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结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1328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2:04
一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结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贮水槽,其特征在于:冷凝室为管壳式,上端为椭圆封头,底部为柱形封头,冷凝管与壳壁之间构成壳程,冷凝管内构成管程,在管程连通的椭圆封头内设有分程隔板,二次蒸汽入口和抽真空口在隔板的两侧,冷凝室壳程设置冷却水入口和出口,冷凝室下方为贮水槽,冷凝室和贮水槽通过转水阀和平衡阀相连通,贮水槽上开设着平衡口、放空口和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改变传统直接冷却方式,提高了传热效率,保证了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二次蒸汽冷凝水也可得到收集回收利用。通过适当操作可不设置排水泵而直接把贮水槽内水排出去。适用于真空蒸发、结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真空蒸发、结晶领域,尤其涉及了间接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化工生产中的蒸发、结晶操作多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由于蒸发器和结晶器内二次蒸汽温度较高、体积较大,若直接抽真空需选择抽气量较大的真空泵。所以一般把二次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再用真空泵抽真空。现有化工生产中一般采用直接接触式冷凝器,此种冷凝器用冷却水直接喷淋二次蒸汽。但是由于此种冷凝器换热效率低,且混合后的冷却水和二次蒸汽冷凝水都需要由排水泵排出,耗能较大。并且蒸发、結晶系统二次蒸汽中有时会夹带物料而污染冷却循环水,使得冷却水循环利用率低,给污水处理也增加很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冷凝系统的缺陷,提供ー种结构紧凑、耗能小、集冷凝器和贮水槽于一体的立式间接冷凝器。经过本冷凝器的循环冷却水不会被二次蒸汽中夹带的物料污染,冷却水可循环利用。且该冷凝器结构紧凑,最重要的是产生的二次蒸汽冷凝水不用配备排水泵而直接排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贮水槽,冷凝室17为管壳式,冷凝室上端为椭圆封头3,底部为柱形封头9,在冷凝室和椭圆封头间设有上管板4,在冷凝室和柱形封头间设有下管板8,冷凝管与壳壁之间构成壳程,冷凝管5内构成管程,在管程连通的椭圆封头内设有分程隔板2,二次蒸汽入口 22和抽真空ロ I在隔板的两侦牝这样二次蒸汽可以在冷凝室内充分冷凝,确保了真空泵抽真空的效果,冷凝室壳程设置冷却水入口 7和冷却水出ロ 6,冷凝室下方为贮水槽21,冷凝室和贮水槽通过转水阀11和平衡阀20相连通,贮水槽上开设着平衡ロ 19、放空ロ 12和放空阀13、排水ロ 15和排水阀16,使得贮水槽内液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定时排放。如上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冷凝室的冷却水入口 7高度低于冷却水出ロ 6的高度,冷却水入口位置在靠近柱形封头9处,冷却水出ロ位置在靠近椭圆封头3处,此种设置下冷却水流动的方向与二次蒸汽流动的方向相反,使得二次蒸汽冷凝效果更佳。如上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在冷凝室底部的柱形封头的侧部开有冷凝水出ロ 10,冷凝水出ロ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贮水槽的冷凝水入口14连接,在管道上设有阀门11,可以将冷凝室内的冷凝水排到贮水槽中。如上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在冷凝室底部的柱形封头的侧部开有平衡ロ 18,平衡ロ通过导管与冷凝器贮水槽的平衡ロ 19连接,在管道上设有阀门20,可以通过控制阀门来平衡冷凝室管程和贮水槽内的压カ。