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氨磺酰类化合物或其盐的除草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7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下面通式代表的氨磺酰化合物及其盐,作为除草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有效的,式中X-[1]、X-[2]和X-[3]各自代表氢原子或卤原子,Y-[1]、Y-[2]和Y-[3]各自代表卤原子和R代表甲基或甲氧基.(*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lfonamide compounds or salts

Sulfonamide compounds and their salts under represented by general, as an active group of herbicide composition points is effective, in which X - 1, X - 2 and X - 3 respectively represent a hydrogen atom or a halogen atom, Y - 1, Y - 2 and Y - 3 \on behalf of their respective halogen atoms and R represents methyl or methox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有关动力转换装置,具体有关把流体压力和旋转运动互相转换的装置。有许多种类的发动机把流体压力转变成传动轴的旋转运动,又有许多种类的泵,把传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流体压力,都是属于公知的了。这些装置中有许多都利用一个或多个往复式活塞去实现动转力转换。但是往复式活塞有许多缺点。例如有属于本质特点上的笨重性,易于产生振动问题,并且要求有大量的机械元件,所有这些都无必要地限制了转动轴的旋转速度,使动力转换成为低效率。摩擦损失也是很高的。在针对复往式活塞缺点方面所进行的工作中,已有人研制了许多发动机和泵,用不往复组件或旋转组件,或往复旋转综合组件代替活塞。作为举例,在颁发给拉索塔(Lassota)的美国专利第4,174,195,号及颁发给李维因(Levin)的美国专利第1,599,610号中,对这种装置的若干形式有所叙述。这些设计可以减小装置的尺寸和笨重性。这些设计有助于提高动力转换装置的效率,因为现在的装置,相对于功率输出,或流体压力输出的大小,已经减轻了重量了。然而即使是这些装置仍有明显的缺点。和功率输出,或流体压力输出的大小相比,这些装置举例而言,仍然是比较巨大而笨重,并且依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流体压力和旋转运动互相作转换的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各项:一根传动轴:一个第一活塞板,可以相对于上述轴作公转运动;一个围绕上述第一活塞板的第一压力腔阵列;按顺序上述腔加压和减压的阀门装置,产生上述第一板件围绕上 述轴的公转运动;齿轮装置和上述轴作有功连接,使上述轴随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公转运动反应作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5-22 118235 /86;JP 1986-9-12 215543 /86;JP。权利要求1.一种把流体压力和旋转运动互相作转换的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各项一根传动轴一个第一活塞板,可以相对于上述轴作公转运动;一个围绕上述第一活塞板的第一压力腔阵列;按顺序上述腔加压和减压的阀门装置,产生上述第一板件围绕上述轴的公转运动;齿轮装置和上述轴作有功连接,使上述轴随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公转运动反应作旋转。2.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板件中包括流体通道,用以随上述第一板件的位置反应,把流体引入或引出选定的压力腔。3.如权利要求第2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板件基本为矩形,由两个相对的活塞表面和四条与上述活塞板表面连接的长边缘构成,四条长边缘基本上与上述板件的表面垂直,每一条上述流体通道中有一个流体孔,放置在每一个上述板件的表面上,并和上述阀门装置相对,有一个长边缘孔,放置在一条上述长边缘上,和一个上述腔相对,上述流体孔和长缘孔配合,使上述流体通道有基本为T的形状,上述流体通道形成一个三通流体控制阀系统,使上述体可以基本上同时通过上述阀装置进入上述板件表面,或从上述表面排出。4.如权利要求第3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流体孔或长边缘孔基本为方形,从而当上述流体从上述流体通道中通过时,承受较低的压力降。5.如权利要求第3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流体孔和长边缘孔基本上为长方形,它们的短边为弧形,从而当上述流体在上述流体通道中通过时,承受较低的压力降。6.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板件基本上为长方形,并由与上述阀装置相对的两个相对的活塞板表面,及与上述板件表面连接的四条长缘构成,四条长边基本和上述板件的表面垂直,各朝向一个选定的腔室,上述板件表面在上述第一板件公转的选定阶段,起密封件的作用,把上述阀装置对选定腔的加压或减压切断。7.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板件中一个设置在中心上的孔,容纳上述轴,上述第一板件相对于通过上述轴的横向轴线偏心放置。8.如权利要求第一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另外包括一个第一活塞板密封装置,切断选定腔里的加压和减压流体,上述第一板件,和上述密封装置,作可沿上述第一板件的选定长边缘滑动的连接。如权利要求第8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密封装置用于在基本与上述轴的横向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9.如权利要求第8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密封装置是两个第一活塞滑块。10.如权利要求第10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两个第一活塞滑块各有一个滑块孔,面向一个选定的压力腔,用于随上述第一板件的位置反应,引导流体流入或排出这种选定的压力腔。11.