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590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涉及液晶显示领域,能够增大3D画面显示的视角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TFT基板、彩膜基板、上偏光片和相位差板,所述TFT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三原色彩膜层和玻璃基板,所述三原色彩膜层设置于靠近所述上偏光片的一侧,所述玻璃基板设置于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偏光式3D (Polarization 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它利用光线具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即将图像分为垂直方向偏振光和水平方向偏振光两组画面,或者分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眼圆偏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的左右两镜片将分别透过垂直方向和水平偏振光,或者分别透过左旋圆偏振光和右眼圆偏光,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够分别接收两组画面,最后在大脑中合成立体影像。现有技术的偏光式3D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彩膜基板的三原色彩膜层和相位差板之间存在彩膜基板的玻璃板以及偏光片等结构,使得三原色树脂层和相位差板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3D显示的垂直视角很小,一般为15°左右。由于3D画面的观看只有在视角范围内较为清晰,在视角范围外观看时会产生图像的叠加干扰现象,造成画面模糊,给用户的观看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增大3D画面显示的视角范围,从而增大了用户可清晰观看到画面的范围,方便了用户的观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基板、彩膜基板、上偏光片和相位差板,所述TFT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三原色彩膜层和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原色彩膜层设置于靠近所述上偏光片的一侧,所述玻璃基板设置于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相位差板分为交错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单个像素的高度。所述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与所述彩膜基板的单行三原色彩膜区域一一对应。所述三原色彩膜层上覆盖有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与所述上偏光片相接。所述液晶层的两侧均设有取向膜层,所述液晶层的其中一侧的取向膜层与所述玻璃基板相接,另外一侧的取向膜层与所述TFT基板相接。本实施例的3D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将彩膜基板的三原色彩膜层设置于靠近上偏光片的一侧,将玻璃基板设置于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从而减小三原色彩膜层与相位差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3D画面显示的视角范围,进而增大了用户可清晰观看到画面的范围,方便了用户的观看。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ー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3D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3D液晶显不面板的最大视角的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相位差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彩膜基板的三原色彩膜层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I、下偏光片2、TFT基板3、液晶层4、彩膜基板41、玻璃基板42、三原色彩膜层421、红色涂层422、緑色涂层423、蓝色涂层424、黑矩阵层43、平坦化层5、上偏光片6、相位差板61、第一区域62、第二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3D液晶显示面板,増大3D画面显示的视角范围,从而増大了用户可清晰观看到画面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3D液晶显示面板,如图I所示,包括下偏光片1、TFT基板2、彩膜基板4、上偏光片5和相位差板6,TFT基板2和彩膜基板4之间填充有液晶层3,彩膜基板4包括三原色彩膜层42和玻璃基板41,三原色彩膜层42设置于靠近上偏光片5的ー侧,玻璃基板41设置于靠近液晶层3的ー侧。如图4所示,三原色彩膜层42包括红色涂层421、緑色涂层422、蓝色涂层423和黑矩阵层424,其中,红色涂层421、绿色涂层422、蓝色涂层423分别与TFT基板2的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相对应。黑矩阵层424为不透明层,即没有光线透过。进ー步的,如图3所示,相位差板6分为交错排列的第一区域61和第二区域62,第一区域61或者第二区域62的高度与单个像素的高度相同或者略小于单个像素的高度,这里单个像素的高度是指单个TFT像素结构所覆盖区域的高度,且第一区域61或者第二区域62与彩膜基板4的単行三原色彩膜区域一一对应,如图I中所示。光线在经过液晶层3后,再穿过红色涂层421、緑色涂层422、蓝色涂层423,最后经过相位差板6从液晶显示面板中射出。图2为3D液晶显示面板最大视角的示意图,当透过三原色彩膜层42的第三行的光线进入相位差板6时,若部分光线进入第一行或者第二行(即从视角范围之外的区域看3D液晶显示面板),由于这部分光线的偏振态与原设定的相反,使得本应进入左(右)眼的光线进入了右(左)目艮,进而左右眼图像相互干扰。可见,为确保左右眼图像不互相干扰,在像素的高度确定的情况下,三原色彩膜层42与相位差板6的距离越大,视角a就越大,因此,本实施例将彩膜基板4的三原色彩膜层42设置于靠近上偏光片5的ー侧,将玻璃基板41设置于靠近液晶层3的ー侧,以减小三原色彩膜层42与相位差板6之间的距离,増大视角a。进ー步的,三原色彩膜层42上覆盖有平坦化层43,以使三原色彩膜层42平坦同时保护三原色彩膜层42的层结构。平坦化层43与上偏光片5相接。本实施例中液晶层3的两侧均设有取向膜层,彩膜基板4的玻璃基板41与液晶层3的其中一侧的取向膜层相接,另外一侧的取向膜层与TFT基板2相接。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彩膜基板4与取向膜之间设置ITO (铟锡氧化物半导体)电极层。本实施例的3D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将彩膜基板的三原色彩膜层设置于靠近上偏光片的一侧,将玻璃基板设置于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从而减小三原色彩膜层与相位差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3D画面显示的视角范围,进而增大了用户可清晰观看到画面的范围,方便了用户的观看。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专利技术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3D液晶显不面板,包括下偏光片、TFT基板、彩膜基板、上偏光片和相位差板,所述TFT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三原色彩膜层和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原色彩膜层设置于靠近所述上偏光片的ー侧,所述玻璃基板设置于靠近所述液晶层的ー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分为交错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单个像素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