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8212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潜水电机,在潜水电机下方设有叶轮,在叶轮下方设有气水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通过电机主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相连,该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叶轮相连,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上设有进气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服务范围广、安装维护方便且同时具备搅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装置是指废水活性污泥法水处理过程中向曝气池供氧的设备,曝气装置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装置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曝气装置的好坏,不仅影响污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处理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曝气装置,至少一泵;至少一气液混合机构,所述的气液混合机构具有一流体管,一气液喷管,与一气体供应管,其中所述的流体管具有一开放状的进口,一渐缩状的出口,流体管的进口则连接泵,而出口端则连接气液喷管,所述的气液喷管具有一进口与一出口,且具有一由进口端往出口端渐大的管身,而其进口端与流体管的出口相通,两者间并形成有一混合室,另外,所述的气体供应管则具有一开放状的进口,与一渐缩状的出口,且所述的出口与前述的混合室相连通;前述的曝气装置则是放置在池中,且气体供应管的进口则具有一管连接到池外。可以增加污水含氧量,提高其曝气效果。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设计不够合理,动力效率低、服务范围小、安装维护不方便、无同时具备搅拌功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服务范围广、安装维护方便且同时具备搅拌功能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包括潜水电机,在潜水电机下方设有叶轮,在叶轮下方设有气水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通过电机主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相连,该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叶轮相连,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上设有进气装置。在上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中,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呈筒状且上下两端均具有喇叭口的气水混合体,所述的进气装置与气水混合体相连通。在上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装置包括若干管道, 所述的管道下端与气水混合体相连通。在上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水电机上固定有安装套管,在安装套管的上端设有安装支撑架,所述的安装支撑架上固定有漂浮部件。在上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撑架上固定有与安装套管相连的空气接入管,所述的管道上端与安装套管相连通。在上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混合体通过定位体固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服务范围广,安装维护方便且同时具备搅拌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I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潜水电机I,叶轮2,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气水混合体31,减速机构4,进气装置5,管道51,安装套管6,安装支撑架61,漂浮部件62,空气接入管63,定位体7。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包括潜水电机1,在潜水电机I下方设有叶轮2,在叶轮2下方设有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潜水电机I通过电机主轴与减速机构4输入端相连,该减速机构4的输出端与叶轮2相连,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上设有进气装置5。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包括呈筒状且上下两端均具有喇叭口的气水混合31,进气装置5与气水混合体31相连通,进气装置5包括若干管道51,管道51下端与气水混合体3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潜水电机I上固定有安装套管6,在安装套管6的上端设有安装支撑架61,安装支撑架61上固定有漂浮部件62,安装支撑架61上固定有与安装套管6相连的空气接入管63,管道51上端与安装套管6相连通。因此,本实施例是悬浮在处理池中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的下端没有约束装置。这里的安装套管6既是连接机构,同时也是气体传输机构。使用时,通过浮力将本专利技术悬浮在处理池内某一位置。当潜水电机I运转时,潜水电机I的主轴驱动减速机构4运转,通过减速机构4减速后叶轮2以很慢的转速旋转,叶轮 2旋转产生的升力使液体从上面吸入,缓慢向下流动到达叶轮2下面的气水混合体31中,并将来自进气装置5的空气切割、粉碎、混合后向四周扩散,从而将空气中的氧传递给处理池内的污泥,起到了曝气充氧的作用,同时带动周围的活性污泥流动,使池内污泥处于不停的翻动状态,起到搅拌的作用。由于叶轮2的直径大、转速慢,因此带动流体的流速较慢,但流量并不小,流体之间的撞击损失减速小,能耗降低,效率提高。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气水混合体31通过定位体7固定。即,气水混合体31 通过定位体7固定在处理池的底部。其余均与实施例I类同,不做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潜水电机1,叶轮2,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气水混合体31, 减速机构4,进气装置5,管道51,安装套管6,安装支撑架61,漂浮部件62,空气接入管63, 定位体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包括潜水电机(I),在潜水电机(I)下方设有叶轮(2), 在叶轮(2)下方设有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I)通过电机主轴与减速机构(4)输入端相连,该减速机构(4)的输出端与叶轮(2)相连,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上设有进气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3)包括呈筒状且上下两端均具有喇叭口的气水混合体(31),所述的进气装置(5)与气水混合体(3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装置(5)包括若干管道(51),所述的管道(51)下端与气水混合体(3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水电机(I)上固定有安装套管(6),在安装套管(6)的上端设有安装支撑架(61),所述的安装支撑架(61) 上固定有漂浮部件(62)。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撑架(61) 上固定有与安装套管(6)相连的空气接入管(63),所述的管道(51)上端与安装套管(6)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混合体(31)通过定位体(7)固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潜水电机,在潜水电机下方设有叶轮,在叶轮下方设有气水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通过电机主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相连,该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叶轮相连,所述的气水混合搅拌装置上设有进气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微动力多功能曝气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