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588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9:06
一种转向管柱试验台,用于对转向管柱总成的扭转强度进行研究。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与套设于转向轴外的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扭矩传感器以及扭转作动件,所述扭转作动件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置可调的两个部分,将所述转向管柱夹设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中,第二支撑架在试验台架上的位置可沿垂直于转向管柱的方向调整,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转向管柱总成。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转向管柱试验台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是由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而改变转向轮的偏转角度来实现的。转向系统不仅可以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使其按照驾驶员规定的方向行驶,还可克服由于路面侧向干扰使车轮自行产生的转向,恢复汽车原来的行驶方向。汽车的转向系统一般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转向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转向轴等部件。转向轴下端的蜗杆与扇形齿轮构成转向器。 转向器是一个减速增距机构,经转向器放大的力矩传给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与转向节铰接,将转向器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转向轮,使之偏转,实现汽车的转向。在汽车的转向系统中,方向盘通过转向轴与转向器连接。转向管柱套设于转向轴外且支撑着方向盘,对转向轴进行定位。当需调节车辆行驶方向时,方向盘转动所产生的力矩通过转向轴和转向管柱转递给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转向车轮,实现车辆的转向。在汽车转向时,由于由转向管柱和转向轴等构成的转向管柱总成需要承载一定的扭转力矩,因而,其需要具有一定的扭转强度,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如果转向管柱的扭转强度不够,则可能使转向管柱的力矩传递性能减弱,使车辆的转向不够灵活、准确,并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汽车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扭转强度进行合理设计,使其满足安全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对汽车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扭转强度进行研究的转向管柱试验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试验台,用于对转向管柱总成的扭转强度进行研究。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与套设于转向轴外的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扭矩传感器以及扭转作动件,所述扭转作动件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 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置可调的两个部分,将所述转向管柱夹设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一第一基座、一第一支座以及一输出端连接块,所述第一基座以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至一试验台架上,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输出端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转向轴的所述输出端以沿所述转向轴的周向相对固定的方式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块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示试验台架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沿所述转向管柱的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内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扭转作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其包括两个第二基座及两个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一试验台架对应所述第三安装孔设有沿垂直于所述转向管柱的方向排列的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基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与其中一个第四安装孔内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架上,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之间形成一收容转向管柱的容置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试验台还包括一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扭转作动件之间,其包括两个第三基座、两个第三支座以及一横梁,所述第三支座与所述第三基座相连,所述横梁架设于所述第三支座之间,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横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一防盗锁,所述防盗锁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扭转作动件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外一种转向管柱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以及扭转作动件,所述扭转作动件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转向轴的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相互分隔的两个部分,以及架设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的横梁,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横梁之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上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形状与所述转向管柱总成与所述横梁相接触的部分的形状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试验台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置可调的两个部分,将所述转向管柱夹设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一第一基座、一第一支座以及一输出端连接块,所述第一基座以位置可调的方式固定至一试验台架上,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且垂直于所述转向管柱总成,所述输出端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 所述转向轴的所述输出端以沿所述转向轴的周向相对固定的方式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块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中,第一支撑架在试验台架上的位置可沿转向管柱的延伸方向调整,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转向管柱总成。第二支撑架在试验台架上的位置可沿垂直于转向管柱的方向调整,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转向管柱总成。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管柱试验台和转向管柱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管柱试验台、转向管柱总成以及试验台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转向管柱试验台和转向管柱总成由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架和/或第二支撑架与试验台架的组装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架和/或第二支撑架与试验台架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转向管柱试验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主要用于对转向管柱总成进行扭转加载试验,以研究转向管柱总成的扭转强度,设计出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转向管柱总成。如图I至图3所示,转向管柱总成100主要包括转向轴110、转向管柱120及防盗锁130。所述转向轴110的输入端与汽车的方向盘相连,输出端与转向器相连,用于将方向盘转动时产生的扭矩传递至转向器。所述转向管柱120套设于所述转向轴110上,支撑着方向盘,并与转向轴110 —起传递扭矩。所述防盗锁130设于转向管柱120上,其具有一卡销,当防盗锁130锁上时,所述卡销与所述转向管柱120相卡合,起防盗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试验台200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架210、第二支撑架 220、第三支撑架230、扭矩传感器240以及扭转作动件250。所述第一支撑架210固定于一试验台架300上,其包括一第一基座211、一第一支座212、两个第一加强筋213、一第一法兰214以及一输出端连接块215。所述第一基座211 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孔211a,所述试验台架300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211a设有沿所述转向管柱12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对第二安装孔301,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 211a和其中一对第二安装孔301内的螺栓等固定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架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远明马芳武杨国斌赵子顺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