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机器人中的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7661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8:12
一种康复训练机器人中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踝关节的运动信号;按照设定的运动控制模式对所述踝关节的运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康复训练机器人执行相应的运动。上述康复训练机器人中的交互方法及系统中,按照设定运动控制模式对采集到的踝关节的运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控制,进而在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辅助进行康复训练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运动控制模式,不同的运动控制模式将使得踝关节的运动信号的处理各不相同,所生成的控制信号也不同,从而使得康复机器人实现了针对患者的踝关节灵活地引导患者进行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康复训练机器人中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机器人中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将机器人应用到康复训练中,以施予适当的助力或阻力来引导患者运动。自世界上第一支采用了表面肌电信号控制的假手问世以来,各种不同的上肢康复装置被陆续研发出来,并慢慢渗入下肢康复领域的研发。应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机器人通过采集到的运动信息进行康复训练的控制。例如,康复训练机器人可以采用下肢矫形腿,该下肢矫形腿主要由护套和气动肌肉组成,通过气动肌肉来驱动踝关节的运动,并通过采集下肢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来作为信号源,该表面肌电信号反映了患者的肌肉活动信息;康复训练机器人也可以是一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采集下肢股中间肌和半膜肌这两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来控制电机实现动力传输,从而带动下肢膝关节的运动。然而,这些应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机器人中,针对踝关节进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相对很少,并且在能够针对踝关节进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中所能反映的踝关节运动参数较为单一,例如,国内外研发出来的各种足踝康复机器人都仅能实现多个自由度的康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奉赵国如梅占勇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