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573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安装在电机外壳开口端的端盖,电机外壳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散热孔,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风散热孔。该电机散热效果好,能使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微型遥控玩具正常运行其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微型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
技术介绍
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因体积小、转矩大、效率高等优点在微型遥控玩具业广泛应用,对于ー些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玩具来讲,其电机运转时的温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由于电机外壳和端盖是封闭的,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只能通过电机外壳表面散热,其散热效果不理想,造成玩具运行时电机因内部温升过高而使线圈出现松散现象、磁钢出现退磁现象,从而影响电机运转可靠性,使这些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遥控玩具不能正常运行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使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安装在电机外壳开ロ 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外壳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散热孔。进ー步,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风散热孔。进ー步,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电机外壳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通风散热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端盖上。本技术在电机外壳的底部上设第一通风散热孔,在端盖上设第二通风散热孔,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通风散热孔和第二通风散热孔及时向外排出,电机内部温升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散热效果好,从而使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遥控玩具正常运行其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的电机外壳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该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的端盖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包括电机外壳I、安装在电机外壳I开ロ端的端盖2以及安装在电机外壳I内部的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电机外壳I 的端面上开设有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风散热孔11,端盖2上开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通风散热孔21。当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遥控玩具运行其功能时,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由电机外壳I端面的四个第一通风散热孔11和端盖2上的两个第二通风散热孔21 及时向外排出,从而使电机内部温升保持在可控制范围,保证通电后该遥控玩具正常运行其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包括电机外壳(I)和安装在电机外壳开ロ端的端盖(2);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外壳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散热孔(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第二通风散热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孔(11)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电机外壳(I)端面上,所述第二通风散热孔(21)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端盖(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安装在电机外壳开口端的端盖,电机外壳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散热孔,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风散热孔。该电机散热效果好,能使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微型遥控玩具正常运行其功能。文档编号H02K5/20GK202340159SQ201120488410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振建, 桑权, 黄昕 申请人: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昕桑权张振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