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7652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8:02
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胃液隐血检测胶囊、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胃液隐血检测胶囊主要包括胃液隐血检测模块、图像传感器、微处理器、信号无线发射模块等,胃液隐血检测模块检测胃液隐血情况并呈现颜色变化,图像传感器采集检测结果图像信息,经微处理器处理后由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至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进行无线接收、存储及显示,并通过特定算法自动识别胃液隐血信息,医务工作人员或者患者根据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上的显示模块或报警模块判断胃内是否存在隐血。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受试者进行胃液隐血筛查时无创、无痛、无需清肠,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用于受检者胃液隐血情况的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主要采用肠镜检查、核素扫描、血管造影、胶囊内镜等方法。然而,消化道隐血检测是进行消化道肿瘤普查初筛的最为方便可行的 方法。临床上对于消化道快速和大量出血的患者常通过体征就可以判断是否有出血,对于慢性和少量出血则不容易判断,常需通过检测呕吐物、胃液以及大便潜血来判断,若能对患者的胃液直接做潜血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使检测结果更直接和快捷。我国开展上消化道肿瘤初筛应用最多的方法是隐血珠检测。隐血珠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秦德兴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极易引起粘膜出血的特点专利技术研制的。隐血珠为胶囊状,大小为8mmX6mmX6mm,内含一小棉球,胶囊外系一长80cm的细线。受检者空腹,用清水将隐血珠送至胃内,5分钟后拉出,放在白纸上滴加2至3滴隐血试验溶液,观察隐血珠颜色变化,根据颜色的改变情况将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进行隐血珠检测时需通过胶囊上的细线将胶囊从胃内拉出,滴加试剂,再进行观察确定检测结果。一方面医生的工作量非常大,另一方面受检者服用隐血珠时,留在外部的细线以及拉出胶囊时,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强烈的不舒适感。再者在进行隐血珠检测时,口腔到胃的任何部位的出血均可弓I起假阳性结果,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中国专利CN201469310U中提出了一种上消化道隐血检测球,该隐血检测球为一空心球体,内部设置有海绵球,球体表面均匀设置着检测通孔,球体一端有拉环,用于细线的固定和将检测球从胃中拉出。使用时受检者用温开水送服进入胃中,停留一会儿,通过细线将检测球拉出,观察海绵球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消化道内是否有隐血。相对于隐血株而言,该隐血检测球使用略为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细线的拉扯同样使受检者非常不舒服。从口腔到胃的其他部位的出血同样会对检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它可以无创检测胃液隐血情况,同时无线向外发送检测结果图像信息进行实时显示、自动识别,避免细线的拉扯,同时准确无误的检测胃液中是否存在隐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胃液隐血检测胶囊、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所述胃液隐血检测胶囊包括可溶性膜、外壳、通孔、胃液隐血检测模块、透明隔离层、照明系统、图像传感器、微处理器、微型电池、信号无线发射模块,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包括信号无线发射器、发射天线。外壳前端由一层可溶性膜包被,用于封闭通孔。可溶性膜封闭胃液流入通孔,防止胃液隐血检测胶囊在经过口腔及食道时,口腔及食道的液体先行流入,影响检测结果。照明系统为一组LED元件,用于照明胃液隐血检测模块。所述微型电池用于对图像传感器、微处理模块、信号无线发射模块进行供电。所述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存储单元、数据接口、装置外壳。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天线、无线接收器。报警模块包括一个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无线接收器通过接收天线无线接收检测结果并发送至微处理模块,微处理模块对检测结果进行智能识别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检测结果图像信息,识别结果通过报警模块显示。若识别到胃液中存在隐血,则报警模块发出声光报警。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检测结果图像信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所述胃液隐血检测胶囊经口服进入胃内,酸性胃液与可溶性膜接触并溶解可溶性膜,使通孔暴露在胃液中,胃液经通孔进入胃液隐血检测胶囊内与隐血检测模块接触,隐血检测模块检测胃液隐血信息并呈现颜色变化,图像传感器采集检测结果图像信息并由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至体外,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接收、实时显示并存储检测结果图像信息,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智能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无创检测胃液隐血信息并无线向外发送检测结果进行实 时显示、自动识别,在检测期间不影响日常活动,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实现了在受检者无痛苦、无创伤、无需清肠及禁食等人体胃肠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检测胃液中是否存在隐血,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自动识别检测结果并实时显示。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组成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胃液隐血检测胶囊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胃液隐血检测模块第一种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胃液隐血检测模块第二种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隐血检测试纸结构的剖面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I至图6中 I一胃液隐血检测胶囊,2—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 3—外壳,4一可溶性膜,5—通孔,6 —胃液隐血检测模块,7—透明隔离层, 8—照明系统,9 一图像传感器,10—微处理器,11 一微型电池, 12—信号无线发射器,13—发射天线, 14 一海绵,15—隐血检测试剂,16—可溶性囊, 17—吸附端,18 一隐血检测试纸, 19一反应线,20—质量控制线, 21—电源模块,22—接收天线,23—无线接收器, 24一微处理模块,25一显不模块, 26—报警模块,27—数据存储单元,28—数据接口,29—装置外壳。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新型胃液隐血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胃液隐血检测胶囊I、体外便携式接收显示装置2。胃液隐血检测胶囊I主要包括外壳3,可溶性膜4,通孔5,胃液隐血检测模块6,透明隔离层7,照明系统8,图像传感器9,微处理器10,微型电池11,信号无线发射器12,发射天线13。信号无线发射器12和发射天线13共同构成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图像传感器9为CMOS图像传感器或CXD图像传感器。外壳3为非透明且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不溶于胃液的医用材料。例如像聚碳酸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外壳3由一层可溶性膜4包被。可溶性膜4可以是医用口服胶囊,也可以是一层速溶于胃液的食物构成的薄膜。可溶性膜4对人体无毒无害,其作用是为了封闭通孔5。避免胃液隐血检测胶囊I在经过口腔及食道时,口腔及食道中的液体经通孔5先行进入胃液隐血检测胶囊1,从而影响检测结果。通孔5设计为椭圆形开孔,主要是为了便于胃液顺利流入,其长轴在5 10mm之间,短轴在2 3mm之间。胃液隐血检测模块6包括海绵14、可溶性囊16、隐血检测试剂15。胃液经通孔5进入胃液隐血检测胶囊I内浸湿海绵14,海绵14本身的结构有较好的引流性能,通过其内部的细孔将胃液导入与可溶性囊16接触,继而溶解可溶性囊16,释放出隐血检测试剂15。隐血检测试剂15与海绵14上的胃液接触反应后出现颜色变化。胃液隐血检测模块6也可以包括吸附端17、隐血检测试纸18。吸附端17为德制胶棉或普通海绵,具有很好的引流及吸附性,能够快速吸附胃液,使其更好的与隐血检测试纸18接触反应。隐血检测试纸18采用胶体金免疫法制作,特异性针对人血红蛋白,且检测灵敏度高。此外,人体正常胃液pH值为0. 9^1. 8,pH值直接影响隐血检测试纸18的稳定性,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莉刘洪英皮喜田高小强刁子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