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567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00:38
一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内部设有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所述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相连通,且第一混料腔置于第二混料腔上方,第一混料腔内设有搅拌器,第二混料腔内设有乳化器;所述进料口与第一混料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混料腔的上部相连通,第二出料口与第二混料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乳化不完全,大颗粒物料沉淀于设备底部,停产后还要定期排渣的问题,并且实现了料浆的粗细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
技术介绍
在高塔复合肥造粒过程中,料浆是否混合均匀是影响产品外观和成品粒的关键因素。在原有高塔工艺流程增加料浆混合装置是目前国内高塔复合肥造粒解决料浆混合均匀度的一种普遍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国内的高塔造粒料浆混合装置大多采用低进高出的方式,且体积较大,内部采用一种乳化搅拌装置,在槽罐中下部采用挡流板将料浆挡住,使料将集中通过乳化器,经过乳化器乳化,再通过高位出料口排料。因而现有的存在以下的缺点 I、结构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多。2、乳化不完全,大颗粒物料沉淀底部,没有经过乳化,停产后还要定期排渣,因而工作效率及质量不高。3、因为设备的出料口设于上部,所以物料将沉积于设备下部,因而当产成不同品种的复合肥时,还要放净清理设备,其操作复杂,增加劳动强度,容易造成浪费。4、料浆的粗细程度不一,不能达到粗细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乳化不完全,大颗粒物料沉淀于设备底部,停产后还要定期排渣的问题,并且实现了料浆的粗细分离。上述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内部设有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 所述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相连通,且第一混料腔置于第二混料腔上方,第一混料腔内设有搅拌器,第二混料腔内设有乳化器; 所述进料口与第一混料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混料腔的上部相连通,第二出料口与第二混料腔的底部相连通。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肥料从上方的进料口进入混合器内,从下方的出料口送出,所以解决了颗粒物料沉淀于设备底部的技术问题,而且肥料先经过搅拌器进行搅拌,然后再经过乳化器进行乳化,使肥料的混合乳化程度更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乳化不完全的技术问题,由于乳化的料浆始终存在粗细区别,所以乳化程度较高的料浆将浮于料浆的表面,因而可以经过第一出料口排出,而较为粗化的料浆则可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以达到料浆的粗细分离。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下相接,所述第一混料腔设于第一筒体内,第二混料腔设于第二筒体内。由于将混合器分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以本设备可以拆卸为较小的部件,因而减少了设备运送时的难度,而且将混合器拆分为两部分,也令设备的检修变得更简便。优选的,包括转轴,转轴设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器为混合刀,所述乳化器为乳化刀,混合刀和乳化刀均设于转轴上。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套有轴承座,轴承座设于第一筒体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锥形筒,锥形桶与第二筒体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锥形筒内设有搅拌器。优选的,所述转轴穿过第二混料腔延伸至锥形筒内,所述搅拌器为螺旋破碎刀,螺旋破碎刀设于转轴上。通过螺旋破碎刀对肥料料浆进行细化处理,确保了肥料料浆的细化程度。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固定刀,固定刀围绕于乳化刀外。优选的,所述固定刀为筒式固定刀,筒式固定刀的筒壁设有多个壁孔,壁孔的侧面为刀刃。筒式固定刀与乳化刀相互作用,以此对肥料料浆进行细化、乳化处理,令其乳化质量更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筒式固定刀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筒式固定刀的俯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筒式固定刀壁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包括混合器,混合器包括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第一筒体3与第二筒体4上下相接。所述第一筒体3的筒壁设有进料ロ,内部设有第一混料腔31,进料ロ与第一混料腔31相连通,第二筒体4的筒壁设有第一出料ロ,底部设有第二出料ロ,内部设有第二混料腔41,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ロ均与第二混料腔41相连通,且第一混料腔31和第二混料腔41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内穿接有转轴10,转轴10由电机I带动旋转,转轴10上还套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与第一筒体3的顶部相接,电机I设于第一筒体3的上方,转轴10上设有混合刀9和乳化刀7,混合刀9设于转轴10的上部,使其设于第一混料腔31内,乳化刀7设于转轴10的下部,使其设于第二混料腔41的内部,由于将混合器分为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所以本设备可以拆卸为较小的部件,因而减少了设备运送时的难度,而且将混合器拆分为两部分,也令设备的检修变得更简便。所述第二筒体4内部还设有筒式固定刀8,筒式固定刀8将乳化刀7包于其内,筒式固定刀8的筒壁设有多个壁孔81,壁孔81的侧面为刀刃。所述第二筒体4的底部设有锥形筒5,锥形桶5与第二筒体4相连通,所述转轴10穿过第二混料腔41延伸至锥形筒5内,且锥形筒5内的转轴10上设有螺旋破碎刀6。使用时,先将肥料经进料口投进第一混料腔31内,然后转轴10开始旋转,因而混合刀9将对第一混料腔31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肥料混合均匀后,肥料将进入第二混料腔41,此时乳化刀7跟随转轴10旋转,并与筒式固定刀8共同作用,使肥料乳化完全。由于乳化后的肥料料浆细质将浮于料浆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筒体4上的第一出料口流出,没有完全破碎的杂质沉淀到下部锥形筒5中,经过螺旋破碎刀6再进一步破碎 后,从锥形筒5的底部流出,以完成整个乳化过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肥料从上方的进料口进入混合器内,从下方的出料口送出,所以解决了颗粒物料沉淀于设备底部的技术问题,而且肥料先经过混合刀9进行搅拌,然后再经乳化刀7和筒式固定刀8同时对肥料施加作用力,使肥料的混合乳化程度更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乳化不完全的技术问题,又因为本专利技术分两次进行排料,第一次排出肥料料浆细质,第二次排料还先对肥料料浆进行细化处理,不但使肥料料浆能够达到粗细分离,而且也保证肥料料浆的细化充分。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改进的也视为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上部设有进料ロ,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ロ,内部设有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 所述第一混料腔和第二混料腔相连通,且第一混料腔置于第二混料腔上方,第一混料腔内设有搅拌器,第二混料腔内设有乳化器; 所述进料ロ与第一混料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料ロ与第二混料腔的上部相连通,第二出料ロ与第二混料腔的底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下相接,所述第一混料腔设于第一筒体内,第二混料腔设于第二筒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转轴设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器为混合刀,所述乳化器为乳化刀,混合刀和乳化刀均设于转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套有轴承座,轴承座设于第一筒体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锥形筒,锥形桶与第二筒体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内设有搅拌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第二混料腔延伸至锥形筒内,所述搅拌器为螺旋破碎刀,螺旋破碎刀设于转轴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塔复合肥料浆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固定刀,固定刀围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森李秀旭范素民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