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B柱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960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B柱板,包覆安装在后车门钣金上,包括呈供形的本体,本体整体经滚压、冲压翻折使B柱板本体形成有内凹槽的覆盖槽,覆盖槽遮盖在后车门钣金外表面上,在本体右侧经滚压成形有后车门玻璃升降槽,在槽口边上开设有与后车门钣金相固定连接的腰形孔,在本体的左侧经冲压翻折后形成有与后车门钣金边沿相扣合的翻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腰形孔安装后与水切匹配性好,整体外形美观协调,并且内侧设置有泡棉保证了安装后牢固可靠性、良好的密封性能及减少B柱板与后车门钣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
,涉及ー种后B柱板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结构车身有三个柱,我们称之为A柱、B柱、C柱(见下图);与前车门总成相连接盖板的叫前B柱板,与后车门总成连接的盖板叫后B柱板;这里的B柱板盖板除在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起密封性能外,还对整个中柱总成的外观及匹配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如A级表面的光顺度、桔皮、粒点及与车身颜色的协调性;还有其与周边零件的匹配性,现有的后车门B柱板与后车门钣金存在着匹配性以及安装牢靠性较差等缺点,这样影响了整车的 外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与周边零件匹配性好,安装后牢固可靠的后B柱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后B柱板,包覆安装在后车门钣金上,包括呈供形的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整体经滚压、冲压翻折使B柱板本体形成有内凹槽的覆盖槽,覆盖槽遮盖在后车门钣金外表面上,在本体右侧经滚压成形有后车门玻璃升降槽,在槽ロ边上开设有与后车门钣金相固定连接的腰形孔,在本体的左侧经冲压翻折后形成有与后车门钣金边沿相扣合的翻边部,所述的本体的下侧设置有端头匹配部,所述的端头匹配部在水切安装后位于水切的内侧,并与水切紧密贴合。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ー种后B柱板中,所述的端头匹配部与水切紧密贴合的高度为3cm 6cm。在上述的ー种后B柱板中,所述的端头匹配部的内侧上粘接有泡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腰形孔安装后与周边零件匹配性好(如水切),整体外形美观协调,并且内侧设置有泡棉保证了安装后牢固可靠性、良好的密封性能及減少B柱板与后车门钣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2、B柱板槽ロ边上开设与后车门钣金相固定连接的腰形孔,可进行上下平移,满足B柱板上端与车顶饰条的装配间隙。附图说明图I是本后B柱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后B柱板与水切条匹配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中,本体I ;覆盖槽2 ;后 车门玻璃升降槽3 ;腰形孔3a ;翻边部4 ;端头匹配部5 ;泡棉6 ;水切7 ;后车门钣金8 ;高度H。如图I、图2以及图3所示,本后B柱板,包覆安装在后车门总成钣金上,包括呈供形的本体1,这里本体I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本体I经滚压、冲压翻折在其中部形成有内凹的覆盖槽2,覆盖槽2遮盖在后车门钣金8的外表面上。为了方便进行安装和定位,在本体I右侧经滚压翻折后形成有后车门玻璃升降槽3,在槽ロ边上开设有腰形孔3a,通过螺钉穿过腰形孔3a就可以与后车门钣金8相固定连接,这样保证了安装后的牢靠性。在本体I的左侧经冲压翻折后形成有与后车门钣金8的边沿相扣合的翻边部4,这样做到与后车门钣金8边沿匹配,又与车身钣金不产生段差,使得整体外形美观协调性好。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与其它配件安装后的匹配性(如水切7),本体I的下侧设置有端头匹配部5,端头匹配部5在水切7安装后位于水切7的内侧,并与水切7紧密贴合,端头匹配部5与水切7紧密贴合的高度H为3cm 6cm,这里贴合的高度H优选为5cm ;如图4和图3所示,另外为了保证一定的缓冲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端头匹配部5的内侧上粘接有泡棉6,从而避免B柱板与后车门钣金8直接接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B柱板,包覆安装在后车门钣金(8)上,包括呈供形的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I)整体经滚压、冲压翻折使B柱板本体(I)形成有内凹槽的覆盖槽(2),覆盖槽(2)遮盖在后车门钣金(8)外表面上,在本体(I)右侧经滚压成形有后车门玻璃升降槽(3),在槽口边上开设有与后车门钣金⑶相固定连接的腰形孔(3a),在本体(I)的左侧经冲压翻折后形成有与后车门钣金(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