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63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制作采捕网,制作时,首先选取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渔网,第一渔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细分成三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圆形网框的设置,为野生大黄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适应水压的变化,减少了起网过程中鱼鳞的脱落,运输和室内驯化暂养的过程中,为野生大黄鱼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且生物饵料和人工饲料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为野生大黄鱼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免疫力,将暂养后的野生大黄鱼混入人工繁育的大黄鱼群体的海上养殖网箱中养殖,也能加快野生大黄鱼的驯化过程,增强投喂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野生大黄鱼的保活率。保活率。保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大黄鱼保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黄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洋鱼类,大黄鱼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单一产量最高、养殖规模最大的鱼类,是我国八种最具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年产值超百亿元,因为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群体形成不了渔汛,数量骤减,种质资源衰退,采集和保活野生大黄鱼是大黄鱼原种选育的重要前期工作,确保大黄鱼采捕的保活率,才能有效的开展大黄鱼原种选育工作;由于野生大黄鱼主要活动于水深10米以下的水层,骤然捕捞至水面会因为压力变化导致鱼鳔胀大死亡,同时大黄鱼鱼鳞易脱落,容易在保活过程中损耗,野生大黄鱼属于广谱性肉食鱼类,并且怕强光,不容易在水泥池中驯化喂养,目前野生大黄鱼的采捕保活率较低,目前市面上大多采用能够调节压力的保活箱保活运输大黄鱼,但是在起捕的时候大黄鱼已经经历了胀鳔的过程,损耗较大,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制作采捕网,制作时,首先选取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渔网,第一渔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细分成三段,第一渔网长30m,宽10

15m,第一渔网的一端固定在岸边处,另一端连接环形通道,第一段渔网宽度从岸边的一端到连接第二段渔网的一端逐渐加大,第二段渔网底端通过三角形渔网与第三段渔网底端相连,第三段渔网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渔网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浮子,第一渔网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坠子;S2:S1中所述的环形通道由多个钢圈和多个第二渔网拼接构成,环形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圆形网框,且环形通道从连接第一渔网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宽度呈现从大到小的变化,圆形网框与环形通道的连接处设置为倒须结构,倒须结构可让大黄鱼进入圆形网框,能够防止大黄鱼游出圆形网框,圆形网框的顶部设置为开口,圆形网框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缆绳,圆形网框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圈;S3:选取两个固定杆,将S2中位于同一个圆形网框上的两个固定圈套在同一个固定杆上,固定杆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底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马达,马达的右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开关,开关控制马达开启和关闭,蓄电池为马达供电,所述S2中的第一缆绳的一端绕设并固定在对应的马达的输出上,制备得到采捕网;S4:选取水流缓慢,水深15m至30m左右,水下坡度较大,水下富有大小礁石的岸边,第一天退潮时,计算好当地涨落潮的水位差,将S3中制得的采捕网设置在岸边的位置,采捕
网与岸边垂直,第一渔网的位置需要和潮汐水流方向垂直,在S3中制得的采捕网上设置四个固定点,分别为第一固定点、两个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通过第一固定点、两个第二固定点、第三固定点和两个固定杆将采捕网固定在岸边的位置,圆形网框设置在涨潮时水下10m左右的位置,马达输出轴下的第一缆绳预留设置11m,圆形网框自然保持在水中10m左右的位置,大黄鱼被第一渔网拦截后顺着第一渔网的方向逐渐游入圆形网框中;S5:在第二天退潮时,启动S3中所述的开关,开关控制马达开启,马达的输出轴转动并对第一线缆进行缠绕,在缠绕力作用下,第一线缆对圆形网框向上拉动,使得圆形网框缓缓上升,且圆形网框的上升速度控制在1m/h,10小时后,打开圆形网框上的开口,在圆形网框中挑选活力好的体重在50

150g之间的大黄鱼,大黄鱼起网过程都在水中进行,确保了大黄鱼的存活率;S6:将S5中所述的大黄鱼放入运输桶中,在运输桶中加入相同海域的海水,加入盐酸土霉素和拜激灵,同时在运输桶中放入冰袋,维持运输桶水温应比采捕海区水温低1

2℃,运输至室内暂养,并对采捕海域的水温、流速、可见度等信息进行记录;S7:将S6运输至室内的野生大黄鱼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水泥养殖池,同时在水泥养殖池中添加链霉素、青霉素和小球藻,水泥养殖池上设置有抽水泵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调节抽水泵控制水泥池内水循环速度,温度传感器对水泥养殖池内的水温进行监测,野生大黄鱼刚入池时的水泥养殖池内海水温度和水流循环的速度应接近采捕海区,随着暂养时间的增长,水温可逐渐转变为当地海水情况并减小水流循环的速度;S8:选取新鲜的鳀鱼冰冻,采用切片机将冰冻的鳀鱼切片,获得鳀鱼薄片,并将鳀鱼薄片倒入到搅拌机中,并加入水产电解多维和三黄散进行搅拌,制得生物饵料;S9:将S8中制得的生物饵料投喂给S7中的野生大黄鱼,早晚各投喂一次,在暂养3

5天后,停止向水泥养殖池内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同时减少小球藻的添加量,在暂养5

