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绳液压控制系统、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和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5930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绳液压控制系统和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均包括油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和控制单元,油泵同时连接系统油源、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分别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连接。其中,放绳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放绳单元,放绳单元包括第一平衡阀组和第二平衡阀组。收绳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收绳单元,收绳单元包括第一调压阀组和第二调压阀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放绳单元和/或收绳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马达的协同工作,能够可靠地使两个卷扬机的收绳和放绳实现非线性同步,避免产生乱绳现象,方便操作者进行调试,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绳液压控制系统、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和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起重机需要多个卷扬机协同动作,这些卷扬收绳或放绳时,由于绳长、滑轮大小以及钢丝绳处于臂架上的位置各不相同,多个卷扬机之间的动作是非线性的,所以控制多个卷扬机达到同步比较困难。若多个卷扬机收放绳不同步,则会引起以下问题放绳速度相对较慢的卷扬机会承受较大载荷,钢丝绳处于过度绷紧状态,对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放绳速度相对较快的卷扬机会承受较小载荷,甚至不受载荷,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若过于松弛将发生乱绳现象,会严重影响起重机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实现多个卷扬机同步是采用闭环控制的方式,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使用控制器、传感器等器件,成本较高,且只能实现简单的近似线性同步,调试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放绳液压控制系统、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和起重机,能够可靠地实现两个卷扬机的非线性同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绳液压控制系统,该放绳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泵,油泵与系统油源连通;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连接油泵;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连接油泵;放绳单元,放绳单元包括第一平衡阀组和第二平衡阀组;第一马达,第一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第一马达的第二油口经过第一平衡阀组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 ;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第二马达的第二油口经过第二平衡阀组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口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和放绳单元。其中,第一平衡阀组包括第一平衡阀,第一马达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一平衡阀的出口,经过第一平衡阀的入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第一平衡阀的控制口连接第一马达的第一油口 ;第二平衡阀组包括第二平衡阀,第二马达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二平衡阀的出口,经过第二平衡阀的入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第二平衡阀的控制口连接第二马达的第一油口。其中,第一平衡阀的阀芯具有单向流通和双向节流两种状态,且第一平衡阀的阀芯的初始状态为单向流通;第二平衡阀的阀芯具有单向流通和双向节流两种状态,且第二平衡阀的阀芯的初始状态为单向流通。其中,第一平衡阀组包括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第一入口连接外部压力油源,第一梭阀的第二入口连接第一马达的第一油口,第一梭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平衡阀的控制口 ;第二平衡阀组包括第二梭阀,第二梭阀的第一入口连接外部压力油源,第二梭阀的第二入口连接第二马达的第一油口,第二梭阀的出口连接第二平衡阀的控制口。其中,第一平衡阀组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梭阀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外部压力油源,用于接通或阻断外部压力油源;第二平衡阀组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梭阀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外部压力油源,用于接通或阻断外部压力油源。其中,放绳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三马达、第三换向阀和第三平衡阀组,第三换向阀连接油泵,第三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三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第三马达的第二油口经过第三平衡阀组连接第三换向阀的第二出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收绳液压控制系统,该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泵,油泵与系统油源连通;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连接油泵;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连接油泵;收绳单元,收绳单元包括第一调压阀组和第二调压阀组;第一马达,第一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第一马达的第二油口同时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和第一调压阀组;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出口, 第二马达的第二油口同时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调压阀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和收绳单元。其中,第一调压阀组包括第一比例溢流阀,用于设定第一马达的液压压力,第一比例溢流阀的入口同时连接第一马达的第二油口和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第一比例溢流阀的出口连接回油箱;第二调压阀组包括第二比例溢流阀,用于设定第二马达的液压压力,第二比例溢流阀的入口同时连接第二马达的第二油口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第二比例溢流阀的出口连接回油箱。其中,第一调压阀组还包括第一溢流阀,用于保护第一马达,第一溢流阀的入口连接第一比例溢流阀的入口,第一溢流阀的出口连接回油箱;第二调压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用于保护第二马达,第二溢流阀的入口连接第二比例溢流阀的入口,第二溢流阀的出口连接回油箱。其中,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三马达、第三换向阀和第三调压阀组,第三换向阀连接油泵,第三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三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第三马达的第二油口同时连接第三换向阀的第二出口和第三调压阀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臂架,臂架的根部活动连接在起重机上,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均固定在起重机上,该起重机还包括放绳液压控制系统和/或收绳液压控制系统,该放绳液压控制系统为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放绳液压控制系统,该收绳液压控制系统为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收绳液压控制系统,第一卷扬机连接第一马达,第二卷扬机连接第二马达,第二卷扬机上的绳经过第二滑轮组固定在臂架上靠近臂架的根部的一端,第一卷扬机上的绳经过第一滑轮组固定在臂架上远离臂架的根部的一端。其中,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为三位五通电磁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放绳液压控制系统、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和起重机通过两个马达的协同工作,能够可靠地使两个卷扬机的收绳和放绳实现非线性同步,避免产生乱绳现象,方便操作者进行调试,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压控制系统作为放绳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放绳时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液压控制系统作为收绳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收绳时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起重机的起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示意图。液压控制系统100包括油泵101、第一换向阀102、第二换向阀103、第一马达106、 第二马达107以及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单元可设于液压控制系统的任意位置,其具有多种控制方式,比如电信号控制、液压信号控制、手动控制或者其结合等。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100优选为既包括收绳单元104又包括放绳单元105,使液压控制系统100既可作为收绳液压控制系统又可作为放绳液压控制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100 可只包括收绳单元104或放绳单元105,使液压控制系统100只作为收绳液压控制系统或只作为放绳液压控制系统。第一换向阀102具有左位、中位和右位三种工作位置,当第一换向阀102处于左位时,压力油口连接B2出口,A2出口连接回油箱109 ;当第一换向阀102处于中位时,压力油口被阻断,A2出口和B2出口均连接回油箱109 ;当第一换向阀102处于右位时,压力油口连接A2出口,B2出口连接回油箱10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阀102默认处于中位。第二换向阀103也具有左位、中位和右位三种工作位置,鉴于第二换向阀103每个工作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高一平黎伟福涂凌志宋春阳张源李葳袁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