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8100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7:44
一种用于制备乳化炸药的新型乳化剂,所述乳化剂是PIBSA与多元醇化合物的反应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乳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二甲苯做溶剂,将PIBSA与糖醇在一定温度加热。对产物进行羟值、皂化值测定,红外谱图结构表征,并将产物作为乳化剂制备成乳胶基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产物中未反应多元醇残留问题,避免使用通氮气装置,不使用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简单,产物乳化性能较好,高温稳定性好,符合作为乳化炸药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乳化剂,特别是一种用于乳化炸药的新型乳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化炸药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炸药,泛指一类由油包水乳状液组成的抗水类型工业炸药。就基本组成来讲,乳化炸药主要包括四个组分,形成三个乳化相。 即形成分散相的无机氧化剂的盐水溶液组分,形成连续相的碳质燃料组分,形成分散相的敏化气体组分,油包水型乳化剂。虽然乳化剂仅仅占乳化炸药总质量的O. 5-2. 0%,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将氧化剂水相溶液和与其不相溶的油相物质乳化成稳定的乳状液。但乳化液本身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欲提高其稳定性,必须使乳化剂紧密排列形成较高强度的界面膜。因此,乳化剂是影响乳化炸药质量的主要原因。乳化剂种类繁多,而常被用于乳化炸药中的为HLB值处于3-6的非离子型乳化剂。 可应用的乳化剂大致分为三类=SpanSO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复合乳化剂。SpanSO是以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为主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混合物,属于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为4. 3,是目前乳化炸药工业化中较为常用的乳化剂。文献I (EP0142916)提出采用Span80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但其贮存稳定性差。文献2 (乳化炸药中乳化剂发展的状况及趋势)数据表明,SpanSO由于属于低分子量物质,乳化所需剪切强度小,具有易乳化特点。虽然现在国内外多数用SpanSO作乳化炸药乳化剂,但其贮存稳定性差却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改进的问题。为提高乳化炸药稳定性,向Span80中添加适量的乳化稳定剂,如卵磷脂、硬脂酸盐等。文献(改性磷脂的性质及其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将大豆卵磷脂改性,再与SpanSO复配,复合乳化剂的界面吸附膜强度增加,制得的乳胶稳定性提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乳化炸药稳定性问题。为了提高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国内外进行大量研究工作,最后发现采用高分子乳化剂是可行方法。文献(US4708753、GB2216128)均提出将先前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作为乳化炸药的乳化剂。此类乳化剂在国内被称为T152、8045乳化剂。 此类乳化剂具有高分子量,由于其特殊的高分子结构,使得乳化膜的强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化炸药的储存稳定性。但其空间位阻较大,亲水结构含量较少,导致乳化所需剪切强度较大,另外,此类乳化剂高温易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这样降低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使用安全性。鉴于此因,各公司进行大量的改进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增加乳化剂分子中各种极性结构的数量,以提高表面活性。US3255108公开了一种油包水乳化剂,其特点为涉及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 与多种醇类物质反应,PIBSA分子量为1100左右,醇类物质为季戊四醇、山梨醇、甘露糖醇、 SpanSO等,该专利介绍了多种反应的反应步骤,采用矿物油作稀释剂,反应过程中通入氮气除水,反应温度在200°C左右。US6478904公开了用于乳化炸药的乳化剂合成方法,该专利表明,PIBSA分子量为300-2000,与山梨醇反应之后的产物较复杂,比较适于作为乳化炸药乳化剂。PIBSA加热至90-100°C,山梨醇加热至100-120°C,再加入少量催化剂于其中一个反应物中,再将山梨醇缓慢加入PIBSA中,随后加热至150-160°C,通过酸值在线跟踪实验,待酸值降至 10-15mgK0H/g,即停止实验。以上专利均公开反应步骤,但反应条件不一,并且未对产物进行一定理化性质测定、表面化学性能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糖醇类物质与PIBSA反应,增加酯类产物的极性基团部分,继而提高产物的表面活性,达到改善乳化剂乳化性能以及所制备乳化炸药稳定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得乳化剂是PIBSA与糖醇类物质的反应产物,其中PIBSA结构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溶解到二甲苯中后升温;第二步,将糖醇类物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升温反应;第三步,反应结束后提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的二甲苯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40-100%,所述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酐中聚异丁烯分子量为1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栋郭晓晶谢丽吕春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