如权利要求第10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两个第一活塞滑块有滑块孔放在上述两个第一活塞滑块的长边缘上,并朝向选定的压力腔。12.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另外有一个第一壳体,包围上述压力腔。13.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壳体有基本为矩形的框架。14.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另外设有以下各项带有长边缘的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密封切断选定腔室里的加压或减压流体,上述第一板件以可以沿上述第一板件的相对长边缘滑动的方式,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连接。有一个第一壳体包围上述压力腔,上述第一壳体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有第一到第四条纵向边缘。其中上述第一板件基本上为长方形,由相对的第一及第二活塞板表面,及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板表面连接的第一到第四长边缘构成,上述四条长边缘基本上与上述第一第二活塞板表面垂直,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一及第三纵向边缘相对;并且上述压力腔中有以下各项有一个第一压力腔,由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一纵向边缘的一部分,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一长边缘,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的上述长边缘的部分形成。有一个第二压力腔,由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二纵向长边缘;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一及第三纵向边缘的一部分,和上述第一活塞滑块的上述长边缘形成;有一个第三压力腔,由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三纵向边缘的一部分,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三长边缘,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的上述纵向边缘的部分形成。有一个第四压力腔,由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四纵向边缘,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第一及第三纵向边缘的部分;和上述第二活塞的上述长边缘形成。15.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如下上述齿轮装置中有一个驱动齿轮,随上述轴旋转,并可和两个正时齿轮啮合,每一个正时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一根正时枢轴上,基本上在上述的一条横向轴线的两侧相对布置,第一板件有二个正时枢轴孔,各容纳一个上述正时枢轴,该正时枢轴孔大体上在上述横向轴线的两侧相对布置。16.如权利要求第一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装置包括一个驱动齿轮,用于随上述轴旋转,并可和4个正时齿轮啮合,每个正时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一根正时枢轴上,各齿轮相对于上述轴的一条横向轴线大体上呈90度开布置,上述第一板件有四个枢轴孔,各孔中容放一根上述正时枢轴,上述正时枢轴孔相对于上述横向轴线互相间隔大致90度。17.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另外设有以下各项一个第二活塞板可以相对于上述轴作公转运动,但其公转与上述第一板件的公转有大致为180度的相位差;一个第二压力腔阵列围绕上述第二板件;第二阀门装置依次对的上述第二压力腔阵列加压和减压,因而产生上述第二板件围绕上述轴的公转运动;其中上述齿轮装置,使上述轴随上述第二板件的上述公转产生旋转。18.一种把流体压力和旋转运动互相转换的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为有以下各项一根传动轴;一个第一活塞板,其上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活塞板表面,和第一到第四的长边缘,上述第一板件可相对上述轴作公转运动;有长边缘的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上述第一板件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连接,可沿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二及第四长边缘滑动,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滑块用于跟随上述第一板件,在与上述轴的横向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作往复运动;一个第一压力腔阵列,围绕上述第一板件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滑块;一个第一壳体围绕上述腔室;阀门装置对上述腔室依次加压和减压,从而产生上述第一板件围绕上述轴的公转运动;齿轮装置和上述轴有功连接,使上述轴随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公转产生旋转。19.如权利要求第19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活塞板及上述第一及第二滑块基本用塑料制造。20.如权利要求第19项中之动力转换装置,特征为上述第一板件中有流体通道,用于随上述板件的位置反应,引导流体进入和排出选定的压力腔,每一条上述流体通道有一个设置在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一及第二板件表面上的流体孔,朝着上述阀装置,在上述第一板件的上述第一到第四条长边缘中的一条上,设置一个长边缘孔,朝着上述腔中的一个,上述流体孔和长边缘孔配合,使上述流体通道基本为T形,上述流体通道形成一个三通流体控制阀系统,使上述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史雄芳贺隆弘前田和之下原田洋吉田常原池口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