6天后,在投喂生物饵料的过程中每日逐渐添加人工饲料,且人工饲料在加入前需要用喷雾喷洒水产电解多维和三黄散的水溶液,在暂养14天后,停止喂养生物饵料,完全采用人工饲料投喂,在暂养14天后,停止向水泥养殖池内添加小球藻;S10:在暂养14天后,麻醉大黄鱼,在大黄鱼背部肌肉上注射电子标记,电子标记大小为直径1.25mm,长度7mm;S11:等待野生大黄鱼采捕至一定数量后,在转移前两天,向水泥养殖池内逐渐加大水流循环速度,降低水位,用捞网将S10中所述的大黄鱼捞出,采用活水船将大黄鱼移至海上养殖网箱,将野生大黄鱼混入人工繁育的大黄鱼群体中。
[0005]优选地,所述S4中,四个固定点均采用第二缆绳与第一渔网相连接,四个固定点起到横向固定采捕网的作用,纵向上不限制采捕网。
[0006]优选地,所述S1中,浮子和坠子的设置,使得第一渔网始终保持张开状态。
[0007]优选地,所述S4中,固定杆的长度需要高出水面1.0m以上。
[0008]优选地,所述S6中,盐酸土霉素浓度为5ppm,拜激灵的浓度为3ppm。
[0009]优选地,所述S6中,运输桶采用圆桶,周身为黑色,高1.2m,加水高度保持在0.8m。
[0010]优选地,所述S7中,水泥养殖池为圆池,水池深度在1.6m以上,水位保持为1.2m。
[0011]优选地,所述S7中,青霉素的浓度为5ppm,链霉素的浓度为3ppm,小球藻的浓度为500万/L至900万/L。
[0012]优选地,所述S8中,鳀鱼薄片的直径大小为0.6

1.2cm,厚度为2mm。
[0013]优选地,所述S9中,水产电解多维浓度为每公斤人工饲料添加0.5g,三黄散浓度为每公斤人工饲料添加3g。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圆形网框的设置,为野生大黄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适应水压的变化,减少了起网过程中鱼鳞的脱落,运输和室内驯化暂养的过程中,为野生大黄鱼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且生物饵料和人工饲料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为野生大黄鱼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免疫力,将暂养后的野生大黄鱼混入人工繁育的大黄鱼群体的海上养殖网箱中养殖,也能加快野生大黄鱼的驯化过程,增强投喂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制作采捕网,制作时,首先选取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渔网(1),第一渔网(1)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细分成三段,第一渔网(1)长30m,宽10

15m,第一渔网(1)的一端固定在岸边(14)处,另一端连接环形通道,第一段渔网宽度从岸边(14)的一端到连接第二段渔网的一端逐渐加大,第二段渔网底端通过三角形渔网与第三段渔网底端相连,第三段渔网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渔网(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浮子(15),第一渔网(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坠子(16);S2:S1中所述的环形通道由多个钢圈(3)和多个第二渔网(2)拼接构成,环形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圆形网框(8),且环形通道从连接第一渔网(1)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宽度呈现从大到小的变化,圆形网框(8)与环形通道的连接处设置为倒须结构(18),圆形网框(8)的顶部设置为开口,圆形网框(8)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缆绳(10),圆形网框(8)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圈(9);S3:选取两个固定杆(4),将S2中位于同一个圆形网框(8)上的两个固定圈(9)套在同一个固定杆(4)上,固定杆(4)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5),蓄电池(5)的底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马达(6),马达(6)的右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开关(7),开关(7)控制马达(6)开启和关闭,蓄电池(5)为马达(6)供电,所述S2中的第一缆绳(10)的一端绕设并固定在对应的马达(6)的输出上,制备得到采捕网;S4:选取水流缓慢,水深15m至30m左右,水下坡度较大,水下富有大小礁石的岸边(14),第一天退潮时,计算好当地涨落潮的水位差,将S3中制得的采捕网设置在岸边(14)的位置,采捕网与岸边垂直,第一渔网(1)的位置需要和潮汐水流方向垂直,在S3中制得的采捕网上设置四个固定点,分别为第一固定点(11)、两个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通过第一固定点(11)、两个第二固定点(12)、第三固定点(13)和两个固定杆(4)将采捕网固定在岸边(14)的位置,圆形网框(8)设置在涨潮时水下10m左右的位置,马达(6)输出轴下的第一缆绳(10)预留设置11m,圆形网框(8)自然保持在水中10m左右的位置,大黄鱼被第一渔网(1)拦截后顺着第一渔网(1)的方向逐渐游入圆形网框(8)中;S5:在第二天退潮时,启动S3中所述的开关(7),开关(7)控制马达(6)开启,马达(6)的输出轴转动并对第一线缆(10)进行缠绕,在缠绕力作用下,第一线缆10对圆形网框(8)向上拉动,使得圆形网框(8)缓缓上升,且圆形网框(8)的上升速度控制在1m/h,10小时后,打开圆形网框(8)上的开口,在圆形网框(8)中挑选活力好的体重在50

150g之间的大黄鱼,大黄鱼起网过程都在水中进行,确保了大黄鱼的存活率;S6:将S5中所述的大黄鱼放入运输桶中,在运输桶中加入相同海域的海水,加入盐酸土霉素和拜激灵,同时在运输桶中放入冰袋,维持运输桶水温应比采捕海区水温低1

2℃,运输至室内暂养,并对采捕海域的水温、流速、可见度等信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训凯包欣源刘兴彪黄匡南翁华松刘家富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