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9402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属于货车的防漏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包括接漏斗,还包括支撑杆、油缸驱动臂和动力源机构,所述的接漏斗与支撑杆的一端相固连,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的一端与支撑杆相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动力源机构与油缸驱动臂相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自卸货车运输物料时车厢后挡板处的滴漏问题,减少了汽车维修人员需要经常更换密封胶条以提高后挡板与厢体闭合效果的麻烦及维修成本,且能够将接漏斗中的物料自动倒入到厢体,减少了物料的运输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货车的防漏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ー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区的不断发展,建设エ地不断増加,运输沙石车辆抛洒滴漏现象日益突出,造成道路污染,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也给广大民众出行带来不便,已成为广大市民普遍投诉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彻底治理和规范车辆抛洒滴漏现象,各地的城管局都对运输渣土、沙石的车辆都进行了严格查验,对于运输车辆未作覆盖或覆盖不严密的,给予了一定的经济处罚。目前,为了防止渣土、沙石、污泥等物料从货车后挡板滴漏到路面,普遍采用的是“密闭化”设计,即将后挡板与车厢之间设置密封胶条,然后通过锁紧机构压紫,以保证后挡板与厢体之间的闭合,使得渣土、沙石、污泥等物料不滴漏。如中国专利号ZL200620040939. 1,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4月1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防滴漏环卫垃圾车厢,该申请案公开了ー种防滴漏环卫垃圾车厢,它包括厢体、车门,厢体上与车门扣合处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密封条,厢体两侧外壁上设有锁钩、定位销,内壁上设有锁扣;车门上与厢体扣合处设有凸台,车门两外侧壁设销柱、内壁设有暗锁;锁钩由油缸、活塞杆、挂钩组成,活塞杆设在油缸内,活塞杆通过销轴与挂钩铰接。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车辆所载物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但是这种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弾性密封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损坏,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密封效果不佳,尤其是运输污泥、水渣、精矿粉等细小物料时,经常出现滴漏现象。同时,在冬天运输湿物料时,水经常从后挡板处滴落,导致路面结冰,给道路运输和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了达到城管局的要求,有些货车的后挡板下方挂有ー个接漏斗,用于接住滴漏的物料,但是当接漏斗满的时候,需要工人将接漏斗拆卸下来,然后倒去其中的物料,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有时重达几百公斤,所以不方便使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10147148. 4,申请公布日为2011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自卸汽车运输湿物料的防滴漏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ー种自卸汽车运输湿物料的防滴漏系统,其中,集液槽安装在车厢后门下,所述集液槽竖直向上开ロ,用于接收车厢和车厢后门之间滴漏的废液,所述集液槽底部设有出液ロ;集液箱安装在所述车箱端底部,所述集液箱顶部开设入液ロ,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集液槽的废液;集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槽底部的出液ロ,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箱顶端的入液ロ。该申请案虽然能够达到防止滴漏的目的,但是无法将收集的废液自动倒入汽车的厢体,对于精矿粉等细小物料的运输吋,使用也不方便。所以,现在急需解决车厢后挡板与厢体闭合处不产生滴漏的问题,以避免发生废水污染道路以及其他的环保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I.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货车后挡板与厢体闭合处经常滴漏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物料滴漏,且能够将滴漏的物料自动倒入厢体。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包括接漏斗,还包括支撑杆、油缸驱动臂和动力源机构,所述的接漏斗与支撑杆的一端相固连,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的一端与支撑杆相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动カ源机构与油缸驱动臂相连接。 更进ー步地,所述的动力源机构包括电机、储油桶、止流阀、油缸和气缸,电机与储油桶相连接,储油桶与油缸通过油管相连接,油缸位于油缸驱动臂内部,油管上设置有止流阀,止流阀与气缸相连。更进一歩地,所述的货车侧壁上设置有上挡块和下挡块,下挡块与落下时的支撑杆相接触,上挡块与扬起时的支撑杆相接触。更进一歩地,所述的上挡块上设置有定位阀。该定位阀的作用是当扬起的支撑杆与上挡块接触吋,电机自动停止工作,防止支撑杆旋转角度过大。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设计了接漏斗、支撑杆、油缸驱动臂和动力源机构,解决了自卸货车运输物料时车厢后挡板处的滴漏问题,減少了汽车维修人员需要经常更换密封胶条以提高后挡板与厢体闭合效果的麻烦及维修成本,且能够将接漏斗中的物料自动倒入到厢体,減少了物料的运输损失;(2)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设置有上挡块和下挡块,使得支撑杆的定位准确,方便接漏斗接住滴漏的物料,在上挡块上设置定位阀,向厢体中倒入物料时控制准确;(3)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系统制作及操作简便,运作成本低,且非常实用有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的向厢体倒入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的动カ源机构连接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ト接漏斗;2ト上挡块;22_下挡块;3_支撑杆;4_油缸驱动臂;5_电机;6_储油桶;7-止流阀;8-油缸;9-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歩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结合图I、图2和图3,本技术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包括接漏斗I、支撑杆3、油缸驱动臂4和动カ源机构,该接漏斗I与支撑杆3的一端相固连,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一端与支撑杆3相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动カ源机构与油缸驱动臂4相连接,该动力源机构包括电机5、储油桶6、止流阀7、油缸8和气缸9,电机5与储油桶6相连接,储油桶6与油缸8通过油管相连接,油缸8位于油缸驱动臂4内部,油管上设置有止流阀7,止流阀7与气缸9相连,如图3所示;货车侧壁上设置有上挡块21和下挡块22,下挡块22与落下时的支撑杆3相接触,上挡块21与扬起时的支撑杆3相接触,上挡块21上还设置有定位阀。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实施例I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由接漏斗I、上挡块21、下挡块22、支撑杆3、油缸驱动臂4、电机5、储油桶6、止流阀7、油缸8、气缸9组成,接漏斗I位于后挡板的正下方,该接漏斗I与支撑杆3的一端相固连,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一端与支撑杆3相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动カ源机构与油缸驱动臂4相连接,该动カ源机构包括电机5、储油桶6、止流阀7、油缸8和气缸9,电机5与储油桶6相连接,储油桶6与油缸8通过油管相连接,油缸8位于油缸驱动臂4内部,油管上设置有止流阀7,止流阀7与气缸9相连;货车侧壁上设置有上挡块21和下挡块22,下挡块22与落下时的支撑杆3相接触,上挡块21与扬起时的支撑杆3相接触。使用时,启动电机5,储油桶6中的油被压缩进入油缸8,从而使油缸驱动臂4伸长,推动支撑杆3转动,支撑杆3带动接漏斗I转动到厢体的上方时,支撑杆3与上挡块21接触,接漏斗I内的物料倒入厢体,然后关闭电机5,打开气缸9,气缸9推动止流阀7,使得油管中的油缓慢回流至储油桶6,支撑杆3转动至原始位置,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包括接漏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3)、油缸驱动臂(4)和动カ源机构,所述的接漏斗(I)与支撑杆(3)的一端相固连,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一端与支撑杆(3)相铰链连接,油缸驱动臂(4)的另一端与货车侧壁铰链连接,动カ源机构与油缸驱动臂(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自卸货车运输物料的自动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カ源机构包括电机(5)、储油桶(6)、止流阀(7)、油缸(8)和气缸(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平李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雨山区宏平汽配服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