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88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机身上可转动地设置带进口和出口的转笼以及朝向转笼的喷嘴,所述喷嘴上经油管连接有油泵,所述转笼的下侧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游设有油室。涂油时,将轴承零件或成品由进口置于转笼内,通过动力驱使转笼转动,轴承即在转笼内自由挪动,其间,启动油泵通过喷嘴将油脂向挪动的轴承零件或成品上喷射,即可将油脂渗透涂敷至轴承零件或成品的各个部位,最后,将涂油后的轴承零件或成品从出口移出。该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涂油作业,且涂油均匀,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原料。(*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油装置,用于将轴承及其构成零件涂上一层薄而稀的油膜,以保证工件的质量,节约能源,减轻劳动强度。
技术介绍
轴承的加工、装配过程是先制出保持架、内外圈、弹子等零件,再将这些零件装配成轴承成品,装配前的零件以及装配后成品都必须保持表面精度,以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此,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须对轴承的构成零件及其成品进行涂油,之后再将轴承成品经烘干、涂油、再次烘干后包装出售。然而,在目前的轴承制造过程中,多以手工方式对轴承成品涂油,即用浸、淋的方式令油脂附着在轴承零件或成品上,这种涂油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油层不均匀,环境污染大,浪费原材料,影响产品使用寿命,而且在涂油过程中容易混入杂质,影响轴承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手工涂油方式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以保证涂油均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涂油效率。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机身上可转动地设置带进口和出口的转笼以及朝向转笼的喷嘴,所述喷嘴上经油管连接有油泵,所述转笼的下侧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游设有油室。涂油时,将轴承零件或成品由进口置于转笼内,通过动力驱使转笼转动,轴承即在转笼内自由挪动,其间,启动油泵通过喷嘴将油脂向挪动的轴承零件或成品上喷射,即可将油脂渗透涂敷至轴承零件或成品的各个部位,最后,将涂油后的轴承零件或成品从出口移出。该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涂油作业,且涂油均匀,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原料。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转笼呈圆筒状,其中心倾斜设置;或者呈锥筒状,其中心水平设置。这样结构的转笼在转动时可以使其内的被涂油件在挪动的同时,自然的向出口方向移动。所述的转笼上设置有导轮和从动齿轮,机身上设有与所述导轮配合用以支撑所述转笼的托轮和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由主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即可以使转笼在托轮上转动。所述的导轮和托轮上分设有环状凹槽和环状凸缘。使得托轮在支撑转笼转动的同时,还对转笼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的喷嘴包括位于转笼内的内喷嘴和位于转笼下侧的外喷嘴。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角度对轴承进行涂油,确保涂油均匀。所述的喷嘴上连有高压气路。以便由喷嘴向外喷射气、油混合物,高压气流的存在,利于携带着油脂钻入轴承的每个部位,达到均匀涂油的目的;同时,高压气流的存在,也有利于防止喷嘴堵塞。所述转笼的出口处设有烘箱,烘箱内设有与出口对应的输送带。该结构用于对在转笼内经涂油的轴承进行加热,保证油脂可靠地附着在轴承上,并及时将轴承输送走。所述的烘箱上连有进风口和回风口,自回风口至进风口依次设置储气箱、鼓风机、和加热包而形成热风循环回路。该结构简单,加热有效,由于是循环结构,节约能源。所述转笼的四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与导流板围成箱体,用以防止涂油油喷射时四溅,箱体上方设有箱盖,箱盖上设置视窗,便于检修观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涂油均匀,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1的后视图。