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5443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加工技术领域,是一种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装炉:将BSYE-N钢卷平放在炉底支座上;升温保温:以60℃/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升温,温度为AC3+(30-50)℃,保温12-15小时;冷却:以≤20℃/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炉冷,冷至250℃出炉空冷;在上述过程中通保护性气体:在炉温升至300℃时,打开供气阀,炉压要求≥2000Pa,降温时冷至300℃关闭供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对新型钢带退火后机械性能上的要求,尤其适用于BSYE-N材料的钢带退火,同时填补了我国这一钢带产品的空白,打开了制约这顶技术开发的技术瓶颈。与采用氢气保护性气氛相比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比无保护的气氛则又实现了少无氧化加热。与采用传统罩式炉退火工艺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加工
,涉及是一种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
技术介绍
材料退火主要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硬化和残余应力,软化材料,提高塑性,便于进一步加工;二是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获得所需要的晶粒度和晶粒取向性。罩式炉退火是冷轧钢材热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即将几卷钢材叠成垛,用保护罩罩住后进行加热升温,达到规定的退火温度并经保温后再进行冷却。一般罩式炉退火采用单垛式或多垛式,垛好钢材后罩上保护罩,通入保护气,再罩上加热罩,在加热罩和保护罩之间加热,通过保护罩内保护气的流动把热量传递给钢材,加热到要求的退火温度后保温,然后移去加热罩,再罩上冷却罩,用风和/或水冷却至常温。现有钢材罩式炉退火存在的缺点是退火过程中罩式炉单独加热或冷却,热量不能循环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利用加热罩对保护罩内钢材间接式加热,传热效率低,容易造成粘钢;频繁换罩,运行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目前,传统的罩式炉一般采用的是无保护气氛或通氢气进行的光亮退火,但对于新型材料的带钢板材,其退火产品技术要求很高。比如BSYE-N材料的钢带,这种带钢是一种耐磨管的原材料,耐磨管由高碳钢经卷制焊接而成,由于高碳钢的可焊性很差,从而要对其进行退火处理以提高可焊性。对表面质量要求是实现少无氧化退火要求,但对产品机械性能的要求则要求很高,技术指标达到以下要求1)屈服强度300MPa ;2)抗拉强度 (300MPa ;3)断后伸长率S 25% ;4)钢材脱碳层0. 08mm。现有标准罩式炉,一般为全氢罩式炉,可以充分利用氢气氛还原作用,使得钢卷退火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钢卷表面更加清洁。因此全氢罩式炉在钢铁等行业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其使用成本过高,达不到产能要求,尤其对于BSYE-N材料的钢带,在进行过退火后,其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产品焊接后会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出一种能够达到特种材料罩式炉退火工艺条件要求的 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获得理想的珠光体加铁素体组织,BSYE-N钢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都达到了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装炉将BSYE-N钢卷平放在炉底支座上;升温保温以60V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升温,温度为AC3+(30-50) °C,保温12-15小时;冷却以彡20°C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炉冷,冷至250°C出炉空冷;在上述过程中通保护性气体在炉温升至300°C时,打开供气阀,炉压要求彡2000 Pa,降温时冷至300°C关闭供气阀。一般地,所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本专利技术工艺与传统罩式炉热处理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传统工艺对加热速度没有进行控制或者仪表不能控制,一般采用炉子的全功率来升温。升温速度也由于炉子的保温性不同而不同,本专利技术工艺提出了明确的加热升温速度。传统工艺对钢加热后的冷却速度没有进行控制或者仪表不能控制,多采用随炉冷却的方式,而冷速则实际上完全由炉子的保温性能所决定,冷速也随炉子的保温性能不同而冷速不同,本专利技术工艺提出了明确的冷却速度。传统罩式炉退火工艺对炉内工作时的通气量一般有要求,但对炉内的气压则没有要求,或对气压要求很低,一般是要求保证是正压即可,本专利技术工艺则提出工作时炉内压力达到 2000Pa。传统罩式炉退火工艺一般采用的保护性气体实现光亮退火或不通保护气的普通退火工艺,本专利技术工艺采用的则是通入氮气,实现的是少无氧化退火。本专利技术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可以达到对新型钢带退火后机械性能上的要求,尤其适用于BSYE-N材料的钢带退火,同时填补了我国这一钢带产品的空白,打开了制约这顶技术开发的技术瓶颈。与采用氢气保护性气氛相比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比无保护的气氛则又实现了少无氧化加热。与采用传统罩式炉退火工艺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描述。实施例=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主要以下步骤装炉将BSYE-N钢卷平放在炉底支座上;升温保温以60°C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升温,温度为AC3+ (30-50) V,保温12-15小时;冷却以< 20°C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炉冷,冷至250°C出炉空冷。在上述过程中通保护性氮气在炉温升至300°C时,打开供气阀,炉压要求彡2000 Pa,降温时冷至300°C关闭供气阀。本实施例在BSYE-N材料的钢带退火工艺中,采用炉底座的加热元件进行升温,强制对流风扇安装在炉罩顶部,可以大大改善了炉内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炉内上层和下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炉底座与炉罩之间采用了石棉盘根和硅橡胶圈两道密封,保证工作时炉内压力可以达到2000Pa;保护气为氮气,通过炉底座侧面进气,一方面保护了产品实现了少无氧化,另一方面使炉温进一步均匀。经本实施例退火工艺后的BSYE-N材料钢带技术指标达到以下要求1)屈服强度 (300MPa ;2)抗拉强度S 300MPa ;3)断后伸长率25% ;4)钢材脱碳层0. 08mm。权利要求1.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装炉JfBSYE-N 钢卷平放在炉底支座上;升温保温以60°C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升温,温度为 AC3+(30-50) °C,保温12-15小时;冷却以彡20 °C /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炉冷,冷至 250°C出炉空冷;在上述过程中通保护性气体在炉温升至300°C时,打开供气阀,炉压要求彡2000 Pa,降温时冷至300°C关闭供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退火工艺,其特征是保护性气体为氮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加工
,是一种BSYE-N钢带的罩式炉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装炉将BSYE-N钢卷平放在炉底支座上;升温保温以60℃/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升温,温度为AC3+(30-50)℃,保温12-15小时;冷却以≤20℃/小时的加热速度进行炉冷,冷至250℃出炉空冷;在上述过程中通保护性气体在炉温升至300℃时,打开供气阀,炉压要求≥2000Pa,降温时冷至300℃关闭供气阀。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对新型钢带退火后机械性能上的要求,尤其适用于BSYE-N材料的钢带退火,同时填补了我国这一钢带产品的空白,打开了制约这顶技术开发的技术瓶颈。与采用氢气保护性气氛相比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比无保护的气氛则又实现了少无氧化加热。与采用传统罩式炉退火工艺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文档编号C21D9/663GK102586580SQ20121006200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毕伟, 王小明, 袁浩 申请人:溧阳市宏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王小明毕伟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宏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