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型涂料机及其调整方法以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297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型涂料机及其调整方法以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采用比较简单的结构,且减少因时效性变化而进行再调整的频度,并能以均匀的厚度涂填涂敷液。该金属型涂料机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它们相对配置而在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的狭缝;垫片,其被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夹持。上述狭缝的宽度可根据该垫片的厚度进行调节,并且在该垫片的表面上,在上述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局部的凹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涂敷装置之一,公知有在前端部具有作为涂敷 液排出口的狭缝的狭缝金属型涂料机(在本专利技术中,简称为金 属型涂料机)。通常,该金属型涂料机向形成于其内部的集管供 给涂敷液,从该集管向狭缝挤出涂敷液,同时,使该狭缝接近 基体材料薄膜并在基体材料薄膜上相对移动,由此将涂敷液涂填在基体材料薄膜上。被涂填的涂敷液、即涂敷膜的厚度会因金属型涂料机和基 材的间隔、金属型涂料机的狭缝宽度等而变化,因此,为了形 成均匀厚度的涂敷膜,需要高精度地制作这些构成要素。其中,在制造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 薄膜时,由于涂敷膜的厚度不均会对产品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极高精度地将涂敷膜厚度调整均匀。因此,如果使 用上述金属型涂料机制造这样的光学薄膜,则上述狭缝宽度也 需要相应地谋求高度均匀化。以往,作为极高精度地将涂敷膜厚度调整均匀的方法,公 开有如下述专利文献l所记载那样的,在对金属型涂料机的构 成要素进行粗加工后,为了除去因该粗加工产生的残留应力而 实施磨削加工,通过该磨削加工进4亍4青加工的方法。即,该专 利文献l.所记载的方法是,通过除去构成金属型涂料机的各构 成要素的残留应力,并提高它们的加工精度,由此谋求狭缝宽度的均匀化,从而谋求涂敷膜的均勻化。另一方面,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在构 成金属型涂料机的头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沿金属型涂料机的狭缝 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侧配置能使头构件变形的 调整单元,由该调整单元使头构件变形,由此来调整狭缝宽度。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1-1924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501159号公报但是,上述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对 于涂填宽度、即狭缝长度超过lm那样的大型的金属型涂料机来 说,试图使涂敷膜厚度、即狭缝宽度充分均匀化是很困难的。 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在大型的金属型涂料机中,各构成构件会 因自重而产生挠曲,或在构成构件彼此相互组装时,各构件产 生变形的缘故。仅通过上述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那样提高加工 精度、除去残留应力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不仅使金属型涂料 机的结构变得复杂、设备昂贵,而且调整单元的使狭缝宽度均 匀化的作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因此,存在需 要长期进行调整单元的调整作业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成的,其目 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比较简单的结构,且减少因时效性变 化而进行再调整的频度,并能以均匀的厚度涂填涂敷液的金属 型涂料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反复深入研究,结果 发现,通过将沿狭缝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垫片夹持在构成金属型 涂料机的组件之间,在该垫片的表面上通过研磨形成沿着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局部的凹坑,能容易地调整上述狭缝的宽度,也 能减少再调整的频度,直至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型涂料机,其特征在于,该金属 型涂料机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它们相对配置而在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的狭缝;垫片,其被夹持在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上述狭缝的宽度可根据该垫片的厚度进行调节,并且在该垫片的表面上,在上述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形成 局部的凹坑。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型涂料机调整方法,其特征在 于,将垫片夹持在相对配置而在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 的狭缝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可根据该垫片的厚度能调 节上述狭缝的宽度,并且在该垫片的表面上,在上述狭缝的长 度方向上形成局部的凹坑,由此沿长度方向调整上述狭缝的宽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型涂料机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试装工序,将垫片夹持在相对配置 而在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的狭缝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 件之间,并进行固定,由此来组装金属型涂料机;狭缝宽度测 定工序,沿组装好的金属型涂料机的狭缝的长度方向测定该狭 缝的宽度;分解工序,为了使上述垫片的表面露出而分解金属 型涂料机;研磨工序,基于在上述狭缝宽度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狭缝宽度的测定结果研磨垫片的表面,形成局部的凹坑;组 装工序,使用研磨后的垫片再次组装金属型涂料机。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用上述那样的金属型涂料机在基体材料薄膜上形成树脂 涂敷膜的工序。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垫片的表面上,在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局部的凹坑,而沿长度方向调整形成于夹持该塾片的组件 之间的上述狭缝的宽度,因此,能使该金属型涂料机的结构极 其简单,且能形成宽度方向(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厚度均匀的涂敷膜。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对于由原料的加工精度、构件之间的 组装状态或者因金属型涂料机的各构件的自重而发生挠曲所引 起的狭缝宽度的不均匀性,也能通过调节上述垫片的研磨部分 以及研磨量,而调节狭缝宽度,从而能形成均匀厚度的涂敷膜。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即使在狭缝长度超过lm那 样的大型金属型涂料机中,也能比较容易地调节狭缝宽度,极 其适合于例如在制造用于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薄膜时使用。再有,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研磨后的垫片的厚度不会因时间 推移而变化,所以具有减少了再次调整狭缝宽度的频度这样的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型涂料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2是分解表示图l所示的金属型涂料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垫片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 - IV线剖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型涂料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 图,图2是该图l的分解立体图。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型涂料机l包括第一组件2a、第二组件2b以及垫片3,上述第 一组件2a和第2组件2b、相 对配置而在它们的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的狭缝10;上 述垫片3被夹在该第一组件2a和第二组件2b之间。此外,具有 多个螺栓4、 4…,作为用于在由该第一和第二组件2a、 2b夹持 垫片3的状态下固定该金属型涂料机l的固定件。在第 一 组件2 a和第二组件2 b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具有集 管功能的凹部22,由泵等(图未示)输送来的涂敷液通过输送 孑L23^皮供纟会至)j凹^P22内。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垫片3具有沿狭 缝1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基端部3 a,以及与该基端部3 a 成直角、从该基端部3a的两端向金属型涂料机的前端延伸的一 对矩形的延伸部3b、 3b。垫片3整体形成为大致-字形。另外,上述螺栓4的前端部贯通设置在上述第一组件2a上 的贯通孔15以及设置在垫片3上的贯通孔16,与设置在第二组 件2b上的螺孔17螺紋接合,由此能紧固第 一 组件2a和第二组件 2b,使它们相互接近。该螺栓4沿狭缝10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 (例如5-10个),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螺栓4沿垫片 3的基端部3a的宽度方向配置2列。而且,若在由该第一组件2a和第二组件2b夹着该垫片3的 状态下用上述螺栓4进行固定,便在该金属型涂料机1的内侧形 成了集管22和从该集管22到狭缝10的涂敷液的流路。具体地 讲,涂敷液的流路是由相对的第 一 组件2 a与第二组件2 b的内表 面和垫片3划分而形成的,在该流路的前端形成有宽度与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型涂料机,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型涂料机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它们相对配置而在前端部形成作为涂敷液排出口的狭缝;垫片,其被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夹持; 上述狭缝的宽度可根据该垫片的厚度进行调节,并且在该垫片的表面上,在上述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局部的凹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原诚井川博登井上龙一太田美绘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