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芝勋专利>正文

倒秧割根洗秧式机动水稻拔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倒秧割根洗秧式新型机动水稻拔秧机为一种工作原理新颖的机动水稻拔秧机,其含有振筛支架,振动割根洗秧筛及倒秧压持板,一反过去模仿人工拔秧方法,采用将秧苗推倒并割断过长根须,然后连同泥层一起铲起,视为一平板,送入振动装置,在适当的压持下振洗去泥的工作原理,本机拔秧效率高,能保证拔秧质量,不伤秧,机构简单紧凑、轻巧,成本低,调整维修方便,动力部分可分开,配上其它配件可扩大用途,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具,为一种工作原理新颖的倒秧割根洗秧式新型机动水稻拔秧机。拔秧是水稻栽培生产中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加速农业机械化,我国于七十年代由上海联合试制生产出上海-130型小钳夹式机动水稻拔秧机(参见上海人民出版社76年出版《上海-130型小钳夹式机动水稻秧机》一书),除此以外,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见有其它形式的机动水稻拔秧机的试制、生产或使用的报道,经查阅国外专利文献,也没有发现和机动水稻拔秧机直接有关的专利文献。上海-130型小钳夹式机动水稻拔秧机,工作原理模仿人工拔秧原理,采用多排密钳回转拔秧和履带装置,致使该机机构复杂、笨重、成本高,经生产实践,该机对秧苗及秧田要求较高,易产生夹断、夹伤秧苗、漏拔或拔不起来等问题,且拔秧效率低,调整维修困难,故而难以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原理新颖的机动水稻秧机,具有拔秧效率高,对秧苗秧田要求不高,易于保证拔秧质量,并且机构简单、轻巧,调整维修方便等优点。机动拔秧就是以机械代替人工完成拔秧工作,应要求拔秧效率高,保证拔秧质量,不伤秧,机械结构轻巧,价格易于农户接受。目前现有的机动拔秧机由于模仿人工拔秧原理,采用小钳夹,基于秧苗茎叶在田间是直立的(事实上不可能保证秧苗是直立的),因而必然会带来上述存在的问题。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更简单、更为有效的拔秧方法呢?显而易见,不论秧苗是否直立,将秧苗推倒,连同泥层一起铲起,将可解决效率低,不伤秧苗的问题,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顺利地去掉秧苗根须上的泥层,同时不伤苗地保持秧苗秩序,经思考,我们认为这一问题以现有技术水平来说,用一振洗装置并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解决,并且这种方法可使机械结构相对于小钳夹拔秧机大大地简化。鉴于上述思想,并经样机实践,这样就形成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机动-->拔秧机的工作原理:即该机首先将秧苗向前推倒,在一定的泥层深度上割断过长的秧苗根须,然后将被推倒并被割断过长根须的秧苗连同该泥层一起铲起,视为一平板,在适当的压持下,送入机械振动洗秧装置,经振动洗秧,洗去泥土,从而获得满足要求的秧苗。本专利技术的机动水稻拔秧机,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其实施并不困难。该机主要由机架、驾驶座、发动机、变速箱、行走轮、皮带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倒秧压持板、振筛支架及振动割根洗秧筛所组成。发动机经皮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变速箱,变速箱是一个多级减速器,箱内装有变速及转向装置,其两侧对应有两组(四根)动力输出轴,第一组经轴端链轮传动机构传输主动力给两侧主行走轮;第二组经轴端曲柄连杆机构传输副动力给振动割根洗秧筛。操纵变速箱变速及转向装置,一是可使两主行走轮获得多种前进后退速度或使单轮转动调整行走方向;二是可使振动割根洗秧筛获得几种振动速度。本机行走轮有两组,较小的两轮为支承轮,较大的两轮为动力轮(即主行走轮),两组行走轮均为钢圈骨架结构,为减轻陆地行走震动,各轮外圈上均加有橡胶环,为增大动力轮在田间行走时的啃泥前进力量,在动力轮内外圈间均匀分布焊接有12-16块宽度为外圈宽度3-5倍的钢叶片,该叶片与径向夹角约为20°。机架为钢结构简易机架,发动机、变速箱及驾驶座等安装在机架上,振筛支架、振动割根洗秧筛及倒秧压持板构成一配套部件,为本机核心部件,实现本机拔秧方法。振筛支架为一带有四根向上的钢性联接杆(联结机架)的平面框架结构,安装在机架下方,安装高度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其上有6根类似曲柄作用的支承振动割根洗秧筛的支筛块,平面框架前端有一斜铁板,与平面框架形成一楔形刃口,用于铲起带秧苗的泥层,并使其沿斜面上升进入振动割根洗秧筛,平面框架底平面两侧还各有一定宽度的铁板,当秧田泥脚较深时支承在泥土上,减轻行走轮下陷程度,并减轻因秧田烂造成拔秧机倾斜的程度,从而有效地控制铲起泥层的厚度变化,平面框架上还有四根支承条,用于支承倒秧压持板,倒秧压持板为薄铁皮压制而成,或用塑料板做成,其截面形状为形,后部为一与振动割根洗秧筛筛面同样大小的平面,前端-->向下倾斜,大小及角度与振筛支架前端斜铁板相同,再向前为一平面,最前端向上倾斜40-60,形成倒秧斜面,倒秧压持板安装在振筛支架上,位于振动割根洗秧筛上方,与振动割根洗秧筛及振筛支架斜铁板间形成一前大后小的间隙,调整倒秧压持板的安装高度,可调整该间隙的大小,该间隙即为带泥秧苗进入振洗的通道,倒秧压持板的作用,一是前端斜面起推倒秧苗的作用,二是后面部份起压持秧苗的作用,即在洗秧过程中适当压住秧苗,以保持秧苗秩序。