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环境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刚果红、苯酚红、溴酚蓝、结晶紫和孔雀绿等合成染料是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染料, 广泛的应用于细胞特征结构染色、酶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以及细胞、个体毒理学研究等。它们化学性能稳定,具有极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染料污水如果不经处理, 排放到中性环境中,能引起水体PH的变化,COD和TOC的增加,甚至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 染料吸收阳光,降低水体透射率,造成阳光不能投射到水底或投射到水底阳光强度极低,同时降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污水中金属离子等物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对含以上合成染料的废水进行处理关乎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传统染料污水处理法主要是物理-化学法,包括薄膜过滤、凝结、吸附、电解、 电-芬顿法、湿空气法、臭氧法等处理染料污水,这些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破坏染料结构、处理成本高、时间长、工艺复杂、效率低、染料专一性强,不利于含有多种染料污水的处理、高能量投入处理后产生大量污泥及其毒性副产物,还可能引起二次污染。由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缺陷,探寻高效、清洁环保的染料脱色技术是一项迫切的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