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254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23:04
一种车辆用放电灯,即使在无水银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启动电压。玻璃罩(14)的外表面(14a)中从放电空间(24)的中心位置(O)到以包围的方式保持玻璃罩(14)后端部的金属带(16)的前端边缘(16c)的区域(Z1)的表面积(S1)和金属带(16)中与玻璃罩(14)接触的接触面(Z2)的表面积(S2)的比(S1/S2)被设定为S1/S2=1~3。在此,通过将S1/S2设定为3以下的值,能够将金属带(16)配置在靠近放电空间(24)的位置,由此,在弧光管(12)与玻璃罩(14)之间的筒状空间(34)的整个圆周区域容易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另一方面,通过将S1/S2设定为1以下的值,使从放电发光部(32)朝向反射器的光不被金属带(16)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前照灯等车辆用灯具的光源来使用的车辆用放电灯
技术介绍
通常,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有车辆用放电灯,其构成包括具有发光管部的弧光管、筒状地包围该弧光管的玻璃罩、通过金属带固定支承该玻璃罩的后端部的绝缘插头。该车辆用放电灯的弧光管构成为,在位于其发光管部的前后方向两侧的收缩密封部相对配置一对电极,该一对电极的前端部向发光管部的放电空间突出。另外,在现有的车辆用放电灯中,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在弧光管的发光管部的放电空间中封入了水银,但是,近年来,由于减少使用环境有害物质的水银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所以,上述“专利文献I”提出了在放电空间不封入水银而封入金属卤化物及稀有气体的所谓的无水银的车辆用放电灯。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18316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0496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6-60851号公报在上述无水银车辆用放电灯中,为了确保与封入水银的车辆用放电灯相同的光通量性能,必须在高压下封入稀有气体。但是,因为稀有气体的高压封入提高了发光管部内的气体分布密度,所以,为了在两电极之间产生初始放电,必须提高施加电压(即,启动电压)。相对于此,公知如下降低启动电压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通过在弧光管与玻璃罩之间的筒状空间封入稀有气体等气体,或者,例如“专利文献3”通过在弧光管的发光管部的外周面形成透明导电膜而容易地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将封入上述筒状空间的气体封入压力设定在O. Iatm左右时,最有效地产生该介质阻挡放电。但是,在将气体封入压力的设定为如此低的情况下,如果弧光管未与玻璃罩充分地熔接,则导致产生缓慢的泄漏,从而很难使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另外,由于机械冲击而在熔接部产生裂痕,致使上述筒状空间的气密性下降,这也使得很难使介质阻挡放电产生。 如果很难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则可能使放电开始延迟或者放电无法开始。另一方面,如果在弧光管的发光管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透明导电膜,则产生如下问题。S卩,为了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必须使透明导电膜形成一定程度以上的膜厚。但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透明导电膜容易剥离,很难确保密接性,所以在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水银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启动电压的车辆用放电灯。本专利技术利用以包围的方式保持玻璃罩的后端部的金属带产生介质阻挡放电,从而谋求达到上述目的。S卩,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放电灯具有弧光管,其在位于发光管部的前后方向两侧的收缩密封部相对配置有一对电极, 该一对电极的前端部向所述发光管部的放电空间突出;玻璃罩,其以筒状地包围该弧光管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弧光管熔接;金属带,其以包围的方式保持该玻璃罩的后端部;绝缘插座,其通过该金属带固定支承所述玻璃罩;所述车辆用放电灯的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罩的外表面中从所述放电空间的中心位置到所述金属带的前端边缘的区域的表面积SI和所述金属带中与所述玻璃罩接触的接触面的表面积S2的比S1/S2被设定为Sl/S2=l 3。对所述“表面积SI”及“表面积S2”而言,不特别限定各自的大小。如上所述,虽然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放电灯构成为无水银的放电灯,但是,因为该玻璃罩的外表面中从放电空间的中心位置到以包围的方式保持该玻璃罩后端部的金属带前端边缘的区域的表面积SI和金属带中与玻璃罩接触的接触面的表面积S2的比S1/S2被设定为S1/S2 = I 3,所以能够得到如下作用效果。S卩,通过将S1/S2设定为3以下的值,能够将金属带配置在靠近放电空间的位置, 所以能够容易地产生介质阻挡放电。而且,因为该金属带以包围的方式保持玻璃罩的后端部,所以能够在弧光管与玻璃罩之间的筒状空间的整个圆周区域容易地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另一方面,通过将S1/S2设定为I以上的值,当把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放电灯装入车辆用照明灯具时,能够将从该放电发光部朝向反射器的光被金属带遮挡的可能性消除,或者将该可能性抑制到最小限度。由此,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放电灯即使构成为无水银的放电灯,也能够降低启动电压。而且,本专利技术由于利用金属带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因此能够消除在弧光管上形成有导电膜时发生导电膜剥离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用放电灯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利用金属带产生介质阻挡放电,因此,能够缓和为了产生介质阻挡放电而在弧光管与玻璃罩之间的筒状空间封入气体的封入压力的必要性。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使玻璃罩的外表面中从放电空间的中心位置到金属带的前端边缘的距离LI设定为LI = 3 15mm,理由如下。S卩,如果LI不满3_,则在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放电灯装入车辆用照明灯具时,由于金属带容易遮挡从该放电发光部朝向反射器的光,因此可能存在不能将光源光通量有效地利用于形成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如果LI超过15_,因为金属带离放电空间很远,所以很难使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因此,优选设定为LI = 3 15mm。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使金属带构成为其前后方向的宽度L2为L2 = 3 15mm,理由如下。S卩,如果L2不满3_,因为由金属带保持玻璃罩的面积很小,所以导致很难通过该金属带将玻璃罩稳定地固定支承在绝缘插座上。另一方面,如果L2超过15mm,则很难进行制作金属带时的弯曲加工,另外,因为使由金属带保持玻璃罩的范围很长,所以于两者之间的接触不平整而产生晃动的可能性很高。因此,优选设定为L2 = 3 15_。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灯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图I的II部的详细图。图3是图I的III-III线的剖面详细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用放电灯12弧光管14玻璃罩14a外表面16金属带16a凸缘部16b突起部16c前端边缘18绝缘插座20弧光管主体20a发光管部20bl、20b2收缩密封部22A、22B电极组装件24放电空间26A、26B 电极28A、28B 导线30A、30B 金属箔32放电发光部34筒状空间38滑动金属件38a卡合爪40绝缘插座主体42 基板O放电空间的中心位置Zl玻璃罩的外表面中从放电空间的中心位置到金属带的前端边缘的区域Z2金属带中与玻璃罩接触的接触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灯10的侧视剖面图。另外,图2 是图I的II部的详细图,图3是图I的III-III线的剖面详细图。如上述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灯10是作为前照灯等车辆用灯具的光源来使用的光源灯,通过交流点亮方式进行点亮。该车辆用放电灯10构成为具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光管12、以圆筒状地包围该弧光管12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两端部与弧光管12熔接的玻璃罩14、以包围的方式保持该玻璃罩14的后端部的金属带16、通过该金属带16固定支承玻璃罩14的绝缘插头18。弧光管12由弧光管主体20和前后一对电极组装件22A、22B构成,其中,该弧光管主体20通过加工细长圆筒形的石英玻璃管而形成,前后一对该电极组装件22A、22B埋设在该弧光管主体20内。在弧光管主体20的中央形成有大致椭圆球状的发光管部20a,并且在弧光管主体 20的前后两侧形成有收缩密封部20bl、20b2,在该发光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塚博幸高垣伦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