振动割根洗秧筛包含洗秧筛和割根刀两部份,洗秧筛为一类似百叶窗的平面框架,框架内安装有几十片向后倾斜25-30°的斜叶片,两侧各有一块高度约高于框架的护秧板,以防止秧苗从两侧掉出。割根刀安装在洗秧筛前下方,为刀架及数十把小弯刀组成,小弯刀为薄板园弧弯刀,外侧刀口类似镰刀,带锯齿,数十把小弯刀以刀架中线对分相对地密排安装在刀架整个宽度上,振动割根洗秧筛支承在振动支架6个支筛上,其上平面与振筛支架底平面间最大距离不超过130毫米,振动割根洗秧筛两侧联接于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连杆长度可调),联接时应注意曲柄连杆机构安装位置,使振动割根洗秧筛的振动能保证其上斜叶片的送秧、啃泥及冲水三个功能,即振动割根洗秧筛向后运动时同时向上运动,斜叶片一方面带动秧苗向后移动,一方面啃松秧苗根须上的泥土,反之向前运动时同时向下移动,斜叶片迫使秧田中的水沿斜面上升,冲击泥土,利于洗秧。本机工作情况如下:当本机进入秧田前,先以人工清理一小块本机占地面积大小的秧田出来,包括拔去秧苗并铲去50-80毫米厚泥层,为使振动割根洗秧筛位于水面下,应保证秧田水深100毫米以上,当本机进入秧田后,首先调整振筛支架高度,使其前端楔形刃口吃泥深度约为40-50毫米,调整中应相应调整连杆长度,其次根据吃泥深度及秧苗疏密情况,调整倒秧压持板安装高度,即调整倒秧压持板与振动割根洗筛间的间隙,由于秧苗进入时(有泥层)较厚,洗泥出来后较薄,因此该间隙应保证其前端大后端小(在设计上,前端间隙可在40-80毫米内调整,后端在15-40毫米内调整),间隙调整应适当,既能使秧苗顺利通过,又能使倒秧压持板对秧苗有-->一定的压持作用,保持秧苗的秩序。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根据泥土软硬程度选择适当的拔秧工作速度及振洗速度,本机就开始作业,拔秧时,倒秧压持板首先向前推倒并压住秧苗,振动割根洗秧筛上的割根刀随振动割断秧苗的过长根须,振筛支架楔形刀口铲起带秧苗的泥层,使其沿斜面进入洗秧筛中,在倒秧压持板压持下,洗秧筛来回振动,斜叶片完成送秧、啃泥、冲洗工作,从而在出端获得去泥后的秧苗,完成拔秧作业。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机动水稻拔秧机,采用了新颖的工作原理,使其与原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拔秧效率高,易保证拔秧质量,不会产生断秧、伤秧及漏拔等问题,机构简单紧凑、轻巧,另部件成倍减少,成本低,调整维修方便等优点,并且该机去掉振筛支架,振动割根洗秧筛及倒秧压持板后,还可作为动力机,配上其它配件,配套完成机耕、机耙、机插等工作,一机多用,该机可根据需要制造成各种大小型号,适应性强,易于推广运用。说明书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振筛支架立体示意图,图3是振动割根洗秧筛立体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发动机(1)采用一台F175型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倒秧割根洗秧式新型机动水稻拨秧机。包含机架、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装置及曲柄连杆机构等,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具备倒秧,割根、铲泥及振洗功能的配套部件,该配套部件包含振筛支架(9),振动割根洗秧筛(10)及倒秧压持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倒秧割根洗秧式新型机动水稻拔秧机。包含机架、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装置及曲柄连杆机构等,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具备倒秧,割根、铲泥及振洗功能的配套部件,该配套部件包含振筛支架(9),振动割根洗秧筛(10)及倒秧压持板(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水稻拔秧机,其特征在于振动割根洗秧筛(10)支承在振筛支架(9)上的类似曲柄作用的支筛块(17)上,倒秧压持板(11)安装在振筛支架(9)上的支承条(18)上,位于振动割根洗秧筛(10)的上方,与振筛支架(9)的斜铁板(19)及振动割根洗秧筛(10)之间形成一前大后小的可调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芝勋
申请(专利权)人:彭芝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