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345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滑动装置,包括顶紧油缸、支架、连杆、楔形块、顶紧块、矩形导轨,顶紧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架与楔形块连接,连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顶紧块连接,该顶紧块的一个端面与船厢的轨道面接触,另一个端面与楔形块的斜面接触形成运动副,楔形块在矩形导轨的导槽内沿顶紧油缸的活塞杆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紧油缸的缸筒、支架、矩形导轨分别固定在船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升船机上下游对接的过程中,对船厢的纵向位移进行限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水利行业升船机船厢的顶紧装置中,特别是ー种摩擦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摩擦滑动装置顶紧油缸竖向安装,缸体中部铰支,活塞杆与楔形块连接,推动楔形块在导槽内上下运动,顶紧块在楔形块的驱动下水平运动,并同时绕支臂的铰轴偏摆。顶紧块靠斜面自锁承受船厢的水平载荷,并将其传递至船厢结构。机构应具有自锁能力,能适应导轨的制造、安装误差和船厢的温变。发生自锁失效事故吋,油缸应闭锁,安全承受机构的被动推力,确保船厢不产生水平位移。目前国内外所有升船机船厢上的顶紧装置采用的结构,由于装置入水,且为运动摩擦付,楔形块、导轨均采用lCrl8Ni9Ti,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为卡瑟、咬死而发生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況,目前国内的升船机上设置的该装置因为卡瑟、咬死基本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防止升船机船厢顶紧装置咬死、卡瑟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摩擦滑动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ー种摩擦滑动装置,包括顶紧油缸、支架、连杆、楔形块、顶紧块、矩形导轨,顶紧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架与楔形块连接,连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顶紧块连接,该顶紧块的ー个端面与船厢的轨道面接触,另ー个端面与楔形块的斜面接触形成运动副,楔形块在矩形导轨的导槽内沿顶紧油缸的活塞杆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紧油缸的缸筒、支架、矩形导轨分别固定在船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I)由于导轨内嵌嵌MGC滑块,该滑块为水润滑材料,减小了运动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其灵活性,避免了金属摩擦付的锈蚀问题。(2)楔形块摩擦面渗氮,提高其表面硬度,从而增加耐磨性,避免了不锈钢摩擦付易咬死的问题。(3)在升船机上下游对接的过程中,对船厢的纵向位移进行限制,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升船机船厢顶紧装置因锈蚀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将对国内高坝洲、隔河岩、夹江、岩滩等水电站升船机船厢上的顶紧装置进行改造施工,保证这些设备的可靠运行,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摩擦滑动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摩擦滑动装置运动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矩形导轨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矩形导轨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和图2,本技术摩擦滑动装置,包括顶紧油缸I、支架2、连杆6、楔形块7、顶紧块8、矩形导轨9,顶紧油缸I的活塞杆穿过支架2与楔形块7连接,通过给顶紧油缸I两腔通油液来驱动楔形块7在矩形导轨9内运动。连杆6 —端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顶紧块8连接,该顶紧块8的一个端面与船厢的轨道面接触,从而构成一个运动部件,另ー个端面通过重力作用与楔形块7的斜面接触形成运动副,将顶紧油缸I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通过楔形块7转化成顶紧块8的水平运动,从而实现船箱对接时,船厢与导轨的顶紫。楔形块7在矩形导轨9的导槽21内沿顶紧油缸I的活塞杆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紧油缸I的缸筒、支架2、矩形导轨9分别固定在船厢上。其中,连杆6的一端通过第一轴3、第一止轴板4和第一螺栓5固定在支架2上,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10、第二止轴板11和第二螺栓12与顶紧块8相连接。支架2与船厢之间设置抗剪板17。顶紧油缸I的缸筒通过第三螺栓14、第一螺母15、第二垫圈16固定 在船厢上。矩形导轨9通过第四螺栓18、第一螺母25、第二垫圈26固定在船厢上。楔形块7的摩擦面为渗氮处理的摩擦面,提高其表面硬度,从而增加耐磨性,因而在水下不会出现锈蚀和卡死的现象,保证了升船机的正常运行。渗氮的厚度为大于0.5,硬度为HRC5(T60。从而成功解决了顶紧装置矩形导轨和楔形块的卡涩咬死的问题。结合图3a、图3b,本技术的矩形导轨9包括底板19、压板20、导槽21、挡板22,底板19与船厢固定,导槽21安装在底板19上;在导槽21的底面上镶嵌MGC底衬23,侧面上镶嵌MGC侧衬24,该导槽21的上面安装压板20,该导槽21的端面安装挡板22。底衬23、侧衬24用螺栓固定在导槽[21上。以往的设计中矩形导轨和楔形块均为lCrl8Ni9Ti,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是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卡涩,容易咬死。MGC是ー种水下使用的非金属耐磨材料。改造后的结构摩擦面为自润滑MGC材料,对楔形块的运动起导向所用,减小楔形块与导轨的接触面,又有一定的硬度,避免了同种材料的咬死问题。权利要求1.ー种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紧油缸(I)、支架(2)、连杆(6)、楔形块(7)、顶紧块(8)、矩形导轨(9),顶紧油缸(I)的活塞杆穿过支架(2)与楔形块(7)连接,连杆(6)一端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顶紧块(8)连接,该顶紧块(8)的一个端面与船厢的轨道面接触,另ー个端面与楔形块(7)的斜面接触形成运动副,楔形块(7)在矩形导轨(9)的导槽(21)内沿顶紧油缸(I)的活塞杆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紧油缸(I)的缸筒、支架(2)、矩形导轨(9)分别固定在船厢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矩形导轨(9)包括底板(19)、压板(20)、导槽(21)、挡板(22),底板(19)与船厢固定,导槽(21)安装在底板(19)上;在导槽(21)的底面上镶嵌MGC底衬(23 ),侧面上镶嵌MGC侧衬(24),该导槽(21)的上面安装压板(20),该导槽(21)的端面安装挡板(2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6)的一端通过第一轴(3)、第一止轴板(4)和第一螺栓(5)固定在支架(2)上,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10)、第ニ止轴板(11)和第二螺栓(12)与顶紧块(8)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干支架(2)与船厢之间设置抗剪板(17)。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紧油缸(I)的缸筒通过第三螺栓(14)、第一螺母(15)、第二垫圈(16)固定在船厢上。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矩形导轨(9)通过第四螺栓(18)、第一螺母(25)、第二垫圈(26)固定在船厢上。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块(7)的摩擦面为渗氮处理的摩擦面,渗氮层的厚度为大于0. 5,硬度为HRC5(T6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滑动装置,包括顶紧油缸、支架、连杆、楔形块、顶紧块、矩形导轨,顶紧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架与楔形块连接,连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顶紧块连接,该顶紧块的一个端面与船厢的轨道面接触,另一个端面与楔形块的斜面接触形成运动副,楔形块在矩形导轨的导槽内沿顶紧油缸的活塞杆方向运动,所述的顶紧油缸的缸筒、支架、矩形导轨分别固定在船厢上。本技术在升船机上下游对接的过程中,对船厢的纵向位移进行限制。文档编号E02C5/00GK202416285SQ20112057035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家庆, 曹秀芳, 陆振利 申请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利曹秀芳孙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