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32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活塞缸轴装设于缸本体内,包含有数个入、出水口、入水孔及止逆结构,该止逆结构包括:在活塞缸轴的侧端设有一相通至入水孔的阶级通孔,并以阶级通孔的阶级面承置止逆件及弹性件,在阶级通孔中设有限位件,在所述活塞缸轴相对应止逆件装设处环设有数个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雾机活塞缸轴的结构简单,且可节省成本及易于组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机,尤其涉及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
技术介绍
在现今,稻田、果园等农药及肥料的喷洒,或机械的清洗,或工厂、医院等场所的环境消毒,大多使用喷雾机将水液或药剂以高压方式抽送至出水端,存于出水端连接喷杆,以控制水液呈雾状或柱状进行喷洒作业。目前现有的喷雾机是在一具有入、出水口的缸本体内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活塞缸轴,以利用活塞缸轴导引水液流入缸本体内,再以加压方式使水液由出水口送出,因此,活塞缸轴如何使水液单向流动相当重要。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是中国台湾申请第88221894号名称为“喷雾送水机之活塞缸轴结构改良”的专利案,其缸本体1具有入、出水口11、12,并于出水口12处设有一止逆阀13,另于缸本体1内部开设数个防泄垫圈组15的腔孔14,供分别装设一呈中空状且具进水孔21的活塞缸轴2,该活塞缸轴2凸出于缸本体1外部的一端是枢接驱动源(如驱动机构的曲轴环座)以供带动作往复位移,而另一端则为一具有挡缘23的出水端22,并设有一止逆结构,该止逆结构是在出水端22的挡缘23上设置一塞环24,用以承置阀门片25及弹簧26,再以一环设有若干出水孔28的单向阀体27螺合于出水端22,并压制塞环24定位,使阀门片25及弹簧26可在单向阀体27内运动,用以控制水液单向流动。因此,请参阅图3、图4所示,当活塞缸轴2向后运动时,令缸本体1的腔孔14呈一负压状态,并使出水口12处的止逆阀13呈关闭状态,而可导引入水口11处的水液由进水孔21流入轴体内部,经已开启的阀门25流入单向阀体27内,再由单向阀体27的出水孔28流入腔孔14中,接着,可控制活塞缸轴2向前运动,以加压腔孔14处的水液,而出水口12处的止逆阀13则呈一开启状态,以供水液由出水口12处排出,此时,该阀门片25则因承受反作用力可将塞环24封闭,以防止水液逆流。该活塞缸轴2虽可控制水液单向流动,但必须在出水端22处设置一塞环24用以承置阀门片25,再另外加工制作一具有数个出水孔28的单向阀体27用以将塞环24抵顶定位,方可使阀门片25及弹簧26在单向阀体27内运动,不仅整个止逆结构组件繁多,在组装上亦缓慢耗时,造成增加成本及降低生产率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喷雾机活塞缸轴的结构简单,且可节省成本及易于组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活塞缸轴装设于一缸本体内,并具有数个入、出水口、入水孔及止逆结构,该止逆结构主要包括在活塞缸轴的侧端开设一相通至入水孔的阶级通孔,并以阶级通孔的阶级面直接承置止逆件及弹性件,且于阶级通孔中设有限位件用以将弹性件限位,另于活塞缸轴相对应止逆件装设处环设数个出水孔,进而当活塞缸轴在缸本体内伸缩运动时,可利用止逆件启闭阶级通孔,而控制水液单向由出水孔流入缸本体的腔孔内以供加压出水。凭借此,该活塞缸轴的止逆结构设计简易,并有效节省组件配置,达到易于组装及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所述的止逆件可以是封片或铜珠,所述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所述的限位件可以是C型扣。在所述的活塞缸轴外的适当位置设有一环槽,并于环槽上开设数个入水孔,当活塞缸轴在缸本体的腔孔内向后运动时,可利用环槽导引入水口处的水液迅速聚流于入水孔,进而提升活塞缸轴的使用效益。在所述缸本体的内部开设数个与入、出水口相通的腔孔,该各腔孔的内部在开口端处及入、出水口之间均设有防泄垫圈组,用以防止水液外泄与逆流。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活塞缸轴的止逆结构设计简易,并有效节省组件配置,达到易于组装及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在该活塞缸轴外部的适当位置设有一环槽,并于环槽上开设数个入水孔,用以提升活塞缸轴的使用效益。