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可折叠便携穴盘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3811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便携穴盘播种装置。现有技术主要靠手工作业,而自动播种可克服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种子播种不均匀等问题该装置输送带可折叠,机架上固定有穴盘基质打孔机构、种子气吸机构、种子供料机构,已经覆土的穴盘由输送带带动,经导向机构导向,实现准确的基质打孔和种子播种,其中种子经振动机构振动处于漂浮状态,由供料机构供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更换气吸针头大小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种子的播种,通过改变针头的数量实现不同孔数穴盘的播种;机架用铝合金型材制成,输送带一端可折叠,结构轻巧,不占空间,适用于家庭或小型育苗工厂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园艺穴盘播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ー种可折叠便携穴盘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穴盘苗自动播种是提闻播种效率和减少空苗率的最有效途径,可较大提闻种子播种的均匀性,保证穴盘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目前大棚穴盘苗播种主要靠手工作业,而自动播种可克服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种子播种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播种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投入和生产成本,又保证了播种质量,有利于组织大規模种植生产,这对于研究和开发可以替代人エ劳动的自动化播种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蔬菜エ厂化生产对播种需求量的激増,以及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播种作业自动化是蔬菜エ厂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便携穴盘播种装置。本技术包括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供料机构。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供料机构固定于机架上,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安装在气吸机构和供料机构之前,气吸机构安装在供料机构之前,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和供料机构位于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上方。所述的可折叠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机架、限位块、电机、动カ滚筒、无动カ滚筒、同步带、导向条、无动カ滚筒固定板、销、螺栓、动カ滚筒固定板、电机固定板、支撑条、小带轮、大带轮、键和滚动轴承;机架一端用两螺栓联接动カ滚筒固定板,使其固定不动,另ー端用一螺栓联接无动カ滚筒固定板,用ー销插抜,使无动カ滚筒能绕着螺栓做旋转运动,实现输送机构的可折叠;无动カ滚筒两端都安装滚动轴承置于无动カ滚筒固定板内,动カ滚筒两端都安装滚动轴承置于动カ滚筒固定板内;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机架上,电机通过键与小带轮连接,小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带轮,大带轮带动动カ滚筒转动,动カ滚筒带动输送带运动,支撑条安装于机架上,紧贴于输送带下表面;限位块设置在机架的左端,无动カ滚筒固定板通过限位块限位,以保证销顺利插入;穴盘两边搁在导向条上,导向条与支撑条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包括气缸、支架板、调整板、搁板、连接板、固定板和打孔锤;打孔锤锤身呈圆柱形,头部呈圆锥形,打孔锤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气缸上;气缸固定干支架板上,气缸高度通过调整板进行调整,调整板固定于搁板上,搁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气吸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气缸支撑板、通气管路、针头、导向机构;气缸与固定板用螺栓连接,固定板与气缸支撑板活动连接,气缸支撑板固定与机架上,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和导向板支撑板;导向板和导向板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通气管路置于导向板上。所述的通气管路包括管塞、管路接头、连接头、通气管座、通气管和O型密封圈;通气管座中空,侧端与气缸相连,上端与外部气源连接,通气管两端用管塞密封;通气管座和通气管用连接头进行连接,O型密封圈置于通气管座和通气管之间,管路接头上端通过螺纹与通气管相连,下端与针头连接;通气管座可用配有不同个数的管路接头的通气管进行连接,通气管可拆卸,以适应不同的孔数的穴盘。所述的种子送料机构包括引流装置、搁板、种子料斗、料斗固定板和振动器。引流装置包括上引流板、下引流板、套管、螺钉;上引流板为ー加工有弧形凹槽的长方体,弧形凹槽的下端ロ与料斗ロ相平,上引流板与下引流板通过套管连接,用螺钉固定,引流装置置于搁板上,搁板固定于机架上,种子料斗固定于料斗固定板上,料斗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 振动器固定于料斗固定板上。