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839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包括连铸机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塞棒设为其上端为敞口,其内为空腔的中空棒,塞棒的空腔内设有冷却管,该冷却管的外端通过支管及金属软管与配送管相连,配送管通过软管与供气管相连。可对连铸机上的所有塞棒进行冷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塞棒因长时间在高温钢水中浸泡而造成耐火材料浸蚀、软化或断裂的问题,不仅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在塞棒与水口配合的控制中互动,在保证钢水浇注量准确控制的同时,实施高效冷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属于炼钢连铸机配套设备
技术背景 在炼钢连铸生产中,塞棒液面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对连铸机进行浇注时,中间包钢水的流出量可通过中间包塞棒与水口之间的配合来控制,而中间包塞棒与水口之间的配合又由操纵机构来调节。由于塞棒长时间在高温钢水中浸泡,一方面,会使塞棒表面耐火材料受浸蚀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因软化变形而难于实施控制,甚至会断裂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塞棒因处于高温钢水中,导致表面耐火材料被侵蚀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或者因塞棒软化变形而难于控制其与水口的配合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塞棒本体温度,提高塞棒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包括连铸机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塞棒设为其上端为敞口,其内为空腔的中空棒,塞棒的空腔内设有冷却管,该冷却管的外端通过支管及金属软管与配送管相连,配送管通过软管与供气管相连,以便将供气管送来的冷却气体经软管、配送管、金属软管、支管、冷却管送入塞棒的空腔底部,再沿空腔壁回流至上端的敞口而外排,从而实现塞棒的冷却。所述支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管接头,以便与金属软管相连,同时可控制冷却气体流量。所述配送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管接头,该管接头与金属软管相连,以便在控制冷却气体流量的同时,通过金属软管使支管、冷却管与塞棒同步随动,从而不影响塞棒与水口的配合控制。所述配送管通过其上带控制阀的管接头、橡胶软管与供气管相连,以通过柔性连接进行调整,从而不影响塞棒与水口的配合控制。所述配送管上设置多个带控制阀的管接头,并通过对应的金属软管与多根支管相连,多根支管分别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以便插入对应的多根塞棒中,以对连铸机上所有的塞棒进行冷却。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对连铸机上的所有塞棒进行冷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塞棒因长时间在高温钢水中浸泡而造成耐火材料浸蚀、软化或断裂的问题,不仅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在塞棒与水口配合的控制中互动,在保证钢水浇注量准确控制的同时,实施高效冷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实为一理想的连铸机塞棒用冷却装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技术提供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包括连铸机塞棒12,该连铸机塞棒12与连铸机水口 11本配接,通过它们之间的配接,可控制钢水的浇注量,所述连铸机塞棒12设为其下端封口,上端敞口,其内为空腔的中空棒,连铸机塞棒12的空腔内设有冷却管13,该冷却管13的外端通过支管I及金属软管4与配送管9相连,配送管9通过软管8与供气管相连;所述支管I上设有带控制阀3的管接头2,并通过该管接头2与金属软管4相连;所述配送管9上设有带控制阀10的管接头5,该管接头5与金属软管4相连,以便在控制冷却气体流量的同时,通过金属软管4使支管I、冷却管13与连铸机塞棒12同步随动,从而不影响连铸机塞棒12与水口 11的配合控制;所述配送管9通过其上带控制阀6的管接头7与橡胶软管8相连,橡胶软管8与供气管相连,以通过柔性连接进行调整,从而不影响连铸机塞棒12与水口 11的配合控制;所述配送管9上设置多个带控制阀10的管接头5,并通过对应的金属软管4与多根支管I相连,多根支管I分别与对应的冷却管13相连,以便插入对应的多根连铸机塞棒12中,以对连铸机上所有的连铸机塞棒12进行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包括连铸机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塞棒设为其上端为敞口,其内为空腔的中空棒,塞棒的空腔内设有冷却管,该冷却管的外端通过支管及金属软管与配送管相连,配送管通过软管与供气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管接头,该管接头与金属软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管通过其上带控制阀的管接头、橡胶软管与供气管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管上设置多个带控制阀的管接头,并通过对应的金属软管与多根支管相连,多根支管分别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连铸机塞棒冷却装置,包括连铸机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塞棒设为其上端为敞口,其内为空腔的中空棒,塞棒的空腔内设有冷却管,该冷却管的外端通过支管及金属软管与配送管相连,配送管通过软管与供气管相连。可对连铸机上的所有塞棒进行冷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塞棒因长时间在高温钢水中浸泡而造成耐火材料浸蚀、软化或断裂的问题,不仅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在塞棒与水口配合的控制中互动,在保证钢水浇注量准确控制的同时,实施高效冷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2D41/18GK202377525SQ201120508530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何勇力, 刘刚, 吴静, 李国敏, 黄静 申请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吴静何勇力黄静李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