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904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架,其具有基体,该基体制造为金属板部件并且具有行星齿轮容纳袋,行星齿轮容纳袋的底部区段面朝着各自的行星齿轮并且在此基本上径向地朝着行星齿轮架的旋转轴线取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行星齿轮架,其具有基体,该基体制造为金属板部件并且包括底板区段,该底板区段带有通过接片区段连接到该底板区段上的盖板区段,其中在底板区段和各个盖板区段之间形成了齿轮腔,用于容纳行星齿轮,其中每个接片区段通过第一弯曲区与底板区段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弯曲区与各自的盖板区段连接。
技术介绍
由DE 41 30 548 Cl中公开了上述类型的行星齿轮架。在该行星齿轮架中,接片区段的弯曲区基本上与行星齿轮轴线的节圆相切地分布。多个盖板区段在它们的整体方面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焊接到空心轴的环形法兰上。 由US 7, 100,416 B2中同样公开了用于行星传动级的、制造为金属板部件的行星齿轮架。为了制造该行星齿轮架首先形成罐式结构。随后,该罐式结构的边缘附近的区域径向向内拉入。行星齿轮架的在起动机传动装置中目前最为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由多个分离地制造的构件共同組成。典型地,起动机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架在此情况下包括底板和与其轴向间隔的环,其中底板和那个环通过多个压入到相应钻孔中的螺栓彼此联接。在底板与环之间形成的中间空间中容纳有多个行星齿轮并且通过那些螺栓可转动地受支承。底板在此情况下用于导出输出转矩并且通过连接机构(Einriickmechanik)与起动机小齿轮联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任务是提出尤其用于起动机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架,该行星齿轮架的特色在于有利的机械运行特性并且从制造技术的观点来看可以有利地制造。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用于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基体的行星齿轮架来解决,其中-基体制造为金属板部件并且包括底板区段、多个接片区段和多个盖板区段;-盖板区段通过接片区段与底板区段连接;-在底板区段与各个盖板区段之间形成了齿轮腔,用于容纳可在齿轮腔内部绕行星齿轮轴线转动的行星齿轮;-每个接片区段通过第一弯曲区与底板区段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弯曲区与各自的盖板区段连接,并且底板区段通过该底板区段的从旋转轴线最大径向突出的区域限定了包络圆;-对于每个齿轮腔而言以如下方式确定第一弯曲区的分布,即,在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的平面中的投影中,沿着第一弯曲区延伸的第一弯曲轴线与第一參考线在底板区段的包络圆内部相交;以及-所述的第一參考线穿过旋转轴线分布并且在此与第二參考线垂直相交,该第二參考线本身将旋转轴线与各自的齿轮腔的行星齿轮轴线连接。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可以 由紧凑的材料坯料提供行星齿轮架,该行星齿轮架的特色在于高结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实现,将接片区段引导过来相对接近用于容纳行星齿轮所需的齿轮腔。由此得到了盖板区段与底板区段的高刚度的连接。通过高刚度地支撑盖板区段实现了用干支承行星齿轮的轴螺栓的高承载能力。替代接片区段基本上平的设计以及替代这些接片区段经由窄的弯曲半径的基本上有角的卷边,也可能的是将内半径以如下方式较大地測定,即,各个接片区段显现为基本上连续地朝着各自的齿轮腔凹入地弯曲。弯曲轴线在此情况下可以最终彼此一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第一弯曲区的位置这样选择,即,第一弯曲轴线与第一參考线的交点处在行星齿轮轴线的旋转圆内部。在该变型方案中可能的是,将接片区段这样地取向,即,这些接片区段相对接近地沿着齿轮腔延伸。尤其在该变型方案中可能的是,将第一弯曲区这样地确定,即,第一弯曲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參考线,也就是说,与第一參考线垂直相交。盖板区段通过第二弯曲区与所配属的接片区段联接,该第二弯曲区优选平行于第一弯曲区。这两个弯曲区的距离基本上相应于齿轮腔的所要求的轴向高度,也就是说,待容纳的行星齿轮的轴向结构长度。为制造行星齿轮架而预备的材料坯料优选这样地轮廓化,S卩,盖板区段在其面朝包络圆的边缘区域中具有轮廓化部,该轮廓化部基本上相应于底板区段的与包络圆相邻的轮廓化部。盖板区段可以在它们的面朝着行星齿轮架旋转轴线的内部区域中这样地轮廓化,即,将这些盖板区段耸立过来相对接近所配属的太阳齿轮。以有利的方式,基体可以设有压槽。这些压槽的分布优选这样地选择,即,由此加强了底板区段。这些压槽也可以构造在接片区段中和在盖板区段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别的观点可能的是,在将接片区段竖起并且将盖板区段卷边(Abkanten)之后,将沟压槽以如下方式引入到基体中,即,这些沟压槽横向地达到(durchsetzen)弯曲位置。由此可能的是,实现盖板区段与底板区段的特别刚性的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架的制造优选通过顺序的变形步骤对金属板材尤其是带材进行加工来进行。尤其是在由带材制造行星齿轮架时,可以这样引导进行材料中的切割,即,首先保持构件结合并且将多个单独的材料区段以连贯的顺序的方式移动到多个单独的变形站中。基体的变形、尤其是弯曲变形优选作为冷成形完成。如果该变形作为热变形进行,则构件加热可以限制到确定的区上、尤其是弯曲区,以及用于形成输出齿部的区或行星齿轮启动面。构件加热尤其可以通过电阻加热或局部火焰加热来完成。