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1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液泵,使内装物的喷射压力及喷射范围和喷射粒子大小的调节变得更为容易,开关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旋转器的外侧开关部和内侧开关部之间设计弹性部,外侧开关部的中心位置以具有内装物流入槽的内装物导管为一体,以使得旋转器结构本身自带了开关功能。且喷嘴的喷嘴孔周围构成内装物导管的前端部出入槽,组成圆形外侧壁和圆形内侧壁,可进行二次切断,使内装物开关功能更为优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液体容器喷液泵的领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液泵,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液体容器上的喷液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液泵主体结构为喷液泵主体汽缸部的活塞上安装活塞压缩手柄, 活塞前端内部装有旋转器,在活塞上端部安装了具有关闭功能的盖状喷嘴结构。在 上述结构中,汽缸内部的旋转器后端部起到汽缸内部内装物流出口开关功能,而旋 转器前端部具有喷嘴喷射开关功能。此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 )现有的旋转器本身不具备开关功能,开关仅仅 是根据盖状喷嘴的螺丝结合部来进行。在喷嘴与活塞前端部以螺丝结合的状态下, 根据前后方向移动的距离,决定液体内装物的喷射量、喷射压力、喷射范围以及喷 射粒子的大小。根据喷嘴的喷嘴孔内侧和旋转器前端面的间隔来决定内装物喷射 量、喷射范围以及内装物喷射粒子的大小。但是从活塞的内装物流出通道流出的内 装物就直接通过喷嘴孔喷射,所以不会出现强有力的涡流现象,反而存在喷射范围、 喷射压力以及内装物喷射粒子不细微的问题。(2 )现有的旋转器本身没有闭锁功 能,会导致漏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液泵,不但改善了安装于闸柄喷液器喷嘴 部汽缸的活塞前端的内装物旋转器,而且还改进了活塞前端由螺丝组装的具有关闭 功能的盖状喷嘴结构,从而提高了内装物喷射能力。也即,使内装物的喷射压力及 喷射范围和喷射粒子大小的调节变得更为容易,开关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液泵,安装于内装物容 器,该喷液泵包括闸柄喷液乘主体、安装于该主体上可前后移动的闸柄,在主体后 端设有一汽缸,在汽缸的前端插入一内部中空的固定件,该固定件的前端部是喷嘴 组装螺栓结构,后端部是活塞结构,在该活塞结构内设置一内装物流出通道,在该 内装物流出通道的前端设置一内装物开关孔,该喷嘴组装螺栓结构的外壁套有一喷 嘴,该喷嘴的内壁具有与螺栓结构相结合的喷嘴组装螺母结构,该喷嘴的前端中央 设有一喷嘴孔,导液管通过导管固定块固定,并经一可活动的密封球连接该汽缸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该喷液泵还包括旋转器,连接在该内装物流出通道的前端,由喷嘴开关部、弹性伸缩部、流 出通道开关部一体化组成;以及二重开关部,由该旋转器与该喷嘴的喷嘴孔周围组成。上述的喷液泵,其中,该喷嘴开关部包括安装部,在该安装部上设置一短塞, 该安装部固定在该内装物流出通道中,在该安装部的中央安装一内装物导管,在该 导管外侧设有内装物流通孔。上述的喷液泵,其中,该内装物导管前端壁外侧设有内装物引入通道,且在 内装物导管的头端留有与该内装物引入通道连通的内装物集聚要口 。上述的喷液泵,其中,该内装物引入通道具有以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壁面。上述的喷液泵,其中,在该二重开关部的圆形外侧壁和圆形内侧壁之间设有 导管出入槽,内装物导管插入该导管出入槽中。上述的喷液泵,其中,该闸柄喷液器主体的底端还设置一接插件,该该闸柄 喷液器主体通过该接插件组装在内装物容器上。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旋转器的外侧开 关部和内侧开关部之间设计弹性部,外侧开关部的中心位置以具有内装物流入槽的 内装物导管为一体,以使得旋转器结构本身自带了开关功能。另外,本技术喷 嘴的喷嘴孔周围构成内装物导管的前端部出入槽,组成圓形外側壁和圓形内側壁, 使内装物开关功能更为优秀,并且内装物喷射结构对内装物喷射量、喷射压力以及 喷射范围更加容易调节。组成旋转器的喷嘴开关部、流出通道开关部以及弹性伸缩 部这三个构件是一体化制作的,此种结构可以节省制造成本以及配件数量,并且增 加内装物的流出压力以使喷射粒子变得细微,加大了喷射范围。该结构还可将内装 物的流出二次切断,从而达到解决内装物流出问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装物喷射结构的分解侧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喷射结构"开"时的装配放大剖面图。 