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业专利>正文

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6059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9:28
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包含:压辊部件、支承装置、加压油缸、检修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粉磨工作时液压推力垂直作用于磨辊加压杆,工作行程无杆腔进油,以降低供油压力,减少液压泄漏和磨损,降低斜拉力的无用功损耗和构件负荷;根据粉磨工况与检修工况对磨辊的不同运动要求,使加压杆与压杆支承板构成铰支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方式,压杆支承板与压杆支承座构成铰支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方式,两种方式交错对应,既满足粉磨时支承装置的载荷要求,又减小磨辊检修时的翻转空间,降低了立式磨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粉体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应用于立式磨粉磨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粉体工程
,应用于立式磨碾压粉状物料。
技术介绍
现行技术的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大多制成“7”字形杠杆,一端与磨辊通过轴承装配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缸活塞杆伸出端铰支连接,“7”字形角顶点与立磨壳体机架铰支连接,液压驱动活塞杆拉动“7”字形杠杆一端时,另一端的磨辊通过“7”字形角顶点的铰支轴作用,对立磨磨盘上的物料实施碾压。这种立式磨辊加压装置主要缺陷是1)为使磨辊上有垂直向下的压力而施加在“7”字形杠杆力臂上的液压拉力通常与力臂斜交,因而液压力的一部分作无用功损耗且增加构件负荷;2)施载拉力时有杆腔工作,供油压力同比要增加30%,泄漏和磨损的概率增加;3)加压装置铰支在磨机壳体上,使磨机壳体制造成本整体增加;4)磨辊检修和堆焊须翻出磨机,磨辊绕铰支轴旋转,磨门须较高,磨盘上方的翻转空间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粉磨工作时液压推力垂直作用于磨辊加压杆,工作行程无杆腔进油,以降低供油压力,减少液压泄漏和磨损,降低斜拉力的无用功损耗和构件负荷;根据粉磨工况与检修工况对磨辊的不同运动要求,使加压杆与压杆支承板构成铰支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方式,压杆支承板与压杆支承座构成铰支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方式,两种方式交错对应,既满足粉磨时支承装置的载荷要求,又减小磨辊检修时的翻转空间,降低了立式磨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包含压辊部件,其包含加压杆、磨辊、加压套、压杆支承销轴;加压杆前端与磨辊通过轴承装配连接,后端套接加压套,并通过加压套与加压油缸活塞杆前端铰支连接,中部套接压杆支承销轴,与支承装置铰支连接,支承装置,其包含两块压杆支承板、一个压杆支承座、两个定距块、一个压杆支承销轴、支承板铰支轴、支承板定位销、检修油缸前支座、锁紧装置、螺栓连接件;两块压杆支承板上端分别与压杆支承销轴的两端铰支连接,其中一个压杆支承板刚联锁紧装置,在压辊检修时与刚联在加压杆上的锁紧连接销孔板锁紧连接;两块压杆支承板之间通过上下两个定距块用螺栓连接件组成一体,两外侧面与压杆支承座内侧相贴并用支承板铰支轴、支承板定位销双销轴连接,支承板铰支轴、支承板定位销一端均有螺纹,用螺母将压杆支承座、压杆支承板、下定距块一齐压紧;上定距块侧面连接检修油缸前支座,与检修油缸活塞杆头铰支连接;加压油缸,其活塞杆头与套接在加压杆后端的加压杆套铰支连接,其油缸座与加压油缸支座上部铰支连接;铰支点位置应保证在磨辊与磨盘具有最小工作间隙时,加压油缸活塞杆轴线垂直于加压杆轴线;检修油缸,其活塞杆头与所述支承装置上的检修油缸前支座铰支连接,其油缸座与加压油缸支座下部铰支连接;所述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