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气浮分离效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665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水处理设备气浮装置的结构,尤其涉及水处理气浮池内结构的改进。一种提高气浮分离效果的装置,包括有溶气释放混合池,导流板,气浮固液分离池,并在其上方设有刮渣机,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有在固液分离池内设有整流板;固液分离池的池壁上设有定位条的固定装置,定位条限制整流板的位置与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分离池的水力条件,降低分离池中水流的雷诺数,使目前普遍处于紊流状态的分离区,处于或接近层流状态,减少对带气絮粒上浮过程中的干扰,提高上浮速度。可将目前采用的设计流速,由6-8m/h,提高到15m/h左右。在相同处理量情况下,提高气浮分离效果,使出水水质更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水处理设备气浮装置的结构,尤其涉及水处理气浮池内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气浮分离机理的研究中,都以带气絮粒只受到重力、浮力和阻力为前提和依据,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它的上浮速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带絮粒子除受上述各种力之外,还受水流状态的影响,在紊流和层流状态中受力情况相差甚远。再加上水中絮粒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表面性质也不一样,而且在上浮过程中其尺寸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絮粒上浮不可能匀速运动。由于目前气浮设计一般都处于絮流条件下,上述因素对带气絮粒上浮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在目前气浮装置的设计中,工程人员一般只能采用远远低于理论的上浮速度或者加大分离区尺寸进行设计。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固液分离效果都与理论值相差较远,固液分离效果比较差。为了解决此问题,专利号为01222525.8,名称为“固液分离池挡板装置”公开了一种结构,在固液分离池中增加了挡板,以改善紊流对上浮絮粒子的影响,使固液得到有效的分离。但由于该专利文件没有公开挡板的具体结构,同时由于挡板设置的方向与角度对紊流影响比较大,因而并没有使该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气浮分离效果的装置,包括有溶气释放混合池(9),导流板(10),气浮固液分离池(11),并在其上方设有刮渣机(8),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在固液分离池(11)内设有整流板(1);整流板(1)上设有定位条(3);固液分离池(11)的池壁上设有定位条(3)的固定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礼栋王刚王继武裴正隆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桥水处理技术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