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79195 阅读:33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7-19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其过程为备牙后临床制取印模和模型,采集数字印模,建立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形态。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在模型上试戴,调整外形,磨光,上色,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制作。修复体着色采用着色氧化锆瓷块,着色工艺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使用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对预烧结牙冠进行处理,使氧化锆全瓷牙在颜色和透光性上均呈现渐变,达到理想美学效果。制备过程不需上瓷处理,无崩瓷危险,操作简单。备牙少,1mm预备空间即可。并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较高强度,透光性和光泽度好,颜色自然逼真。由CAD/CAM设计加工完成,保证氧化锆全冠瓷牙的边缘密合性和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师选择全瓷材料作为口腔的永久修复体。全瓷材料有着金属难以比拟的优势,它不会使牙龈着色,不会有金属基底暴露的问题,不存在口腔内腐蚀,无金属遮挡光线,可以逼真地再现天然牙的颜色和半透明特性,是美观效果最好的修复体,倍受成功人士、演艺界人士推崇。而且患者需要做头颅X线、CT、核磁共振检查室也不需要拆掉义齿,同时全瓷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减少了对口腔内其他组织的刺激,从而减少了病变的可能。氧化锆陶瓷为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已成为齿科陶瓷开发的重点。氧化锆陶瓷应用于牙科材料,解决了可加工玻璃陶瓷、铸瓷、玻璃渗透陶瓷、氧化铝陶瓷等由于脆性大,强度不高,仅能用于单冠、贴面和前牙三单位桥体的修复而不能在后牙区应用的问题,拓展了全瓷材料的使用范围,从而为患者提供美观、坚固、 耐用的修复体。现在市面上的氧化锆全瓷牙一般都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激光扫描、再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切削形成内冠,烧结后在实体模型上试戴,但由于其透光率单一,用于年轻患者的前牙的美学修复时一般需要在加工后的内冠上涂覆一层与天然牙色泽相近的瓷粉,以模拟自然牙,从而导致基牙预备空间增大。而且在备牙过程中,对基牙的预备要求非常高,医生要付出比普通烤瓷牙多几倍的精力。这也是二氧化锆全瓷牙贵的原因之一。限制了氧化锆全瓷牙应用的推广。虽然氧化锆材料自身的抗折强度可达到1200MPa以上,但是饰面瓷材料强度只有 100^120 MPa。由于氧化锆与饰瓷的热膨胀系数、力学性能的差别比较大,而且两者间化学结合强度低,易导致饰瓷剥落;即崩瓷。氧化锆全瓷牙的临床结果表明,氧化锆全瓷牙5年以后的崩瓷率达到10%以上。同时对于那些具有重度磨耗,咬合过紧,夜磨牙症等情况人也不适用这种全瓷烤瓷的修复体。现在,已有一些关于全氧化锆修复体方面的专利,如CN102302381A、 CN1201676029U,均介绍了全氧化锆修复体的制备方法。但修复体的染色方式均是采用染色液着色,这种着色方法操作简单,但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工艺稳定性较差。浸泡时间的长短、涂刷次数的多少对最终修复体的颜色影响较大。虽然这种工艺通过涂刷的方式可以是修复体的颜色呈现渐变的效果,但修复体的透光性却比较单一,仍不能满足前牙修复美学效果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全锆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全锆修复技术中修复体着色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工艺稳定性较差, 而且修复体的透光性却比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前牙修复美学效果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全氧化锆牙冠的边缘密合性和精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步骤I :根据比色结果,选用相应颜色的着色氧化锆瓷块;步骤2 :按照全瓷修复体的预备标准进行常规预备、临床制取印模和模型;步骤3 :用二氧化锆全瓷牙扫描仪扫描,采集数字印模,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形态;步骤4 :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得到尺寸与原始代型相匹配的氧化锆牙冠;步骤5 :采用牙科低速手机修整氧化锆牙冠上的支撑柱及打磨处理;步骤6 :利用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对氧化锆预烧结牙冠进行处理;步骤7 :将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处理后牙冠干燥;步骤8 :将干燥后牙冠放入烧结炉内烧结,形成致密的氧化锆陶瓷,达到预期的高强度和高透度;步骤9 :进行抛光和上釉,即最终完成二氧化锆全瓷牙。