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8093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液压驱动系统,具有一输送容积可调的泵,所述泵被设置用于对至少一个消耗器进行供给,泵的输送容积调节装置借助于预给定信号朝增高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并且根据一检测所述泵的被过量输送的体积流的液压复位信号朝降低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为了产生所述复位信号设置一循环压力天平,所述循环压力天平设置在一将所述泵的输送管路与一容器连接的流动路径中并且在一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这种静液压驱动系统,其允许在小结构耗费的情况下将泵的功率体积流卸载到容器中,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该任务这样实现:循环压力天平具有一用于将泵的泵输送流在绕过节流装置的情况下卸载到容器中的输送流卸载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液压驱动系统,具有一输送容积可调的泵,所述泵被设置用于对至少一个消耗器进行供给,其中,所述泵的输送容积调节装置借助于预给定信号朝增高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并且根据一个检测所述泵的被过量输送的体积流的液压复位信号朝降低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其中,为了产生所述复位信号设置一循环压力天平,所述循环压力天平设置在一个将所述泵的输送管路与一容器连接的流动路径中并且在一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
技术介绍
在这种驱动系统中将泵的输送容积调整到被控消耗器所要求的体积流量需求上,由此所述消耗器能够以在控制阀上预给定的运动速度在能量损失小的情况下工作。在公知的负荷传感式驱动系统中,泵以开式循环回路工作并且设置相应的控制阀来控制消耗器,在所述负荷传感式驱动系统中,泵的输送容积由被控消耗器的最高载荷压力和调整压差来调节。在控制一个或多个控制阀时,在控制阀上分别调节出确定的开口横截面。所述泵通过被控消耗器的设定的最高载荷压力这样长时间地朝增高输送容积的方向调节,直到泵的输送压力以所述调整压差高于被控消耗器的最高载荷压力为止。由此实现的是,由所述泵提供被控消耗器的通过控制阀的相应开口横截面所要求的体积流需求。但是由于泵输送容积的调整是根据被控消耗器的最高载荷压力进行的,因此导致泵的输送容积调整的时间延迟的响应特性并且由此导致通过控制相应的控制阀引入的运动与消耗器的调节出的运动开始之间的可感觉到的时滞,因为控制所述泵的载荷压力只有在控制阀被加载到打开位置中之后才产生。这被操作人员视为驱动系统的小动力。为了避免所述缺点,在所述类型的驱动系统中由预给定信号将输送量可调的调节泵的输送容积调节装置朝增高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一液压复位信号用于将所述泵的输送量调整到被控消耗器所要求的输送流需求上,所述液压复位信号将所述输送容积调节装置朝降低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为了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设置一循环压力天平,该循环压力天平布置在一将输送管路与容器连接起来的分支管路中。在一个构造为通流位置的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在一个在所述分支管路中布置所述循环压力天平下游的、构造为文氏管的节流装置中产生一速滞压力作为液压复位信号。由DE 10 2008 038 381 Al 和 DE 10 2008 038 382 Al 公开了所述类型的驱动系统。在DE 10 2008 038 381 Al中,泵能够电子-液压地在输入容积方面可控或可调。在DE10 2008 038 382 Al中,泵的输送容积的控制或调整以机械-液压的方式进行。液压复位信号将输送容积调节装置朝降低输送容积的方向加载,该液压复位信号在一个循环压力天平(所述循环压力天平布置在一个将所述泵的输送管路与一容器连接起来的分支管路中)上和一个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下游布置在分支管路中并且构造为文氏管的节流装置上产生。但是,通过将构造为文氏管的节流装置在分支管路中布置在循环压力天平下游可以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构造为通流位置的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产生由泵输送的过量输送流(其超过被控消耗器的需求)并且由此所述泵的功率体积流不能被卸载到所述容器中。为了允许卸载由泵过度输送的体积流,在这种类型的驱动系统中需要附加的溢流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静液压驱动系统,所述静液压系统在结构耗费低的情况下允许将泵的功率体积流卸载到容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S卩,所述循环压力天平除了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之外还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泵的泵输送流卸载到容器中的输送流卸载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于,在已经存在的用于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的循环压力天平(Umlaufdruckwaage)上设置一个另外的、附加的、呈输送流卸载位置形式的控制位置,在该控制位置中,泵输送流可卸载到容器中。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压力天平利用复位信号产生位 置具有用于产生液压复位信号以调整泵的信号路径并且利用输送流卸载位置具有分开的、附加的功率路径,在所述功率路径中,被过量输送的泵输送流可被卸载到容器中。只要为了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所述循环压力天平布置在一将输送管路与一容器连接的分支管路中并且在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在一在所述分支管路中布置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下游的、构造为文氏管的节流装置上产生速滞压力作为液压复位信号,则可以在所述附加的输送流卸载位置中将由泵过度输送的泵输送流在绕过所述用于产生液压复位信号所需的节流装置的情况下卸载到容器中。由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压力天平可以在无附加的阀、例如溢流阀的情况下并且由此在结构耗费小的情况下将由泵输送的超过被控消耗器的需求的过量压力介质流并且从而将泵的功率体积流通过所述循环压力天平卸载到容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压力天平在输入侧连接在一从所述泵的输送管路分支出的输送分支管路上并且在输出侧连接在一信号管路上以及在输出侧连接在一通往所述容器的排流管路上。通过将循环压力天平在输出侧附加地连接在通往容器的排流管路上能够以循环压力天平上的小附加结构耗费在绕过信号管路中为了产生液压复位信号必要时存在的节流装置的情况下实现泵输送管路与容器的连接,以允许将功率体积流并且从而将过度输送的泵体积流卸载到容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复位信号的产生可以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控制棱边上产生,其中,所述信号管路作为引导所述液压复位信号的复位信号管路被回引到所述泵上以进行泵调整。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由此在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借助于相应的控制或调整棱边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从而使得所述信号管路可直接回引到所述泵上以调整泵输送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管路与所述容器连接并且为了产生所述液压复位信号在所述信号管路中设置一节流装置,其中,一分支管路作为引导所述液压复位信号的复位信号管路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连接在所述信号管路上,该复位信号管路被回引到所述泵上以进行泵调整。由此,所述液压复位信号由速滞压力构成,所述速滞压力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在节流装置上聚积,所述节流装置设置在通往容器的信号管路中。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循环压力天平具有一截止位置、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和一输送流卸载位置,在所述截止位置中,所述输送分支管路与所述信号管路和所述排流管路的连接被截止,在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所述输送分支管路与所述信号管路连接,在所述输送流卸载位置中,所述输送分支管路与所述排流管路连接。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附加的输送流卸载位置中,与泵的输送管路连接的输送分支管路与所述排流管路并且也与所述信号管路连接,在该输送流卸载位置中,由泵输送的过度量可作为泵的功率体积流以简单的方式在绕过由信号管路形成的必要时具有节流装置的信号路径的情况下被卸载到容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布置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所述截止位置与所述输送流卸载位置之间。通过将所述复位信号产生位置布置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所述截止位置与所述输送流卸载位置之间实现的是可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进入到输送流卸载位置中之前在复位信号产生位置中产生用于进行泵调整的液压复位信号。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所述循环压力天平的输送流卸载位置中的功率路径打开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德尔格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材料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