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1651 阅读:8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包括富液槽、贫液槽、吸收塔、解吸塔和若干开关装置,富液槽通过管路与吸收塔连接,贫液槽通过管路与吸收塔连接,若干开关装置设置在管路上。在此实训装置中设置一座吸收塔、一座解吸塔和若干开关装置,采用水-二氧化碳作为吸收-解吸实训体系,通过开关装置完成气体吸收解吸的完整工业流程。该装置可以完成吸收解吸的验证实验,克服了现有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功能单一的缺点,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同时装置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工厂的真实状况,着重培养学生对设备开停机、故障处理及应急处理的能力,使学校与工厂实现无缝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的吸收与解吸装置为化工的常见装置,在气体净化中常使用溶剂来吸收有害气体,保证合格的原料气供给,在合成氨、石油化工中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在合成氨脱硫、脱碳工段均采用溶剂吸收法脱除有害气体。而解吸装置常作为吸收装置回收吸收液的伴随系统使用,是提高吸收效率,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必要设备。所以,对吸收解吸过程的研究是石油、化工、能源和自控等多个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而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则是进行各项理论教学、科研探索和放大试验的主要载体。但是在目前的吸收解吸实验领域,一般情况下,人们所采用的装置只可以进行吸收或解吸的实验,功能单一,而且因实验效果需要,实验物料往往采用氨气等易污染环境的气体。因此,就导致该传统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具有如下的缺陷用户如果需要进行完整的吸收解吸实验,需要在不同的装置上进行,这些不同装置的频繁更换,给实验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大批实验装置的购买增加了用户的经济支出。传统装置实验内容注重原理性验证,忽视学生动手操作及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目前实训领域的教学需求。实验体系易污染环境,同时需要增购通风设备;在改用二氧化碳等较清洁气体时,吸收解吸效果又不够明显,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由于现有吸收解吸实验装置的设计定位均是面向本科教育,强调对实验的原理性验证,故不能满足职业类教育及企业岗前培训对实际装置操作能力的需求,教学无法紧密结合实际,同时加重了学校与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如果需要进行完整的吸收解吸实验,需要在不同的装置上进行,这些不同装置的频繁更换,给实验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大批实验装置的购买增加了用户的经济支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包括富液槽、贫液槽、吸收塔、解吸塔和若干开关装置,所述富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贫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若干开关装置设置在管路上。较佳地,所述开关装置为阀门。较佳地,所述富液槽上连接一富液进水阀和富液泵,所述富液槽通过富液进水阀和富液泵连接至吸收塔。较佳地,所述贫液槽上连接一贫液进水阀和贫液泵,所述贫液槽通过贫液进水阀和贫液泵连接至解吸塔。较佳地,还包括稳压罐,所述稳压罐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收塔连接。较佳地,还包括风 机一和风机二,所述风机一通过所述稳压罐连接至吸收塔,所述风机二通过所述稳压罐连接至解吸塔。较佳地,还包括二氧化碳钢瓶,所述二氧化碳钢瓶的出口与所述稳压罐的出口管路交叉并连接至所述吸收塔。较佳地,还包括液封槽,所述液封槽通过管路与所述解吸塔连接。较佳地,所述吸收塔包括若干排液阀,此若干排液阀并联。较佳地,所述解吸塔包括若干气体调节阀,若干气体调节阀串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在此实训装置中设置一座吸收塔、一座解吸塔和若干开关装置,采用水-二氧化碳作为吸收-解吸实训体系,通过开关装置完成气体吸收解吸的完整工业流程。该装置可以完成吸收解吸的验证实验,克服了现有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功能单一的缺点,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同时装置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工厂的真实状况,着重培养学生对设备开停机、故障处理及应急处理的能力,使学校与工厂实现无缝连接,并且还具有以下几种优点第一,能进行二氧化碳-水体系吸收、解吸实训,吸收、解吸装置操作考核;第二,能进行吸收塔和解吸塔的效率测定;第三,可对吸收压力进行调节,并可以通过一组阀门的选装性开闭,自动控制吸收塔的液位高度;第四,可对解吸真空度进行调节,并可通过液封槽使解吸塔液位自动维持稳定;第五,系统可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实时显示过程数据,有工控柜,可接入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第六,装置为工程化布局、带操作平台、斜梯,反映工业吸收-解吸布局特点;第七,能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及化学分析实训;第八,设计了故障功能,模拟工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故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的一楼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的二楼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此装置是设置一装置架上的,此装置架有两层,此两层均用来承载此此实训装置上的设备。请参考图I、图2和图3,一种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包括富液槽100、贫液槽200、吸收塔300、解吸塔400和若干开关装置,富液槽100通过管路与吸收塔300连接,贫液槽200通过管路与吸收塔300连接,若干开关装置设置在管路上。此实训装置还包括稳压罐500,稳压罐500通过管路与吸收塔300连接;还包括液封槽600,液封槽600通过管路与解吸塔400连接;还包括风机一 700和风机二 800,风机一 700通过稳压罐500连接至吸收塔300,风机二 800通过稳压罐500连接至解吸塔400 ;还包括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钢瓶的出口与稳压罐500的出口管路交叉并连接至吸收塔300。富液槽100上连接一富液进水阀30和富液泵900,富液槽100通过富液进水阀30和富液泵900连接至吸收塔300 ;贫液槽200上连接一贫液进水阀16和贫液泵1000,贫液槽200通过贫液进水阀16和贫液泵1000连接至解吸塔400。富液槽100、贫液槽200、吸收塔300和解吸塔400上均设置有放空阀和排污阀,并且,吸收塔300包括若干排液阀,此若干排液阀并联;解吸塔400包括若干气体调节阀,若干气体调节阀串联。在本技术中,此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是设置一装置架上的,此装置架有两层,此两层均用来承载此此实训装置上的设备。富液槽100和贫液槽200位于此装置架的一楼,吸收塔300和解吸塔400位于一楼和二楼之间,稳压罐500、风机一 700和风机二 800位于二楼。当然,装置架只是用于安置各设备所用,至于此些设备具体如何安置,还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技术中,采用水-二氧化碳作为吸收-解吸实训体系,通过开关装置完成气体吸收解吸的完整工业流程。二氧化碳钢瓶内二氧化碳经减压后和风机出口空气混合后进入吸收塔300下部,混合气体在吸收塔300内和吸收液体逆向接触,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水吸收由吸收塔300顶排出。出吸收塔300富液排入吸收液缓冲罐后,经富液泵900进入二氧化碳解吸塔400上部,和解吸塔400从风机出来空气在塔内逆向接触,溶液中二氧化碳被解吸出来,随大量空气由塔顶排出,溶液由下部进入解吸液缓冲罐,解吸液经富液泵900打入吸收塔300上部循环使用,继续进行二氧化碳气体吸收操作。由于此实训装置中的各个设备都是通过管路连接的,而且管路上包括许多开关装置,此处不便描述,以下结合附图和在该装置上所进行的几种不同实训流程进行清晰和详细的介绍。一、装置联调装置联调也称空气试运行,是用空气等介质,无固体物料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模拟生产状态的试车。目的是为了检验生产装置连续通过物料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小伟谢立元刘慧丁志恒张增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