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谱后向散射式烟尘粒径及浓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174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光谱后向散射式烟尘粒径及浓度的同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多光谱后向散射式烟尘粒径及浓度测量装置,由宽谱光源发出的可见光,经反射式光纤探头中的照明光纤入射到烟道中,可见光经烟道中烟尘散射后形成的散射光经装有定期吹扫装置的防尘玻璃进入读出光纤,通过分光器件分光,由线阵CCD获得后向散射光的多光谱光强信息,由信号采集及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建模、反演及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探测器部分与光源可集成在一起,无需角度调试,根据散射理论,使测量装置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该探测方法具有求解过程简单、反演速度快以及反演结果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光谱后向散射式烟尘粒径及浓度的同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光与颗粒作用会产生散射现象。将探测器安装在某一散射角处,获得散射光强数据后,基于散射理论实现烟尘粒径及浓度的反演。光散射法保留了浊度法中可实现对排放源的远距离、长期连续测量的优点。但是前向散射法和边散射法的探测器与光源仍为分离放置,因此安装复杂,要求角度精确;而目前常用的浊度法在烟尘浓度极低时,光强变化不 大;浓度极高时,光强衰减过大,从而信噪比大大降低,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效果较差;当烟尘组分发生变化时,测量结果也会出现偏差。光后向散射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探测器与光源可集成在一起,无需角度调试;根据散射理论,后向散射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这对于目前普遍采用多级除尘装置后的低烟尘浓度情况下的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Mie散射理论,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若待测颗粒系为粒径均为D的球形颗粒系,且颗粒之间满足不相关单散射的条件,则Nd个粒径为D的单分散系在波长为\时的后向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满足相应的关系。在实际情况下,待测颗粒系大多不是单分散的颗粒系,而是具有一定粒径分布范围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键孙伟民孙晶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