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773483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子材料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具有以下通式:式中,R为H或C1~C12的烷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子注入和空穴阻挡及激子阻挡能力、较高三线态能级(ET)及优良的热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聚物,更具体的涉及ー种用于半导体材料方面的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ー种应用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作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视角范围宽以及可通过化学结构微调改变发光性能使色彩丰富,容易实现分辨率高、重量轻、大面积平板显示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平板显示技木”,成为材料、信息、物理等学科和平板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未来高效的商业化有机发光二极管将很可能会含有有机金属磷光体,因为它们可以将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均捕获,从而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然而,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激发态激子寿命相对过长,导致不需要的三线态-三线态(T1-T1)在器件实际工作中淬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常将三线态发光物掺杂到有机主体材料中。ー种理想的主体材料必须满足下列要求(i)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Et)大于客体的三线态能级,目的是为了防止能量从客体重新返回到主体;(ii)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这样可以平衡电荷通量及降低驱动电压;(ii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形态稳定性,这样可以延长器件的工作寿命。近年来,緑色和红色磷光OLED器件展示出令人满意的电致发光效率。而高效的蓝色磷光器件却很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同时具有较好的电荷传输性能和较高的三线态能级(Et)的主体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具有以下通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述通式的一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 C12的直链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 C12的支链烷基。4.一种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中,R为C1-C12的直链焼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中,R为C1 C12的支链烧基。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9,9-ニ[3’ - (N-苯基咔唑基)]-2,7- ニ溴芴衍生物纯化处理过程,处理步骤如下 521、先用ニ氯甲烷对9,9-ニ[3’ -(N-苯基咔唑基)]-2,7-ニ溴芴衍生物进行萃取处理,再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蒸馏水洗,浓缩有机层,得到蓝色固体粗产物; 522、蓝色固体粗产物采用石油醚/ニ氯甲烷(摩尔比为3 I)作为淋洗液经过硅胶层析柱分离提纯后,再用丙酮重结晶,得到白色纯净的9,9_ ニ [3’ -(N-苯基咔唑基)]-2,7_ ニ溴芴衍生物固体。8.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张振华张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