该缸本体内部开设数个与入、出水口相通的腔孔,而该各腔孔的内部在开口端处及入、出水口间均设有防泄垫圈组,用以防止水液外泄与逆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喷雾机活塞缸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喷雾机活塞缸轴的止逆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喷雾机活塞缸轴的使用示意图(一);图4是现有的喷雾机活塞缸轴的使用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喷雾机活塞缸轴配置于缸本体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喷雾机活塞缸轴的零件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缸本体与活塞缸轴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喷雾机活塞缸轴的使用示意图(一);图9是本技术喷雾机活塞缸轴的使用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5至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该缸本体3设有入、出水口31、32,并于内部开设数个与入、出水口31、32相通的腔孔33,各腔孔33的内部在开口端处及入、出水口31、32之间均设有防泄垫圈组34,用以防止水液外泄与逆流,并于近出水口32处设有止逆阀35,进而各腔孔33可供装设一活塞缸轴4,该活塞缸轴4在外部适当位置凹设有一环槽41供环设数个入水孔42,并于一端设有止逆结构,该止逆结构是在活塞缸轴4的侧端开设一相通至入水孔42的阶级通孔43,并以阶级通孔43的阶级面431直接承置一为封片44或铜珠的止逆件,使止逆件位于阶级通孔43的大通孔432处,本实施例采用封片44作为止逆件,并于封片44侧方设有一为弹簧45的弹性件。且于弹簧45的另一端设有一为C型扣46的限位件,该C型扣46则嵌扣于大通孔432内壁的凹槽,用以限位弹簧45及封片44,并使封片44利用弹簧45的弹性顶抵而将阶级通孔43的小通孔433封闭,另于阶级通孔43的大通孔432处环设数个出水孔47,进而该活塞缸轴4的入水孔42及出水孔47位于防泄垫圈组34的两侧,分别与缸本体3的入、出水口31、32相通,再将活塞缸轴4凸出于缸本体3的一端枢接驱动源(图中未示出),以供带动于缸本体3的腔孔33中作往复位移。如图8所示,欲执行喷洒作业时,该缸本体3的入水口31可供水液流入各腔孔33中,并以驱动源驱动活塞缸轴4于腔孔33中向后退位,该活塞缸轴4可利用环槽41导引水液迅速聚流于入水孔42,再流入阶级通孔43的小通孔433中,此时,该活塞缸轴4前方的腔孔33空间呈一负压状态,而可令水液通过已开启的封片44流入大通孔432中,再经出水孔47流入腔孔33内,接着,请参阅图9,如图9所示,当驱动源驱动活塞缸轴4向前位移加压时,该活塞缸轴4的封片44即受反作用力的顶推而将小通孔433封闭,可防止水液逆流,并同时将腔孔33中的水液向上推送,由于该止逆阀35已呈开启状态,而可供水液通过,再由出水口32处送出以供进行高压喷洒作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止逆结构设计简易,且可节省成本及易于组装。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活塞缸轴装设于缸本体内,包含有数个入、出水口、入水孔及止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逆结构包括在活塞缸轴的侧端设有一相通至入水孔的阶级通孔,并以该阶级通孔的阶级面承置止逆件及弹性件,在所述阶级通孔中设有限位件,在所述活塞缸轴相对应止逆件装设处环设有数个出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活塞缸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轴外部设有一环槽,所述的数个入水孔设于环槽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活塞缸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本体内部设有数个与所述入、出水口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机活塞缸轴,该活塞缸轴装设于缸本体内,包含有数个入、出水口、入水孔及止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逆结构包括:在活塞缸轴的侧端设有一相通至入水孔的阶级通孔,并以该阶级通孔的阶级面承置止逆件及弹性件,在所述阶级通孔中设有限位件,在所述活塞缸轴相对应止逆件装设处环设有数个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进南
申请(专利权)人:永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