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装置,通过依次焊接使被搬运的金属带(101、102)一体化从而连续地实施涂布,具备:焊接机构(10),使相邻的金属带(101、102)中的先行的金属带(101)的后端部分(101a)与后行的金属带(102)的前端部分(102a)重叠并进行焊接;减厚机构(20),对经焊接机构(10)焊接而形成的金属带(101、102)的焊接接头部分(1)加压来减少焊接接头部分(1)的厚度;涂布机构(30),具有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金属带(101、102)而对置的一对辊涂机(30A、30B),在金属带的两个板面实施涂布。基于该结构,不会对涂布辊造成损伤,并且提高了产品成品率、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依次焊接使被搬运的金属带一体化并连续地实施涂布的涂布装置以及涂布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以镀锌钢带为首的各种钢带的表面,为了提高耐腐蚀性、冲压时的润滑性而涂布有铬酸盐处理液、含有润滑剂的树脂等。虽然此类涂布使用辊涂机对在连续镀锌作业线、连续退火作业线等连续作业线上依次被搬运的多条钢带连续的地进行,但一般来说,对以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钢带中的先行的钢带的后端部分与后行的钢带的前端部分一体化的钢带进行涂布。此时,在将先行的钢带的后端部分与后行的钢带的前端部分重叠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该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几乎是原本钢带厚度的两倍,在焊接接头部分与除了该接头部分以外的部分之间形成有阶梯差。因此,在利用一对辊涂机以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钢带的方式在钢带的两个板面同时实施涂布的情况下,在焊接接头部分通过与钢带接触的涂布辊之间通过时,可能会由于上述阶梯差而对涂布辊造成损伤。因此,虽然在钢带中的焊接接头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两个辊涂机之间的期间,以使两个涂布辊与板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涂布,但在焊接接头部分通过两个辊涂机之间时,使两个涂布辊离开板面,以防止对涂布辊造成损伤。此外,将使两个涂布辊离开板面的作业称作打开辊涂机。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通过对焊接接头部分粘贴保护胶带进行涂布,从而不打开辊涂机地防止对涂布辊造成损伤的技术。根据该技术,由于不需要打开辊涂机,能够以两个涂布辊总是与板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涂布,因此,能够在钢带中的粘贴有保护胶带的焊接接头部分以外的部分全部实施涂布。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63-264169号公报然而,由于钢带的搬运速度非常快,仅当焊接接头部分在两个辊涂机之间通过时打开辊涂机的操作非常困难。因此,由于在从焊接接头部分到达两个辊涂机之间的略微之前到通过两辊涂机间的略微之后的期间不得不打开辊涂机,因此,焊接接头部分的前后较长的部分未涂布。由于该未涂布的部分无法成为产品而切除并废弃,因此,存在产品成品率降低的问题。并且,由于专利文献I中的技术能够对钢带中的焊接接头部分以外的部分全部实施涂布,因此,虽然产品成品率高,但由于在涂布前需要进行粘贴保护胶带的作业,并且需要耐药品性高的保护胶带,因此,在操作效率、成本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不易对涂布辊造成损伤,并且产品成品率高且操作效率良好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由以下结构构成。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金属带的涂布装置通过依次焊接使被搬运的金属带一体化,从而连续地实施涂布,上述金属带的涂布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焊接机构,该焊接机构将相邻的金属带中的先行的金属带的后端部分与后行的金属带的前端部分重叠并进行焊接;减厚机构,在实施涂布之前,该减厚机构对经上述焊接机构焊接而形成的金属带的焊接接头部分加压来减少该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以及涂布机构,该涂布机构具有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金属带而对置的一对辊涂机,在上述金属带的两个板面实施涂布。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金属带的涂布装置中,优选上述减厚机构将上述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减少,以使得上述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与上述金属带中的上述焊接接头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厚度之差为O. 32mm以下。并且优选,上述减厚机构具有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金属带而对置的一对精轧辊,通过利用上述两精轧辊夹持上述焊接接头部分并进行加压,由此减少上述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 并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金属带的涂布方法通过依次焊接使被搬运的金属带一体化,从而连续地实施涂布,该金属带的涂布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相邻的金属带中的先行的金属带的后端部分与后行的金属带的前端部分重叠并进行焊接的焊接工序;在实施涂布之前,对经上述焊接工序焊接而形成的金属带的焊接接头部分加压来减少该焊接接头部分的厚度的减厚工序;以及使用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金属带而对置的一对辊涂机,在上述金属带的两个板面实施涂布的涂布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不易对与钢带接触的涂布辊造成损伤,并且产品成品率高、操作效率良好。附图说明图I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钢带的涂布装置所具备的焊接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简图。图2是示出供给至减厚机构之前的焊接接头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钢带的涂布装置所具备的减厚机构的结构的简图。图4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钢带的涂布装置所具备的涂布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3、4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钢带的涂布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简图。本实施方式的钢带的涂布装置是组装于用于制造冷轧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等的连续作业线(例如连续镀锌作业线、连续退火作业线),为了提高耐腐蚀性、冲压时的润滑性而在钢带的表面涂布铬酸盐处理液、含有润滑剂的树脂等的装置。并且,该钢带的涂布装置通过依次焊接被搬运的金属带101、102使其一体化从而连续地实施涂布,该涂布装置具备焊接机构10、减厚机构20和涂布机构30。各个钢带的板厚为例如O. 5mm。该焊接机构10使相邻的钢带101、102中的先行的钢带101的后端部分IOla与后行的钢带102的前端部分102a重叠而进行焊接。并且,减厚机构20对被焊接机构10焊接后的钢带101、102的焊接接头部分I加压,使焊接接头部分I的厚度减少。此外,涂布机构30具有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隔着钢带101、102而对置的一对辊涂机30A、30B,在经减厚机构20将焊接接头部分I的厚度减少后的钢带101、102的两个板面,使用两个辊涂机30A、30B同时实施涂布。首先,参照图I对涂布装置的焊接机构10进行说明。焊接机构10具有夹持钢带101、102的夹紧装置11、12、和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隔着钢带101、102而对置的一对电极14A、14B。在未图示的连续作业线上依次搬运的钢带101、102虽然为了实施涂布而被输送至涂布装置,但最初供给到焊接机构10。焊接机构10分别利用夹紧装置11、12夹持相邻的钢带101、102中的先行的钢带101和后行的钢带102,通过使两个夹紧装置11、12相对接 近,由此,使先行的钢带101的后端部分IOla与后行的钢带102的前端部分102a沿上下以规定的重叠量宽度重叠。重叠量宽度的大小不特别限定,只要根据在上述连续作业线上对被焊接的钢带101、102加载的张力等适当地设定即可。接下来,焊接机构10在利用电极14A、14B夹持上述重叠部分并加压的同时通电而进行焊接。于是,先行的钢带101的后端部分IOla与后行的钢带102的前端部分102a被焊接而一体化。将此称作窄搭接焊接。图2示出上述被焊接而一体化了的钢带101、102的焊接接头部分I的截面图。焊接接头部分I的厚度几乎是原来的钢带101、102的厚度的2倍,在焊接接头部分I与该焊接接头部分I以外的部分之间形成阶梯差。此外,焊接的种类不特别限定,可以是电弧焊接,也可以是激光焊接、气焊。接下来,参照图3对涂布装置的减厚机构20进行说明。被焊接而一体化了的钢带101,102以规定的作业线速度(例如300m/min)从焊接机构10被输送至减厚机构20。该减厚机构20具有配置成从厚度方向两侧隔着钢带101、102而对置的一对精轧辊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木幸司,高田直行,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