本技术与技术背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采用可折叠的输送带,节省了机器的存放空间,有利于家庭式作业,便于携带;2)播种形式采用气吸形式,有利于减少空穴率,提高播种效率。3)通过增加或減少针头的数目能应用于不同空穴穴盘的播种,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针头可应用于不同大小的种子的播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可折叠便携式穴盘自动化播种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可折叠便携式穴盘自动化播种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打孔机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打孔机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气吸机构;图8是本技术带密封通气管路正视图;图9是本技术带密封通气管路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导向机构正视图;图11是本技术导向机构侧视图;图12是本技术送料机构;图13是本技术自动播种的种子落料引流装置正视图;图14是本技术自动播种的种子落料引流装置侧视图;图15是本技术自动播种的种子落料引流装置俯视图;图16是本技术上引流板侧视图;图17是本技术上引流板正视图;图18是本技术下引流板侧视图;图19是本技术下引流板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I、穴盘基质打孔机构2、气吸机构3、供料机构4。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I、穴盘基质打孔机构2、气吸机构3、供料机构4固定于机架上,穴盘基质打孔机构2安装在气吸机构3和供料机构4之前,气吸机构安装在供料机构4之前,穴盘基质打孔机构2、气吸机构3和供料机构4位于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I上方。如图3、图4所示,可折叠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5、机架6、限位块7、电机8、动カ滚筒9、无动カ滚筒10、同步带11、导向条13、无动カ滚筒固定板33、销34、螺栓35、动カ滚筒固定板36、电机固定板37、支撑条38、小带轮39、大带轮40、键41和滚动轴承42 ;机架6一端用两螺栓联接动カ滚筒固定板36,使其固定不动,另一端用一螺栓联接无动カ滚筒固定板33,用ー销34插拔,使无动カ滚筒33能绕着螺栓35做旋转运动,实现输送机构的可折叠;无动カ滚筒10两端都安装滚动轴承42置于无动カ滚筒固定板33内,动カ滚筒9两 端都安装滚动轴承42置于动カ滚筒固定板36内;电机8通过电机固定板37安装在机架6上,电机8通过键41与小带轮39连接,小带轮39通过同步带11带动大带轮40,大带轮40 带动动カ滚筒9转动,动カ滚筒9带动输送带5运动,支撑条38安装于机架6上,紧贴于输送带5下表面;限位块7设置在机架6的左端,无动カ滚筒固定板33通过限位块7限位,以保证销34顺利插入;穴盘两边搁在导向条13上,导向条13与支撑条38固定在机架6上。如图5、图6所不,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包括气缸14、支架板15、调整板16、搁板17、连接板18、固定板19和打孔锤20 ;打孔锤20锤身呈圆柱形,头部呈圆锥形,打孔锤20与固定板19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板18固定于气缸14上;气缸14固定于支架板15上,气缸14高度通过调整板16进行调整,调整板16固定于搁板17上,搁板17固定于机架6上。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气吸机构包括气缸21、固定板22、气缸支撑板23、通气管路24、针头25、导向机构26 ;气缸21与固定板22用螺栓连接,固定板22与气缸支撑板23活动连接,气缸支撑板23固定与机架上,所述的导向机构26包括导向板49和导向板支撑板50 ;导向板49和导向板支撑板50通过螺栓连接。通气管路24置于导向板49上。通气管路24包括管塞43、管路接头44、连接头45、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便携穴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供料机构;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供料机构固定于机架上,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安装在气吸机构和供料机构之前,气吸机构安装在供料机构之前,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气吸机构和供料机构位于可折叠穴盘输送机构上方; 所述的可折叠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机架、限位块、电机、动カ滚筒、无动カ滚筒、同步带、导向条、无动カ滚筒固定板、销、螺栓、动カ滚筒固定板、电机固定板、支撑条、小带轮、大带轮、键和滚动轴承;机架一端用两螺栓联接动カ滚筒固定板,使其固定不动,另一端用一螺栓联接无动カ滚筒固定板,用一销插拔,使无动カ滚筒能绕着螺栓做旋转运动,实现输送机构的可折叠;无动カ滚筒两端都安装滚动轴承置于无动カ滚筒固定板内,动カ滚筒两端都安装滚动轴承置于动カ滚筒固定板内;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机架上,电机通过 键与小带轮连接,小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带轮,大带轮带动动カ滚筒转动,动カ滚筒带动输送带运动,支撑条安装于机架上,紧贴于输送带下表面;限位块设置在机架的左端,无动カ滚筒固定板通过限位块限位,以保证销顺利插入;穴盘两边搁在导向条上,导向条与支撑条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包括气缸、支架板、调整板、搁板、连接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徐志豪楼建忠张成浩邹福星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