部件2反向安装,则容易出现上述两个缺陷,严重时会导致干燥过滤器失效,并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过滤部件能够使用于双向流通的制冷系统,并且无论正向安装还是反向安装,均能实现干燥过滤的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对过滤部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使干燥过滤器能够使用于任何制冷系统。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部件,包括滤网座和过滤网,所述滤网座与所述过滤网通过压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内部还设置有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通过设置在滤网座上的折边部实现定位。优选地,所述滤网座包括弯折部,以及通过所述弯折部相连的内环部和外环部,所述内环部的端面上进行适当内折,形成所述折边部。 优选地,所述内环部和所述外环部之间形成环状容纳部,所述过滤网伸入所述容纳部内通过铆压固定。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由黄铜或不锈钢筛网布布成,大致呈圆台状,具有顶部、大致呈锥台状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伸入所述容纳部内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件具体为支承架,所述支承架由金属丝绕制成不等径的螺旋状,且所述支承架的外侧与所述过滤网的内壁贴合,使得过滤网的主体部均匀地受到支承架的支撑。优选地,所述支承架的大径端由所述折边部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件还包括支承棒,所述支承棒由金属棒折弯而成,且弯折角度与过滤网及支承架沿径向的变径角度大致相同。优选地,所述支承架在靠近过滤网顶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位于顶部平面内的尾部,所述支承棒的中部顶靠在所述尾部上。在上述过滤部件的基础之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干燥过滤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并依次设置的挡网、分子筛、过滤部件,壳体两端分别形成进ロ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过滤部件采用上述的过滤部件。本技术提供的过滤部件以及干燥过滤器,过滤部件可以沿着系统流体的流向既可采用正向,也可采用反向安装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中。在受到系统压カ冲击时,过滤部件不会产生变形,仍能保证有效过滤面积,整个干燥过滤器的产品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本技术提供的过滤部件装配在双向流通的干燥过滤器中时,在系统压力作用下,过滤网不会随系统流动方向来回变化产生折断,仍能保证产品性能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 :现有技术典型的干燥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2 :图I中过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提供的过滤部件剖视图;图4 :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干燥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5 :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干燥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ト壳体;2-过滤部件;21_滤网座;22_过滤网;211-内环部;212-外环部;213-弯折部;214~容纳部;215_折边部;216_压边;221-主体部;222_边缘部;223_顶部; 23-支承部件;231_支承架;232_支承棒;2321_边部;2322_中部;3-分子筛;4-挡网;5-进ロ管;6-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更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同一编号。请參照图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过滤部件剖视图。如图3所示,滤网座21采用薄金属板冲压成型,并在大致中段位置进行折弯,形成弯折部213,这样,滤网座21就大致形成外环部212以及通过弯折部213与外环部212相连接的内环部211,并且,外环部212和内环部211之间形成了一个呈环状的容纳部214。在内环部211的端面上进行适当内折,形成折边部215,折边部215用于后文所述支承架和金属棒的限位。过滤网22采用黄铜或不锈钢筛网布制成,大致围成圆台状,具有顶部223、大致呈锥台状的主体部221以及与主体部221相连的边缘部222,在安装时,其大端的边缘部222伸入滤网座22的容纳部214中,通过对外环部212边缘的压边进行铆压,将过滤网22固定在滤网座21上。在上述滤网座21和过滤网22之间还设置有支承架231。支承架231由具有一定強度的金属丝制成,环绕成不等径的螺旋状,并且使螺旋状支承架的外侧与过滤网22内壁面紧紧贴合,即使得沿着过滤网22主体部221的延伸方向,始終有支承架231与其内壁相抵,这样可以保证过滤网22主体部221均匀地受到支承架231的支撑。并且,螺旋状支承架231的大径端在装配吋,由滤网座21的折边部215进行限位,以防止支承架231从过滤网22内部脱落。这样,由于本技术在过滤网22中设置了支承架231,对过滤网22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这样,当过滤部件无论是正向安装还是反向安装在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部件(2),包括滤网座(21)和过滤网(22),所述滤网座(21)与所述过滤网(22)通过压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2)内部还设置有支承部件(23),所述支承部件(23)通过设置在滤网座(21)上的折边部(215)实现定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座(21)包括弯折部(213),以及通过所述弯折部(213)相连的内环部(211)和外环部(212),所述内环部(211)的端面上进行适当内折,形成所述折边部(2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部(211)和所述外环部(212)之间形成环状容纳部(214),所述过滤网(22)伸入所述容纳部(214)内通过铆压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2)由黄铜或不锈钢筛网布布成,大致呈圆台状,具有顶部(223)、大致呈锥台状的主体部(22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221)相连的边缘部(222),所述边缘部(222)伸入所述容纳部(214)内固定。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23)具体为支承架(231),所述支承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