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251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将室内培育的40-50日龄,全长2.5-4.0cm的大黄鱼鱼苗,利用其趋光性和集群性特点,用手电对准育苗池排水端和用黑布遮盖育苗其他部分,使大黄鱼鱼苗集中在有光照的排水端的较小角落中,采用虹吸管将集群的苗种虹吸至带增氧的活水船装苗舱的水体中或直接转移至海上渔排;同时在虹吸的过程中育苗池进水端采用流水方式,保持育苗池水位不变,将育苗池内绝大部分鱼苗虹吸出苗,直至鱼苗较难集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苗的转移,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大黄鱼X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每年繁育的大黄鱼鱼苗可超过10亿尾,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大黄鱼鱼苗培育的过程中,从室内培育池转移至渔排暂养(俗称“出苗”)是大黄鱼鱼苗繁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大黄鱼鱼苗接受天然海水自然选择的一个过程。科学和高效的转移方法是大黄鱼鱼苗繁育的重要技术之一。因而,在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其成活率非常重要。目前,大黄鱼鱼苗转移的通常做法是将育苗池中的海水排至约30-50cm水深,利 用黑布将鱼苗趋光至育苗池一角,然后利用水桶将集群的大黄鱼鱼苗逐步捞出,人工或经配备增氧设备的拖拉机搬运到活水船中,由活水船运至海上渔排附近,再将其搬至网箱中暂养。此种方法易受潮水限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转移一口育苗池的鱼苗需要近十个人一同操作,且耗时长达约I个小时。此外,大黄鱼属于抗应激能力很弱的鱼类,如此操作需经过捞苗、装苗、挑苗、上船倒苗、下船等多个环节,大黄鱼鱼苗受到刺激,体表分泌出大量黏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富韩坤煌黄伟卿张艺刘招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