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状固体物料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775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7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对象为粉粒状的固体或晶体类的物质进行换热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主体截面为矩形的壳体,其内部相互间隔设置有其内部为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的换热板片和由各换热板片之间形成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流道构成的结构。换热主体间、换热主体与出料装置中的出料仓或与进料仓间均采用法兰固定联接。换热主体的矩形壳体的其中一个面与相邻的一个面间以铰链结合,这个面与另一个相邻面间用螺栓螺母付结合,使这个面形成活动门。活动门靠近换热板片的一侧设有用锣钉固定的条形压板和柔性垫,在具体的应用中靠柔性垫将与其相接触的换热板片顶紧约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是换热对象为粉粒状的固体或晶体类的物质进行换热的装置。本技术包括设换热器主体、进补装置、振动卸料装置、测温装置和料位控制装置,其中换热器主体由设置于截面为矩形的壳体内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其内部为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的换热板片和由各换热板片间形成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流道构成。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生产活动中,诸如化肥、水泥、矿粉、药品、食品等固体粉末或均匀颗粒状晶体工业原料及其制成品每天都需要大量地发生不同程度的热交换过程,有些产品需要冷却,以实现产品入库前的装袋、或改善产品质量、防止结块和凝结等要求;有些产品则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加速,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大量使用流化床来冷却或加热固体粉末或均匀颗粒状晶体工业原料及其制成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流化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工作场地和大功率的风机,产生的噪声和能耗都非常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较低,使用成本并不经济,并且随风会排出一些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已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指标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尽管流化床的应用仍然十分普遍,但是已无法满足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以及市场的客观要求。板式热交换器是一种先进的换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以满足各工业领域工艺流程的需要。但是其所处理的对象仅为通常意义上的流体介质,众所周知,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是由大量的、不间断地作热运动而且无固定平衡位置的分子构成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和具有流动性,所以人们便利用气体和液体的这一特性实现换热。但是,固体物质一般都不具备流动性,传统意义上的板式热交换器并不能解决气体或流体与固体之间的连续换热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中国技术专利98246396. O公开了一种粉粒体固体流间壁式换热器,它由换热主体、进料装置、卸料装置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的换热主体由壳体和壳体内设置的、相互间有间隙的若干束波面传热板组成,加热或冷却介质在波面换热板内流动,而粉粒状物料靠自身重力自上而下呈固体流从各块波面传热板间通过换热,显然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板式换热器。根据该专利公开的内容可知,它可以较好地实现对粉粒状固体物料的换热作业。但由于固体物料流在运动时会对板片产生较大的摩擦,加上作业中无法避免地会有一些粒度较大,并具有尖锐边角的粒子与板片相互作用,因此该专利所述的换热器作业中容易发生因局部摩擦作用而致各别板片早期失效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固体物料传热不均,在作业中难免会有局部过热的现象,极易造成局部物料因过热而粘结,致使物料无法按设计要求流动,并因此造成物料在换热器内整体热结,使换热器整体无法运行,这就需要打开该专利的换热主体,以清障恢复设备运行,而该专利的装置进行清障作业是不现实且非常困难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生产旺季时增大产量,而在生产淡季时需要降低产量,但98246396. O专利的结构中,因其换热面积固定不变,无法适用于不同作业季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清碍作业,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换热板片的更换,而且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还可使其能根据不同生产季节的生产需要加以调整,以适应不同生产季节的要求。本技术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板式换热器是对现有的,特别是如中国技术专利98246396. O结构进行改造而成,其具体的结构是在由换热主体、进料装置、振动卸料装置、测温装置和料位控制装置等 构成的换热器中,将换热主体制成截面为矩形的壳体、其内部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片内部为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的换热板片和由各换热板片间形成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流道构成的结构。换热主体与设置于其上面的进料仓间以法兰联接,换热主体与设于换热主体下部的卸料装置中的出料仓集料箱间用通过用法兰固定联接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联接件联接,在具体的结构中也可采用将换热主体和其下部的卸料装置分别固定于基础上。进料装置与换热主体间用法兰联接。换热主体的矩形壳体的其中一个面与相邻的一个面间以铰链结合,这个面与另一个相邻面间用螺栓螺母付结合,使这个面形成活动门。活动门靠近换热板片的一侧设有用螺钉固定的条形压板和柔性垫,在具体的应用中靠柔性垫将与其相接触的换热板片顶紧约束。本技术的装置中各换热板片放置于定位板上开设的V形槽内;各换热板片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或者将换热介质通过软管输入或输出换热板片内。本技术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板式换热器中,换热主体与出料仓集料箱间用勾链机构固定,所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联接件为硅胶材料构成的波纹管。本技术的粉粒状固体物料板式换热器中换热器中至少有两个换热主体构成,各换热主体间以法兰联接,且各换热主体间的换热介质可串联连接也可并联连接。本技术有如下优点I)将换热板片设置于定位板上的V型槽内,同时将现有技术中为整体换热主体的矩形壳体改造成其中一个面与相邻的一个面间以铰链结合、与另一个相邻面间用螺栓螺母付结合的活动门,这一结构即可以便于进行清碍处理作业,又可以在需要时可将相应的板片抽出卸下,进行更换。2)换热主体之间的联接,以及换热主体与进料装置或与出料仓间的联接均采用了法兰联接,这种结构使换热主体可以成为单独的标准化的模块单元,即方便了进料装置与换热主体间拆卸作业,同时也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换热面积需要,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换热主体模块的组合,如用双模块和多模块等不同结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工况需要。3)将换热介质通过软管输入或输出换热板片,这一措施可以方便板片的更换;4)将卸料装置中的出料仓集料箱与换热主体间通过用法兰固定联接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联接件联接,这一方面便于换热主体与出料仓集料箱间分离拆卸,另一方面也可绝缘出料仓集料箱在振动出料时对换热主体的影响。5)将换热主体与出料仓集料箱间用勾链机构固定,并用硅胶材料构成的波纹管为的联接件,这一机构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勾链固定机构,并调节到适当位置,可以产生有效的振动,促使固体流动,同时在产生向下振动到达一定位置时,依靠勾链固定结构承受向下的作用力,使柔性连接机构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从而使其避免了承受重复交变载荷,导致疲劳破损等现象,并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6)本技术采用了独特的换热板片设置和新的结构方式,即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换热板片内沿垂直于内部流体流动的方向等间距交错缝焊一段直线,这些缝焊直线段的作用是使内部流体迂回逆向运动,提高流动速度,增加与外界换热介质的接触时间,以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整体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图I的横截面剖切示意图。附图3为换热板片的示意图。附图4为换热板片的剖视图。附图5为换热板片与定位板安装的放大示意图。附图6为带有柔性装置的限位块结构图。附图7为勾链固定机构的放大图,其中左图为主视图,右图为左图的左视位置剖视不意图。图8为工作状态下活动门与其内换热板片间的示意图。图中1为振动电机,2为振动出料仓,3为物料出口,4为阻流板,5为出料仓集料箱,6为硅胶波纹管,7为勾链机构,8为物料温度控制器,9为换热器主体,10为进料仓,11为物料入口,12为料位控制器,1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林张培洲马兆云邵珲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节能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九江九洲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