图6为所涉加热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包括机身1、转笼11、喷嘴、动力系统、供油系统、气路组件以及加热系统,其中机身1由支撑脚2支撑,其中间位置设置导流板24,导流板24周围设置面板而围成箱体5,箱体5上方设有箱盖17,箱盖上设置视窗,导流板24下侧为油室20和储气箱25,其后侧有加油口36;转笼11呈锥筒状,其上固定一个从动齿轮13和两个导轮12a、12b,从而被机身1上的两个托轮7a、7b将其支撑在箱体5内,且两个导轮和托轮上分设有环状凹槽15和环状凸缘16,转笼11的进口18处设置导进件9,转笼11的出口19处设置导出件10;喷嘴包括位于转笼11内的内喷嘴14a和位于转笼11下侧的外喷嘴14b;动力系统包括主电机3、通过链条4传动接受主电机动力的传动轴6以及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8,其中的主电机可以选用变速电机,以改变转笼的转速,调节对工件的涂油时间;供油系统包括箱体5下方的油室20、经油管依次连接在油室上的油泵21(液压齿轮泵)、溢流阀32和精密过滤器22,精密过滤器22的出口经油管与内喷嘴14a、外喷嘴14b连接,且在油室20上游还设置有粗过滤网23。气路组件包括与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相接的空气过滤器33和电磁控制阀34,自电磁控制阀34由气管连至内喷嘴14a和外喷嘴14b;加热系统包括位于转笼出口处的烘箱26,在烘箱26内设有与出口对应的输送带29,该输送带29由副电机35驱动,烘箱26上设置进风口27和回风口28,自回风口28至进风口27依次首尾相连储气箱25(位于机身下部,与油箱并列设置)、鼓风机30和加热包31而形成热风循环回路。其中所述的加热包31为一筒状腔体,在其两端设置连接口,在其内部固定绝缘胶木31a,在绝缘胶木31a上固定连有导线31c的电热元件31b,从而可以使气流在其内流通时被加热。工作时,将空气过滤器经气管连接在空气压缩机上,启动主电机3、副电机35、鼓风机30、加热包31以及电磁控制阀34连续将轴承零件或成品从导进件9送入转笼11,由主电机3驱动转笼11在托轮7a、7b上转动,从而使轴承零件或成品在转笼11内自由挪动;同时,油泵21将油室20内的油脂经溢流阀32、精密过滤器22施压输送至喷嘴14a、14b,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同时被输送至喷嘴而与油脂混合,一起高速喷射向挪动的轴承零件或成品,由于轴承零件或成品在不停的移动翻转,待轴承零件或成品移动出喷射区,即被均匀涂敷上油脂;从转笼11移出的轴承零件或成品经导出件10移动至烘箱26内的输送带29上,在副电机35的驱动下,输送带29承载着轴承零件或成品移动,同时,运转的鼓风机30产生循环气流经加热包31加热后被送至烘箱26,将轴承零件或成品以及涂敷在其上的油脂加热,保证油脂良好的附着在轴承零件或成品上,最后被输送出烘箱(烘箱的端部开设出口)。其间,油脂经导流板24回流至油室20,并被粗过滤网过滤,如此被循环使用;而鼓风机30产生的气流则按照鼓风机30-加热包31-进风口27-烘箱26-回风口28-储气箱25-鼓风机30而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权利要求1.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机身(1)上可转动地设置带进口(18)和出口(19)的转笼(11)以及朝向转笼的喷嘴(14a、14b),所述喷嘴(14a、14b)上经油管连接有油泵(21),所述转笼(11)的下侧设置有导流板(24),导流板(24)的下游设有油室(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笼(11)呈圆筒状,其中心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笼(11)呈锥筒状,其中心水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笼(11)上设置有导轮(12a、12b)和从动齿轮(13),机身(1)上设有与所述导轮(12a、12b)配合用以支撑所述转笼的托轮(7a、7b)和与所述从动齿轮(13)啮合由主电机(3)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笼式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机身(1)上可转动地设置带进口(18)和出口(19)的转笼(11)以及朝向转笼的喷嘴(14a、14b),所述喷嘴(14a、14b)上经油管连接有油泵(21),所述转笼(11)的下侧设置有导流板(24),导流板(24)的下游设有油室(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海博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