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963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其是在一凸轮的第一侧利用一第一侧连杆组带动一第一模具,并通过一连动连杆带动一第二侧连杆组及一第二模具,由于上述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仅需一凸轮即可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及第二模具,因而有利于简化机构的构造,并减少机件运转时的震动、负荷、噪音及磨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简化机构的构造、减少凸轮磨损并延长凸轮使用寿命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今,吹瓶成型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瓶体(例如宝特瓶)的制造上,现有吹瓶成型机本身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机构部分,例如模具开闭机构、进料吹瓶机构、退瓶机构及输送机构等,其中模具开闭机构依机台设计可选择使用马达、气压缸、油压缸或凸轮等不同的动力来源来进行驱动。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26468号新型专利揭示一种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是于吹瓶机的机台上以可左右滑动的形态相对设置二模座,各模座与机台之间均以一肘节组连结,所述二肘节组是分别与一第一连杆组枢接连结,且所述第一连杆组是由一凸轮组的一第一凸轮及一第二凸轮分别进行驱动,使所述二模座可同步被驱动进行开合模。另外,一可上下滑动的底模座则与另一第二连杆组连结,且所述第二连杆组是由所述凸轮组的一第三凸轮进行驱动,使所述底模座可同步被驱动进行开合模。然而,在实际使用上,所述开合模机构仍存在下列问题在开闭模期间,由模座及第一连杆组的数个连杆反馈的向下抵推力道会直接抵推在所述凸轮组的各凸轮表面。在各凸轮表面长期磨损后,将影响所述第一连杆组推动所述二模座进行闭模时的精准度,也就是当闭模时可能在所述二模座的接触面间产生缝隙,而影响后续进料吹瓶的良率。再者,所述第一连杆组的数个连杆于开模期间的向下抵推力道直接抵推在所述凸轮组的各凸轮表面,以致于所述凸轮组必需相对耗费较大转动能量才能推动所述第一连杆组的数个连杆进行开模动作,同时也可能因连杆传递过大推力负载而造成连杆的弯曲,或是在枢接处造成枢转震动、噪音或磨耗。另外,为了同时驱动所述二第一连杆组及所述第二连杆组,所述凸轮组必需设置三种不同凸轮,其不但增加凸轮组购置成本,而且若三个凸轮之间发生组装角度的变动,则将会影响所述二模座及底模座的开闭作动不协调,因而影响后续进料吹瓶的良率。此外,由于所述凸轮组属于成本较高的元件,故在其磨损后也会衍生较高的维修更换成本。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其是在凸轮的第一侧利用第一侧连杆组带动第一模具,并通过连动连杆带动第二侧连杆组及第二模具,由于上述机构仅需一凸轮即可同时带动第一及第二模具,因而有利于简化机构的构造、减少机件运转时的震动、负荷、噪音及磨耗,并能提高机构作动速度及产能、延长机件使用寿命及减少机台故障维修机率。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其中在开模(或闭模)期间连杆组的数个连杆将位于一直线上,同时凸轮从动件与从动连杆的连线大约垂直于所述直线,因此可避免开闭模座期间因连杆组上下摆动而反馈的向下抵推力道全部集中传递至凸轮从动件及凸轮,也就是能相对减少凸轮从动件紧抵于凸轮表面而造成凸轮磨耗的问题,因而有利于减少凸轮表面的磨耗、提高凸轮使用寿命、确保闭模动作的精确度,以及提高吹瓶成型的良率。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其包含一凸轮,用以转动产生动力;一凸轮从动件,受所述凸轮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一第一侧连杆组,受所述凸轮从动件的带动而摆动;一第一模具,受所述第一连杆组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一连动连杆,受所述第一连杆组的带动而摆动;一第二侧连杆组,受所述连动连杆的带动而摆动;以及一第二模具,受所述第二连杆组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以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的直线往复移动而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以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连杆组包含一个四接头连杆、一第一顶推连杆、一第一支撑连杆及一第一模具连杆,所述四接头连杆受所述凸轮从动件的带动而枢转, 接着使所述第一顶推连杆纵向顶推或拉回所述第一支撑连杆及第一模具连杆,因而所述第一模具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模具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四接头连杆具有一枢转支点、一从动枢接点、一连动枢接点及一顶推枢接点,所述枢转支点枢接于一第一枢接座,所述从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凸轮从动件,所述连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连动连杆,及所述顶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第一顶推连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从动件包含一从动连杆,以枢接于所述四接头连杆的从动枢接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一开模(或闭模)状态下,所述第一顶推连杆与所述四接头连杆的顶推枢接点、枢转支点及连动枢接点位于同一纵向垂直的直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从动件与从动连杆的一水平连线是大约垂直于所述直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连杆组包含一个三接头连杆、一第二顶推连杆、一第二支撑连杆及一第二模具连杆,所述三接头连杆受所述连动连杆的带动而枢转,接着使所述第二顶推连杆纵向顶推或拉回所述第二支撑连杆及第二模具连杆,因而所述第二模具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模具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三接头连杆具有一枢转支点、一连动枢接点及一顶推枢接点,所述枢转支点枢接于一第二枢接座,所述连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连动连杆,及所述顶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第二顶推连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一开模(或闭模)状态下,所述第二顶推连杆与所述三接头连杆的枢转支点及顶推枢接点位于同一纵向垂直的直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为一吹瓶成型机的模具开闭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的闭模状态示意图。图IA是本专利技术第1图的局部放大横向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的开模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的闭模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的闭模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的闭模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请参照图1及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揭示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机构100,其主要应用于一吹瓶成型机中,以供量产制造各种塑料瓶体,例如宝特瓶等。如图1所示,所述模具开闭机构100包含一凸轮10、一凸轮从动件20、一第一侧连杆组30、一第一模具 40、一连动连杆50、一第二侧连杆组60及一第二模具70。本专利技术于下文提到的“枢接”用语皆用以表示一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的连接关是属于可转动一预定角度的枢转连接关系, 而“连杆”用语皆用以表示一杆状元件或一多边形元件具有至少二枢接点,可分别枢接另一元件(例如连杆、模具或从动件)或一枢接座等。再者,关于上、下、左、右、内、外、纵向、横向、垂直、水平等方位用语仅是以图面所示构造的方位为参考基准。例如,本专利技术于下文提到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用语是指在各图面中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凸轮10的图面左侧及右侧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模具40及所述第二模具70的左、右二侧,所述 “第一侧”及“第二侧”用语或上述其他方位用语其仅是用来辅助说明相关构件的组装关系, 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于此合先叙明。请参照图1及IA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凸轮10是由耐磨损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成,其固定于一转轴11上,以便通过所述转轴11受一外部动力源(例如一驱动马达)的带动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得民陈馨宝陈诗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