图3是本技术的喷射结构"关"时的装配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的开关附材的正面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的喷液泵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结合图5描述本技术的喷液泵的结构。喷液泵安装于内装物容器1上, 在喷液泵主体10上安装一个可前后移动的闸柄40,当握紧闸柄40时,密封球" 和导管固定块41通孔关闭,内装物无法流出;当松开闸柄40时,密封球42和导 管固定块41通孔打开,内装物储蓄在位于主体IO后端的汽缸11处,流过内装物 流出通道23,并从喷嘴的喷孔中喷射出。在汽缸11的前端插入一内部中空的固定 件。固定件的前端部是喷嘴组装螺栓结构21,后端部是活塞结构22,在活塞结构 22内设置内装物流出通道23。在内装物流出通道23的前端设置内装物开关孔24。在喷嘴组装螺栓结构21的外壁套有喷嘴30,喷嘴30的内壁具有与螺栓结构 21相结合的喷嘴组装螺母结构31。喷嘴30内侧的喷嘴组装螺母结构31与喷嘴组 装螺栓结构21相结合以完成喷嘴30的组装。喷嘴30的前端中央设有喷嘴孔32。导液管40插入内装物容器1中,通过导管固定块41固定,经可活动的密封 球42连接汽缸11后端。同时闸柄喷液器主体IO通过底部的接插件43连接在内装 物容器1上。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4,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如下喷液泵还包括旋转器 100,连接在内装物流出通道23的前端。旋转器100由喷嘴开关部110、弹性伸缩 部130和流出通道开关部120 —体化组成,弹性伸缩部130连接喷嘴开关部110 和流出通道开关部120。旋转器100与喷嘴30的喷嘴孔32周围共同构成一个二重 开关部200。喷嘴开关部110包括一个安装部111,在安装部111上设置一短塞112,安装 部111固定在内装物流出通道23中。在安装部111的中央安装一内装物导管113, 在导管113外侧设有内装物流通孔114。内装物导管113前端壁外侧设有内装物引入通道115,在导管113的头端留有与内装物引入通道115连通的内装物集聚要口 116。内装物引入通道115具有向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壁面115,。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在该二重开关部200的圓形外侧壁210和圆形内侧壁 220之间设有导管出入槽230,内装物导管113的前端部可插入导管出入槽230中。图2是喷嘴30的喷嘴孔32处于开启状态时喷射内装物的剖面图。请同时参 见图2和图5,驱动闸柄40使活塞蕊20启动,密封球42离开密封位置,内装物 容器1中的内装物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导液管40进入汽缸11和内装物流出通道 23。流入到内装物流出通道23的内装物的压力施加到正堵住内装物开关孔24的流 出通道开关部120,使弹性伸缩部130收缩以开启内装物开关孔24。这时内装物通 过内装物开关孔24流入到内装物流通孔114,使流出压力增高,流出压力增高的 内装物再次流入到内装物导管113主壁的内装物引入通道.115内,使流出压力二次 增高。流入到内装物引入通道115的内装物沿着内装物引入通道115中的倾斜壁面 115,产生旋风并流经内装物集聚要口 116后通过喷嘴孔32喷射出。喷嘴30正旋转或逆旋转可使喷嘴孔32和内装物导管113的前端部间隔变狭 小或变宽,间隔越小内装物的流出压越大,从而生成强有力的喷射压力,内装物的 粒子变细微,喷射范围也同时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液泵,安装于内装物容器(1),该喷液泵包括闸柄喷液泵主体(10)、安装于该主体(10)上可前后移动的闸柄(40),在主体(10)后端设有一汽缸(11),在汽缸(11)的前端插入一内部中空的固定件,该固定件的前端部是喷嘴组装螺栓结构(21),后端部是活塞结构(22),在该活塞结构(22)内设置一内装物流出通道(23),在该内装物流出通道(23)的前端设置一内装物开关孔(24),该喷嘴组装螺栓结构(21)的外壁套有一喷嘴(30),该喷嘴(30)的内壁具有与螺栓结构(21)相结合的喷嘴组装螺母结构(31),该喷嘴(30)的前端中央设有一喷嘴孔(32),导液管(40)通过导管固定块(41)固定,并经一可活动的密封球(42)连接该汽缸(1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该喷液泵还包括:    旋转器(100),连接在该内装物流出通道(23)的前端,由喷嘴开关部(110)、弹性伸缩部(130)、流出通道开关部(120)一体化组成;以及    二重开关部(200),由该旋转器(100)与该喷嘴(30)的喷嘴孔(32)周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希安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