此外以有利的方式可以使基体经受结构组织处理(Gefiigebehandlung),通过结构组织处理使基体例如局部地硬化。只要该结构组织处理涉及到接片区段与底板区段或盖板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则该结构组织处理在弯曲变形步骤结束之后才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架优选这样地设计,S卩,该行星齿轮架包括整体连接到底板区段上并且在此情况下通过变形制造的轮毂衬套区段。该轮毂衬套区段优选以如下方式地设计,即,该轮毂衬套区段在其内部区域中具有齿部。该径向或轴向定向的齿部可以通过塑性的材料变形、尤其是通过相应的挤压凸模(Pressstempel)来制造。也可能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齿部将相应的芯插入到首先呈柱体形拉伸的轮毂衬套区段中并且然后使轮毂衬套区段径向地从外部张紧到该芯上,从而使得设置在芯中的轮廓压印到轮毂衬套区段的内壁中。该芯于是可以随后拉出。能足够负载的主动件几何形状也可以在不模制轮毂衬套区段的情况下实现,其方式是在底板区段中在中央开ロ的区域中构造径向的或也在端侧成型的齿部。所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行星齿轮架优选可以在校准步骤的框架中还以如下方式精加工,即,遵守所要求的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尤其是用于行星齿轮轴线相对于轮毂衬套区段的轴承钻孔的定位。可能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行星齿轮架也经受材料后处理、尤其是切削后处理。行星齿轮架也可以经受化学后处理、尤其是电化学后处理以及喷射处理(Strahlbehandlung)、尤其是喷沙处理或喷丸处理。 在底板区段中和在盖板区段中设置的用于容纳行星齿轮轴承螺栓的钻孔可以这样地制造,即,在钻孔区域中首先存在的材料的一部分通过塑性变形而被排挤,从而在钻孔的周边区域中获得材料增厚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别的观点,优选地在完成弯曲变形之后、也就是说在完成将盖板区段卷边并且将接片区段竖起之后,才在底板区段和盖板区段中制造钻孔。这些钻孔可以切削地钻孔或者冲压或通过在其它方面的加工步骤产生。相应的钻头(Bohr)或冲压模具(Stanzmatrize)优选通过轮毂衬套区段居中。由此可能实现行星齿轮轴线相对于行星齿轮架旋转轴线的位置的较高的定位精度。向上翻转的接片区段和又相对于这些接片区段向下翻转的盖板区段与底板区段的各自的承载臂一起形成从ー侧包围嵌接各自的行星齿轮容纳腔的呈U形、或呈U弓形式的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16 DE 102011004192.31.行星齿轮架,其具有用于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基体,其中 -所述基体作为金属板部件而制成并且包括底板区段(2)、多个接片区段(3、4、5)和多个盖板区段(6、7、8); -所述盖板区段(3、4、5)通过所述接片区段(3、4、5)与所述底板区段(2)连接; -在所述底板区段(2)与各个盖板区段(6、7、8)之间各形成一个齿轮腔(9、10、11),用于容纳能够在所述齿轮腔内部绕行星齿轮轴线(P1、P2、P3)转动的行星齿轮(I); -每个接片区段(3、4、5)通过第一弯曲区(BI)与所述底板区段(2)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弯曲区(B2)与各自的盖板区段(6、7、8)连接,并且所述底板区段(2)通过该底板区段的从所述旋转轴线(X)最大径向突出的区域(T)限定包络圆(Kl); -对于每个齿轮腔(9、10、11)而言以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弯曲区(BI)的分布,S卩,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径向的平面中的投影中,沿着所述第一弯曲区(BI)延伸的弯曲轴线(XBl)与第一參考线(gl)在所述底板区段(2)的所述包络圆(Kl)内部相交;以及 -所述第一參考线(gl)穿过所述旋转轴线(X)并且在此与第二參考线(g2)垂直相交,所述第二參考线本身连接所述旋转轴线(X)与各自的齿轮腔(9、10、11)的所述行星齿轮轴线(P1、P2、P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曲轴线(XBl)与所述第一參考线(gl)的交点⑶处在所述行星齿轮轴线(P1、P2、P3)的旋转圆(K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轴线(XBl)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參考线(g2)。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至少ー项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区段(6、7,8)在其朝着所述包络圆(Kl)的边缘区域中具有轮廓化部,所述轮廓化部基本上相应于所述底板区段(2)的与所述包络圆(Kl)相邻的轮廓化部。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至少ー项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有压槽(18、19、20、21、22、23、24)。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至少ー项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变形作为热变形完成。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至少ー项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局部地硬化。8.根据权利要求I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伦斯·史密斯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