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底部结构的构造,尤其是ー种在其碰撞性能方面得到优化的小轿车用底部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底部结构通常包括纵梁和横梁組成的格状结构,它们可以组装在一起或者一体式地被设计成例如铸件。在碰撞时沿行驶方向出现的カ必须大部分由纵梁承接并耗散, 以阻止客舱发生威胁乘客安全的变形。为此所需的纵梁刚性应当在重量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实现,这一方面出于制造成本的原因,另ー方面是为实现车辆节省燃料的运行。车辆的车身越紧凑,对纵梁的要求就越难以满足。在客舱的高度上,纵梁应当在外部沿着车辆的侧面延伸,从而不限制客舱的放脚空间并且有助于客舱抵抗侧向撞击的稳定性。然而在客舱之前和之后,纵梁必须弯曲地延伸,以便绕开轮罩并且为车轮的弾性悬架以及减震器留出空间。为车轮和附属的减震器提供空间的宽敞的轮罩限制了在车身内可供客舱的座位使用或者可用作行李箱的空间。此外这些轮罩使得纵梁需要具有明显向内错移的走向,而这种走向影响纵梁承受碰撞时出现的纵向カ的持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干,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底部结构,所述后底部结构重量较轻并且可以承受较高负荷而且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沃茨,J·赫尔伯特,S·罗森普兰特,J·弗里津格,A·斯特恩,J·西本尼克,M·哈德,D·埃利希,W·索尔尼卡,O·马热,G·海姆,S·奥利格希拉格,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