、如上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冷凝室底部柱形封头侧部的冷凝水出口 10的高度低于平衡ロ 18的高度,控制冷凝室内冷凝水液位高于冷凝水出ロ的最高处,且低于平衡ロ的最低处。如上所述的冷凝器,在冷凝器贮水槽的侧部开设有放空ロ 12,通过控制阀门可以不设置排水泵而把贮水槽内冷凝水排出。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改变了传统直接冷却方式,使传热效果得到提高,且由于冷却水不直接与真空系统二次蒸汽接触,避免了二次蒸汽中夹带的物料对冷却水的污染,从而使冷却水可循环使用。通过对本冷凝器的操作,可以不用配置排水泵而直接把贮水槽内部的冷凝水排出。本技术适用于真空蒸发、结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附图说明图I是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抽真空ロ ;2——分程隔板;3——椭圆封头;4——上管板;5——冷凝室冷凝管;6——冷却水出ロ ;7——冷却水入口 ;8——下管板;9——柱形封头;10——冷凝水出口 ;11——转水阀;12——放空ロ ;13——放空阀;14——冷凝水入口 ;15——排水ロ ;16——排水阀;17——冷凝室;18——冷凝室平衡ロ ;19——贮水槽平衡ロ ;20——平衡阀;21 :——C水槽;22——二次蒸汽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贮水槽,冷凝室17为管壳式,冷凝室上端为椭圆封头3,底部为柱形封头9,在冷凝室和椭圆封头间设有上管板4,在冷凝室和柱形封头间设有下管板8,冷凝管与壳壁之间构成壳程,冷凝管5内构成管程,在管程连通的椭圆封头内设有分程隔板2,二次蒸汽入口 22和抽真空ロ I在隔板的两侧,冷凝室壳程设置冷却水入口 7和冷却水出ロ 6,冷凝室下方为贮水槽21,冷凝室和贮水槽通过转水阀11和平衡阀20相连通,贮水槽上开设着平衡ロ 19、放空ロ12和放空阀13、排水ロ 15和排水阀16,使得贮水槽内液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定时排放。循环冷却水从冷却水入ロ 7进入到冷凝室壳程,与冷凝室管程的二次蒸汽换热后通过冷却水出ロ 6排出。二次蒸汽从冷凝室管程的椭圆封头3 —侧的二次蒸汽入口 22进入冷凝室管程,在冷凝室17中与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冷凝后变成冷凝水由冷凝室冷凝水排出ロ 10排出。在冷凝室上部的椭圆封头3上开设着抽真空ロ 1,通过抽真空ロ I和真空泵相连从而对整个蒸发、結晶系统抽真空。冷凝器上的两个压力平衡ロ 18,19用来平衡冷凝室17和贮水槽21内的压力。贮水槽21上开设着放空ロ 12和排水ロ 1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来自蒸发、結晶系统的二次蒸汽由二次蒸汽进ロ进入冷凝器管程内,在冷凝管内与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凝后变成冷凝水聚集与冷凝器柱形封头内,当柱形封头内达到一定液位后,关闭贮水槽排水阀、真空阀,打开平衡阀和转水阀,此时贮水槽和冷凝室内真空度一致,从而冷凝室内冷凝水由于重力差向贮水槽中转移。待到贮水槽中达到一定液位时,关闭转水阀、平衡阀、打开放空阀和排水阀。贮水槽内水全 部排出,然后循环操作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贮水槽,其特征是冷凝室(17)为管壳式,冷凝室上端为椭圆封头(3),底部为柱形封头(9),在冷凝室和椭圆封头间设有上管板(4),在冷凝室和柱形封头间设有下管板(8),冷凝管与壳壁之间构成壳程,冷凝管(5)内构成管程,在管程连通的椭圆封头内设有分程隔板(2),二次蒸汽入口(22)和抽真空ロ(I)在隔板的两侧,冷凝室壳程设置冷却水入口(7)和冷却水出口 ¢),冷凝室下方为贮水槽(21),冷凝室和贮水槽通过转水阀(11)和平衡阀(20)相连通,贮水槽上开设着平衡ロ(19)、放空ロ(12)和放空阀(13)、排水ロ(15)和排水阀(16)。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結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其特征是,冷凝室的冷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双李玲密朱彤王中原宋宝华郭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