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121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6 04:09
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包括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调理区,所述污泥调理区和混合区均与絮凝区串联,所述絮凝区与所述沉淀区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单独的污泥调理区,将回流污泥在进入絮凝区前进行调理,提高了污泥作为絮核的密度、球形度和均匀性,强化了絮凝效果,最终可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使澄清池运行效果更稳定,提高了澄清池出水水力负荷,提高了排泥浓度,减小了占地面积,可用于工业给水处理、废水处理,也可用于市政给水和排水的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ー种污泥循环澄清池
技术介绍
澄清池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ー种处理构筑物,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按照污泥利用的方式可分为污泥悬浮(过滤)澄清池和污泥循环(回流)澄清池两类。污泥悬浮澄清池主要通过在池中形成悬浮的污泥层来拦截原水中的悬浮物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该池受水量、水质和水温影响较大,因此应用较少。污泥循环澄清池主要通过回流污泥来增强絮凝效果,使水中悬浮物形成絮体在后续的沉淀区予以去除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对原水的水质、水量和水温适应性较强,因此应用广泛。早期的污泥循环澄清池以机械搅拌澄清池为代表,在我国特别是エ业水处理领域曾经广泛应用,但由于采用池 内重力回流方式,存在回流污泥浓度和数量不可控等缺点,且整个池体结构较为复杂。近年来逐渐兴起了一种采用污泥池外动カ回流的澄清池即高密度澄清池,该澄清池具有结构简单、污泥回流量可控等优点,通过回流污泥作为絮核和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增强絮体強度,能够形成密度较高的絮体,故出水水力负荷可大为提高,減少了占地面积。但该类澄清池一般将污泥直接回流入絮凝池中,污泥回流过程中经过泵和管道的输送后会出现破碎现象,因此采用该种污泥作为絮核的絮体密度和粒径的均匀性较差,球形度欠佳,限制了出水水力负荷的进一步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的污泥循环澄清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包括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调理区,所述污泥调理区和混合区均与絮凝区串联,所述絮凝区与所述沉淀区串联。上述混合区设有混凝剂加药管,通过所述混凝剂加药管在混合区投加混凝剂使原水中的悬浮物脱稳。上述污泥调理区设置高分子絮凝剂加药管,通过所述高分子絮凝剂加药管在污泥调理区内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来增强回流污泥的絮凝活性。上述污泥调理区设有污泥搅拌机,所述污泥搅拌机为变频搅拌机。上述絮凝区通过导流槽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通过集水槽与出水总渠连通。上述混合区设有混合搅拌机,上述絮凝区设置絮凝搅拌机和导流筒反应器,所述絮凝搅拌机为变频搅拌机。在絮凝区内完成回流污泥和原水的絮凝反应,使原水中脱稳的悬浮物粘附在回流污泥中的絮核表面发生结团絮凝,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上述沉淀区中设置斜管或斜板和污泥浓缩机,所述斜管或斜板用于捕捉水中的絮体,污泥浓缩机用于将沉淀后的污泥进一歩浓缩。上述沉淀区外设置污泥回流/排放设施,用于回流污泥和排放剩余的污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単独的污泥调理区,将回流污泥在进入絮凝区前进行调理,提高了污泥作为絮核的密度、球形度和均匀性,強化了絮凝效果,最終可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使澄清池运行效果更稳定,提高了澄清池出水水力负荷,提高了排泥浓度,减小了占地面积,可用于エ业给水处理、废水处理,也可用于市政给水和排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IA-A剖视图;图3为图I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包括混合区1,污泥调理区2,絮凝区3,导流槽4,沉淀区5和出水总渠6。混合区I与絮凝区3底部用管道连接,污泥调理区2和絮凝区3底部用管道连接,絮凝区3与导流槽4底部连通,导流槽4与沉淀区5上部连通,出水总渠6通过集水槽13与沉淀区5连通。混合区I内设置混合搅拌机7,澄清池进水管道16和混凝剂加药管18与混合区I相连;污泥调理区2中设置污泥搅拌机8,污泥回流管道20与高分子絮凝剂加药管19与污泥调理区2相连;絮凝区3中设置絮凝搅拌机9和导流筒反应器10 ;沉淀区5中设置有污泥浓缩机11、斜管或斜板15以及不锈钢集水槽13 ;出水总渠6中设置闸板阀12,澄清池出水管道17与出水总渠6相连。来水先经过澄清池进水管道17进入混合区I中,通过混凝剂加药管18加入混凝齐U,并经过混合搅拌机7搅拌,使得其中的悬浮物质脱稳,形成细小的矾花;同时,回流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道20进入污泥调理区2,通过高分子絮凝剂加药管19投加高分子絮凝剂,经过污泥搅拌机8搅拌,加强回流污泥的絮凝特性,同时改善回流污泥中絮核的均匀性和球形度;混合区I出水和污泥调理区2出泥共同进入导流筒反应器10中,在絮凝搅拌机9的提升作用下在整个絮凝区3中循环反应,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絮凝区3出水经过导流槽4整流后进入沉淀区5中通过斜管或斜板15实现固液分离,浄化后的水经过集水槽12进入出水总渠6中,通过澄清池出水管道17流入下一道水净化工序,污泥沉入沉淀区5底部,经污泥浓缩机11浓缩,少部分污泥经污泥泵14加压回流至污泥调理区2,大部分污泥经污泥泵14加压后排放至污泥处理工序;为方便单个澄清池检修时不影响其他正常工作澄清池,在出水总渠6上设置出水闸板阀12。权利要求1.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包括混合区(I)、絮凝区(3)和沉淀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调理区(2),所述污泥调理区(2)和混合区(I)均与絮凝区(3)串联,所述絮凝区(3)与所述沉淀区(5)串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I)设置混凝剂加药管(18),所述污泥调理区(2)设置高分子絮凝剂加药管(19)。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调理区(2)中设置污泥搅拌机(8 ),所述污泥搅拌机(8 )为变频搅拌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3)通过导流槽(4)与所述沉淀区(5)连通,所述沉淀区(5)通过集水槽(13)与出水总渠(6)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I)设有混合搅拌机(7),所述絮凝区(3)设置絮凝搅拌机(9)和导流筒反应器(10),所述絮凝搅拌机(9)为变频搅拌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5)中设置捕捉絮体的斜管或斜板(15 )及污泥浓缩机(1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5)外设有污泥回流/排放设施。专利摘要一种污泥循环澄清池,包括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调理区,所述污泥调理区和混合区均与絮凝区串联,所述絮凝区与所述沉淀区串联。本技术通过设置单独的污泥调理区,将回流污泥在进入絮凝区前进行调理,提高了污泥作为絮核的密度、球形度和均匀性,强化了絮凝效果,最终可形成高密度、高球形度、高均匀性絮体,使澄清池运行效果更稳定,提高了澄清池出水水力负荷,提高了排泥浓度,减小了占地面积,可用于工业给水处理、废水处理,也可用于市政给水和排水的处理。文档编号B01D21/08GK202410256SQ20122001760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段送华, 苏定江, 邱利祥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定江邱利祥段送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