杆为“一”字形,所述加压套为整环型,所述压杆支承销轴为两端同轴销,中间整环抱合压杆中部外径;所述销孔板的一组销孔分布在所述压杆支承销轴轴心线的一个分度圆上;所述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含一个螺孔板,连接在所述压杆支承板侧;一个销孔板,连接在所述加压杆中部,一个锁紧螺柱,旋入螺孔板时,前端圆柱部分插入所述销孔板的一个销孔,加压杆与压杆支承板构成刚性连接;锁紧螺柱旋出时,螺孔板与销孔板脱开,加压杆与压杆支承板构成铰支连接;所述立式磨磨辊加压装置,其中,所述压杆支承销轴的安装轴线应保证在磨辊与磨盘具有最小工作间隙时,加压杆轴线处于水平位置;压杆支承销轴的安装轴线的正投影落在支承板铰支轴、支承板定位销所包络的平面内;系统是这样工作的粉磨物料时,加压油缸的无杆腔进压力油,其活塞杆头通过铰支轴B、加压杆套7推动加压杆8,此时锁紧装置的锁紧螺柱旋出螺孔板,与销孔板脱开,加压杆绕支承在压杆支承板的压杆支承销轴的轴线旋转;与加压杆通过轴承装配的磨辊在压杆支承销轴的铰支作用下压向磨盘,随磨盘转动的物料在磨辊与磨盘间的挤压通道得以粉磨,此时压杆支承销轴对压杆支承板的拉力由支承板铰支轴与支承板定位销共同承载;并通过与之联接的压杆支承座传到基础,拧紧与支承板铰支轴与支承板定位销一端连接的螺母,将压杆支承板、压杆支承座、下定距块夹紧以提高支承刚度;两块压杆支承板在套接压杆支承销轴两端轴径后与上定距块用螺栓连接件连接紧固;检修油缸前支座与上定距块连接;加压杆前端伸进磨门处与磨门间密封采用软联接;磨辊检修需翻出磨门时,所述支承板定位销拔出、所述锁紧螺柱旋入螺孔板,锁紧螺柱前端圆柱部分插入销孔板其中一个销孔,加压杆不能绕压杆支承销轴轴线旋转;拔出铰支轴B,其活塞杆与加压杆套脱开,加压油缸绕支承在加压油缸支座上部的铰支轴A旋下;检修油缸后端与加压油缸支座下部用检修油缸后铰支轴铰支连接,检修油缸前端与检修油缸前支座用检修油缸前铰支轴铰支连接,检修油缸有杆腔进油,拉动压杆支承板与加压杆、磨辊一起绕支承板铰支轴的轴线旋转,直至磨辊翻出磨外检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加压油缸垂直于加压杆施压,可有效利用液压力,减少斜交时的能量损失和水平分力所导至的构件成本;2加压油缸是大载荷小行程,工作行程无杆腔进油比有杆腔进油所需供油压力同比下降1/3,减少磨损和泄漏概率,且不会引起压杆失稳。3磨辊检修翻转出磨门时,绕较低的支承板铰支轴旋转,比绕压杆铰支轴旋转需要较低的磨门高度,因而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现结合图示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1-检修油缸后铰支轴;2-检修油缸;3-加压油缸支座;4-铰支轴A ;5-加压油缸;6-铰支轴B ;7_加压杆套;8-加压杆;9-检修油缸前支座;10-锁紧装置;11-压杆支承销轴;12-压杆支承板;13-螺栓连接件;14-软联接;15-磨辊;16-磨门;17-磨盘;18-压杆支承座;19-支承板铰支轴;20-支承板定位销;21-螺母;22-下定距块;23-上定距块;24-检修油缸前铰支轴;25-销孔板;26-螺孔板;27-锁紧螺柱;具体实施例方式粉磨物料时,加压油缸5的无杆腔进压力油,其活塞杆头通过铰支轴B6、加压杆套7推动加压杆8,此时锁紧装置10的锁紧螺柱27旋出螺孔板沈,与销孔板25脱开,加压杆绕支承在压杆支承板12上的压杆支承销轴11的轴线旋转;与加压杆通过轴承组装配的磨辊15在压杆支承销轴的铰支作用下压向磨盘17,随磨盘转动的物料在磨辊与磨盘间的挤压通道得以粉磨,此时压杆支承销轴对压杆支承板的拉力由支承板铰支轴19与支承板定位销20共同承载;并通过与之联接的压杆支承座18传到基础,与支承板铰支轴与支承板定位销一端连接的螺母21拧紧,将压杆支承板、压杆支承座、下定距块22夹紧以提高支承刚度;两块压杆支承板在套接压杆支承销轴两端轴径后与上定距块23用螺栓连接件13连接紧固;检修油缸前支座9与上定距块连接;加压杆前端伸进磨门16处与磨门间采用软联接14进行防尘密封;磨辊检修需翻出磨门时,所述支承板定位销拔出、所述锁紧螺柱旋入螺孔板,锁紧螺柱前端圆柱部分插入销孔板其中一个销孔(不同位置的销孔可获得加压杆轴线不同的倾角,适应检修要求),加压杆不能绕压杆支承销轴轴线旋转;拔出铰支轴B,其活塞杆与加压杆套脱开,加压油缸绕支承在加压油缸支座3上部的铰支轴A4旋下;检修油缸后端与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业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