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内沿纵向设有一根“U”型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一根弯成“U”型直径为Φ3~Φ8mm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或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内部的”U”型加强件增强了电缆支架的承载能力,选用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提高了电缆支架的抗盐碱腐蚀能力、抗老化能力,大大提高了电缆支架的耐久性,同时,电缆支架的多种色彩可满足不同用途电缆铺设的区分,增加了美感,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支架、PVC支架、树脂复合材料支架,其强度及抗老化能力提高了3~5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由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的电缆支架,特别适用于电力及通讯线路电缆的铺设工程。
技术介绍
电缆支架是横向固定在电缆沟壁上用于承载电缆的装置,当前电力、通讯电缆沟槽中使用的电缆支架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有下述三种,普通混凝土、PVC塑料及玻璃钢。普通混凝土支架因受材料强度的限制,使得体积庞大,重量过重,而且支架外表面难以达到光滑、平整的效果,另外,普通混凝土为灰色,颜色单调不美观。PVC及玻璃钢虽然可以满足外观及荷载方面的要求,但材料成本高,产品抗老化能力差,耐久性受限,因难以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巧、强度高、耐久性好、色彩丰富、 外表光滑平整的电缆支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架内沿纵向设有一根“U”型加强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件为一根弯成“U”型直径为Φ3 Φ8πιπι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或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柱体。所述的支架分为电缆基座和电缆支撑端,所述电缆基座固定在电缆沟壁上,所述电缆支撑端的末端上扬或其上表面即支撑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载槽。所述的支架下底面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电缆基座和电缆支撑端。所述加强肋的下底面设有至少一个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内部的”U”型加强件增强了支架的承载能力,选用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提高了电缆支架的抗盐碱腐蚀能力、抗老化能力,大大提高了电缆支架的耐久性,同时,电缆支架的多种色彩可满足不同用途电缆铺设的区分,增加了美感,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支架、PVC支架、树脂复合材料支架,其强度及抗老化能力提高了 3 5倍;本技术的电缆支架,结构轻巧,抗荷载能力可达4 5ΚΝ,基材抗压强度可达HOlOOMPii,抗拉强度可达15-20Mpa,抗渗性大于P16,历经600次快速冻融试验,动弹模具及质量无损失;由于超高强、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及碳渗入为0mm,使得本电缆支架具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和抗冻性,能抵御各种恶劣环境,特别是处于地下潮湿环境中或北方寒冷地区,稳定性优越; 另外生产该产品的模具采用玻纤增强塑料制成,模具的高硬度、高韧性及表面的光滑性,使得生产出的电缆支架外形平整、光滑;采用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可使支架着不同色彩,色彩更加丰富,更适合电力、通讯对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功能电缆的区分,同时更具有艺术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仰视图;图3为图2 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左视图;图5为图2的A-A剖面图;图6为图5的B-B剖面图;图7为图5的D-D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仰视图;图10为图9 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左视图;图12为图9的H-H剖面图;图13为图12的F-F剖面图;图14为图12的G-G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广14所示,本技术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1内沿纵向设有一根“U”型加强件6,如图5、6、7、12、13、14所示, “U”型加强件6为一根弯成“U”型直径为Φ3 Φ8πιπι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或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柱体。电缆支架1分为电缆基座2和电缆支撑端3,如图1、2所示,电缆基座2固定在电缆沟壁上,电缆支撑端3的末端5上扬,如图1所示,或电缆支撑端3的上表面即支撑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载槽7,如图8所示。电缆支架1下底面设有加强肋4,加强肋4连接电缆基座2和电缆支撑端3,加强肋4的下底面设有至少一个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8,如图8、9 所示。本技术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方如下由下述原料以重量份配比组成P. 0 42. 5的彩色水泥590-730份;平均粒径为0. 15um, Si02含量彡92%的硅灰 170-200份;平均粒径为10 30 μ m,比表面积彡400m2/kg的超细粉煤灰70 120份;粒径为0. 16-1. 25mm的细石英粉1100-1190份;超塑化剂12. 0-16. 0份;直径为0. 18-0. 22mm、 长度为12-15mm的镀铜钢纤维90-150份;水160-185份。优选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P. 0 42. 5的彩饩水泥700-720份;平均粒径0. 15um、 Sio2含量彡92%的硅粉180-190份;平均粒径为10 30 μ m,比表面积彡400m2/kg的超细粉煤灰70 90份;粒径0. 16-1. 25mm石英砂1120-1170份超塑化剂14. 5-15. 0份;直径 0. 18-0. 22mm长度为12_15mm的镀铜钢纤维100-110份;水160-165份。本技术的电缆支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向搅拌机中加入配方中限定的镀铜钢纤维和石英砂并搅拌3. 5^4. 0分钟至均勻作为备用物料;2)向备用物料中加入配方中限定的彩色水泥、硅粉、粉煤灰,以及配方中限定的水量的30%,继续搅拌0. 5-1. 0分钟至均勻;3)将配方中的超塑化剂及剩余水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步骤2中产生的物料中,再搅拌4分钟,得到混合料;4)将制备好的混合料,经注料设备注入到由玻纤增强塑料制成的支架模具中, 然后加入”U”型加强件,再将上述支架模具放到振频为3000-5000次/分钟、振幅为 0. 05-0. Imm的振动设备上,振动2_3分钟让模具内的混合料成型为支架;5)将成型好的支架连同模具放入升温速度不大于15°C /h,温度不超过40°C的干热养护室中养护16小时进行产品初养;6)初养完成后,将支架从模具中取出,然后再放到升温速度不大于20°C /h,温度不超过80士5°C的红外线养护室中养护48小时,即得到本技术中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权利要求1.一种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架内沿纵向设有一根“U”型加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为一根弯成“U”型直径为Φ3 Φ8πιπι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或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分为电缆基座和电缆支撑端,所述电缆基座固定在电缆沟壁上,所述电缆支撑端的末端上扬或其上表面即支撑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载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下底面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电缆基座和电缆支撑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的下底面设有至少一个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内沿纵向设有一根“U”型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一根弯成“U”型直径为Φ3~Φ8mm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或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柱体。本技术提出的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支架内部的”U”型加强件增强了电缆支架的承载能力,选用彩色活性粉末混凝土提高了电缆支架的抗盐碱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贺明,党智斌,
申请(专利权)人:黄贺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