所述的步骤I中的着色氧化锆瓷块为颜色接近于自然牙,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光率为 O. 25 O. 45。所述的步骤6中所用的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为溶质浓度l(T73wt%可溶性镱或钇盐的水或醇-水溶液,醇选用与水互溶并提高溶液粘度作用的醇类。所述的醇为丙三醇、乙二醇、聚乙二醇600、四氢糠醇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步骤6中处理方式为浸泡和/或涂刷,浸泡时间为O. 5 30min,涂刷次数为 2 10次。所述的步骤7中干燥过程采用将牙冠放入红外灯下或烘箱中干燥,干燥时间为 30 60mino所述的步骤8中烧结温度145(Tl600°C,保温时间2 5h。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修复体着色采用的是着色氧化锆瓷块,着色工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而且通过使用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对加工后的预烧结牙冠进行处理,使最终完成的氧化锆全瓷牙在颜色和透光性方面均呈现渐变,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由于其制备过程不需要上瓷处理,无崩瓷危险,而且操作简单。同时备牙少,Imm预备空间即可。并且该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强度,透光性和光泽度好,颜色更加自然逼真。最后该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是由CAD/CAM进行设计和加工完成的,这样保证了氧化锆全冠瓷牙的边缘密合性和精确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一种美学全氧化锆修复体的制作方法,采用CAD/CAM系统,其过程为备牙后临床制取印模和模型,二氧化锆全瓷牙光学扫描仪采集数字印模,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形态。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在模型上试戴,调整外形,磨光, 上色,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制作。以前牙单冠修复体为例,具体步骤为步骤1,根据医生的比色结果采用相应的爱尔创着色氧化锆瓷块。步骤2,按照全瓷修复体的预备标准进行常规预备;咬颌面磨除I. 0mm,相对的轴面聚合角度应6 8°,轴壁与咬颌面的连接处应圆钝。然后临床制取印模和模型,准确地取模型是高质量二氧化锆全瓷牙的基础。步骤3,用二氧化锆全瓷牙扫描仪扫描,采集数字印模,扫描仪扫描时间为5min。 然后,利用3Shape牙科CAD系统DentalDesigner 软件自动建立牙齿解剖模型,将牙冠调整到与对合牙及邻牙的最佳位置,上下颌同步设计。单个内冠可以在不到Imin内制作完成。步骤4,采用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得到尺寸与原始代型相匹配的氧化锆全冠,其中包含氧化锆全冠以及连接在该牙冠两侧的氧化锆支撑体。此时数控车床加工的牙冠是不完全烧结的氧化锆,质地较软,切削较容易,切削时进行了放大,预留2(Γ30%的收缩量。单个牙冠的切削时间为15分钟。步骤5,将氧化锆修复体分离于瓷盘,采用牙科低速手机修整氧化锆牙冠两侧的支撑柱,牙科低速手机转速在1000(T20000r/min范围内。同时为了使牙冠表面更光滑,要对牙冠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步骤6,使用硝酸镱浓度为50wt%的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对牙冠切端涂刷5次。步骤7,将涂刷处理后的牙冠在红外灯下干燥30min。步骤8,干燥完的牙冠在高温烧结炉中1530°C烧结,保温2小时。步骤9,将氧化锆修复体进行抛光,然后用色釉或釉膏进行上釉处理,使颜色和光泽度都达到美学修复体的要求即最终完成无饰瓷的全氧化锆牙冠。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6中所用的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为溶质浓度10wt%氯化钇丙三醇水溶液;处理方式为浸泡,浸泡时间为30min。所述的步骤7中干燥过程采用烘箱中干燥,干燥时间为60min。所述的步骤8中烧结温度1450°C,保温时间5h。实施例3所述的步骤6中所用的全锆冠切端透明处理液为溶质浓度醋酸钇73wt%乙二醇水溶液;处理方式为浸泡O. 5min后,再涂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娟黄东斌严庆云何玲玲郑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电信] 2014年12月05日 15:00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