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94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进水主管、出水支管、喷头;传动机构为涡轮涡杆状结构,进水主管为顶端封闭、管壁上以螺旋排列方式设置有30至600个出水孔的管状结构,出水支管为管状结构,喷头为喷嘴状结构;传动机构与进水主管焊接,进水主管与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与喷头均螺纹紧固连接;进水主管管壁的出水孔上以自下而上连接渐长的出水支管、或渐短的出水支管、或间断等长与间断等短的出水支管、或间断渐长与间断渐短的出水支管。用于广场、庭院、大厅中水池的喷泉。喷泉造型以螺旋方式旋转而美观大方、结构简单而成本低、通用性强利推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涉及水池喷泉
,特别涉及水池中花样喷泉
;尤其涉及在水池中实现花样喷泉的装置
;具体涉及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就广场、庭院、大厅中水池的喷泉而言,都需要或高或低的、或大或小、或整体或局部、或连续或间断的不同造型,并由此而以示美观、使人心旷神怡。实现喷泉不同造型的方式一是不同造型的水管、二是数控。不同造型的水管方式制作琐碎而传统,只能因地制宜而不通用、实现的喷泉造型固定而死板;数控方式的制作复杂而成本高、控制程序频繁而严密;两种方式都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喷泉造型的活跃气氛。本技术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进水主管、出水支管、喷头各装置及部件,并对各装置及部件进行有机地连接与结合而构成本技术。通过本技术达到如下目的 1、使喷泉装置的结构简单巧妙而易于制作。2、使喷泉装置的制作成本低。3、利用本技术可以喷出正旋或反旋而旋转的螺旋型且极具活跃气氛的喷泉造型,给人以美观大方而心旷神怡的感觉。4、为喷泉装置提供一种定型的新产品,并以通用性强的优势而便于推广应用。本技术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进水主管、出水支管、喷头;所述传动机构为涡轮涡杆状结构,所述进水主管为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的管壁上以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支管为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的管状结构,所述喷头为设置有喷水孔的喷嘴状结构;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中传动机构的涡杆与进水主管的下端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的进水主管与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与喷头均以螺纹紧固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与出水支管或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的管壁上以连续不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或以间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主管管壁上设置的出水孔、出水支管、喷头均各为30至600个。所述进水主管管壁上出水孔连接的出水支管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长的出水支管、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短的出水支管、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等长与间断等短的出水支管、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渐长与间断渐短的出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为正方向旋转的进水主管、或为反方向旋转的进水主管。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进水主管的管壁上以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及出水孔与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与喷头相连接,从结构上构成了螺旋的造型,从而获得了可以喷出螺旋造型喷泉的有益效果。2、由于本技术中传动机构连接的进水主管既可以正方向旋转、又可以反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喷泉不断喷发,从而获得了使螺旋造成喷泉气氛活跃、美观大方、让人心旷神怡的有益效果。3、由于本技术可在各种场地中安装使用,从而获得了通用性强的有益效果。4、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为喷泉装置提供新产品、为已有公知技术的产品更新换代创造技术与物质条件的有益效果。5、由于本技术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操作方便、效果稳定可靠,从而获得了易于制作而成本低、便于使用而利推广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正方向旋转而使用状态下的瞬间喷泉造型效果展示示意图;即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正方向旋转而使用状态下的瞬间喷泉造型效果展示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反方向旋转而使用状态下的瞬间喷泉造型效果展示示意图;即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反方向旋转而使用状态下的瞬间喷泉造型效果展示示意图。图中的标号1、进水主管,2、出水支管,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一种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进水主管1、出水支管2、喷头3;所述传动机构为涡轮涡杆状结构,所述进水主管1为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的管壁上以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支管2为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的管状结构,所述喷头3为设置有喷水孔的喷嘴状结构;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中传动机构的涡杆与进水主管1的下端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的进水主管1与出水支管2、出水支管2与喷头3均以螺纹紧固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1与出水支管2或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1的管壁上以连续不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或以间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主管1管壁上设置的出水孔、出水支管2、喷头3均各为30至600个。所述进水主管1管壁上出水孔连接的出水支管2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长的出水支管2、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短的出水支管2、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等长与间断等短的出水支管2、或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渐长与间断渐短的出水支管2。所述进水主管1为正方向旋转的进水主管1、或为反方向旋转的进水主管1。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进水主管1与出水支管2分别以螺纹紧固的方式及焊接的方式相连接进行了制作;对进水主管1的管壁上分别以连续不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出水孔及以间断的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出水孔进行了制作;对进水主管1的管壁上设置的出水孔、对出水支管2、对喷头3均分别以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390、410、440、470、500、530、570、600个进行了制作;对进水主管1管壁上出水孔连接的出水支管2分别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长的出水支管2、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渐短的出水支管2、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等长与间断等短的出水支管2、为以所述管壁自下而上间断渐长与间断渐短的出水支管2进行了制作;对进水主管1既可以正向旋转又可以反向旋转进行了制作;均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技术制作完毕后进行了试用性考核,经试用考核,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进水主管(1)、出水支管(2)、喷头(3);所述传动机构为涡轮涡杆状结构,所述进水主管(1)为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的管壁上以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支管(2)为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的管状结构,所述喷头(3)为设置有喷水孔的喷嘴状结构;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中传动机构的涡杆与进水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进水主管(1)、出水支管(2)、喷头(3);所述传动机构为涡轮涡杆状结构,所述进水主管(1)为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的管壁上以螺旋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支管(2)为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的管状结构,所述喷头(3)为设置有喷水孔的喷嘴状结构;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中传动机构的涡杆与进水主管(1)的下端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旋转动式喷泉装置的进水主管(1)与出水支管(2)、出水支管(2)与喷头(3)均以螺纹紧固的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来桑鹏芳戴德雷王颖红米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通兴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