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5849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8:49
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涉及自由锻造工具。解决原有整体马架笨重、制造工艺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马架由底座、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组成,底座通过T型槽螺栓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底座上部依次放置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槽口支承和中间支承、中间支承和底座之间通过键联结,槽口支承上部的弧形槽口与芯轴的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自由锻造扩孔,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制造工艺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由锻造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扩孔锻造工具的马架。
技术介绍
扩孔锻造是将一种可转动的芯轴,插入环形毛坯中,再将芯轴两端分别支承在两个马架上,通过上砧对环形毛坯施加压力,芯轴转动一次,上砧施压一次,环形毛坯在上砧与芯轴间逐渐变形,使环形毛坯内外径增大,实现扩孔工艺。采用芯轴、马架扩孔,在自由锻造中应用十分广泛。原有技术的马架是整体结构,不仅笨重,制造工艺性差,而且一个马架只有一种槽口,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解决原有整体马架笨重、制造工艺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架由底座、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组合而成,所述底座通过T型槽螺栓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上部依次放置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槽口支承和中间支承、中间支承和底座之间通过键联结,槽口支承上部的弧形槽口与芯轴的外径相匹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马架分为底座、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三部分, 并采用键联结的组合式结构,不仅可方便拆装,而且可将这三个零件单独制造,工艺性好; 由于中间支承可根据环件大小增减、槽口支承可按照所用芯轴更换,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用于自由锻造扩孔,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制造工艺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采用组合式马架的扩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由底座9、中间支承8和槽口支承7组合而成,所述底座9通过T型槽螺栓11固定在移动工作台12上,所述底座9上部依次放置中间支承8和槽口支承7,槽口支承7和中间支承8、中间支承8和底座9之间通过键10联结,槽口支承7上部的弧形槽口与芯轴5的外径相匹配。锻造时,首先,将上砧座2通过园键和螺钉固定在液压机活动横梁垫板1上,上砧 3通过键4与上砧座2联结;再将底座9通过T型槽螺栓11固定在移动工作台12上,依次把底座9、中间支承8和槽口支承7联接;然后,操作机夹持芯轴5 —端,插入环形毛坯6中,再将芯轴5两端分别支承在两个马架的槽口支承7上;液压机主缸加压,活动横梁下降,带动上砧3下降,对环形毛坯6施压,使之变形,之后,活动横梁上升,带动上砧3上升,离开锻件,操作机将芯轴5转动一定的角度,活动横梁下降,进行下一轮次的锻造。这样,芯轴5转动一次,上砧3施压一次,环形毛坯6在上砧与芯轴间逐渐变形,使环形毛坯内外径增大,完成扩孔锻件。权利要求1. 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架由底座(9)、中间支承(8)和槽口支承(7)组合而成,所述底座(9)通过T型槽螺栓(11)固定在移动工作台(12)上,所述底座(9)上部依次放置中间支承⑶和槽口支承(7),槽口支承(7)和中间支承(8)、中间支承⑶和底座(9)之间通过键(10)联结,槽口支承(7)上部的弧形槽口与芯轴(5)外径相匹配。专利摘要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涉及自由锻造工具。解决原有整体马架笨重、制造工艺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马架由底座、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组成,底座通过T型槽螺栓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底座上部依次放置中间支承和槽口支承,槽口支承和中间支承、中间支承和底座之间通过键联结,槽口支承上部的弧形槽口与芯轴的外径相匹配。本技术用于自由锻造扩孔,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制造工艺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文档编号B21J13/04GK202316888SQ20112048502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解文科, 魏征宇 申请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征宇解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