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感应炉坩埚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5534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感应炉坩埚修补方法,所述修补方法是将坩埚的烧结层拆除,保留其未烧结层及未在拆除烧结层过程中受损的半烧结层;固定内腔模具,在内腔模具与坩埚保留部分之间加入与坩埚保留部分同质的耐火材料并捣打密实;在内腔模具脱模后,随即进行烘烤,烘烤分两段进行,烘烤时段的前4~6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60%且逐步调高,之后调整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至额定电流的100%直到烘烤完成。可对烧损的坩埚进行修补后再次使用,其设备更新用时大大缩短。由于省去了耐火材料捣打后的自然晾干步骤,节约了设备更新时间,并且节省了耐火材料用量和烘烤用电,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频感应炉,尤其是一种。技术背景中频感应炉坩埚为设置于感应圈内侧的以耐火材料制作的内衬结构,在其使用后期,由于长期经过高温钢液的烧结、侵蚀,坩埚与钢液接触面已损坏严重,不能再继续熔炼使用,此时,现有方法是将坩埚完全拆除,仅保留感应圈,相当于重新制造新的坩埚。新制的坩埚需要排出耐火材料中的水分后才能使用。其一般在是耐火材料捣打完毕并脱模后,还需要自然晾干一段时间,才能向坩埚内加入废铁等导电金属,向感应圈通电,调整感应圈内电流大小,利用废铁等导电金属感应加热后产生的热量对坩埚缓慢加热烘烤。新制的坩埚由于感应圈周围的含水率高,在捣打完毕后不能立即通电烘烤,否则感应圈电路就会短路,因此,新制的坩埚一般需要自然晾干十多个小时,烘烤M小时,才能投入使用,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中频感应炉坩埚为一次性使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烧损的坩埚进行修补后再次使用,其设备更新用时大大缩短。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坩埚的烧结层拆除,保留其未烧结层及未在拆除烧结层过程中受损的半烧结层;固定内腔模具,在内腔模具与坩埚保留部分之间加入与坩埚保留部分同质的耐火材料并捣打密实;在内腔模具脱模后,随即进行烘烤。所述烘烤分两段进行,烘烤时段的前4 6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 60%且逐步调高,之后调整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至额定电流的 100%直到烘烤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省去了耐火材料捣打后的自然晾干步骤,节约了设备更新时间,节省了耐火材料的用量,并且节省了耐火材料用量和烘烤用电,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感应圈,2-坩埚,21-烧结层,22-半烧结层,23-未烧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是将坩埚2的烧结层21拆除,保留其未烧结层23及未在拆除烧结层21过程中受损的半烧结层22 ;安装内腔模具,在内腔3模具与坩埚保留部分之间加入与坩埚保留部分同质的耐火材料并捣打密实;在内腔模具脱模后,随即进行烘烤。本专利技术的修补方法使用的内腔模具及其定位方法与新制坩埚时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只去除烧结层21,保留能够继续使用的半烧结层22和未烧结层23,由于烧结层21 与半烧结层22的紧密结合,在去除烧结层21时不可避免地会去除掉部分的半烧结层22,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由于新加入的耐火材料数量少,虽然新加入的耐火材料中含的水分同样会浸润至坩埚保留部分,但这些水分不致引起感应圈短路,故可省去自然晾干步骤,节约了设备更新时间。进一步的是,为了保证新加入的耐火材料与坩埚保留部分相互固结,所述烘烤分两段进行,烘烤时段的前4 6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 60%且逐步调高,使得感应加热过程的温升与耐火材料中水分及粘结剂等向坩埚保留部分的浸润过程匹配,之后可调整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至额定电流的100%直到烘烤完成。烘烤合格的判断标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一某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额定功率为1000KVA,坩埚规格为容积1吨,坩埚壁厚 70mm,使用周期30炉。达到30炉使用周期后,目测其烧结层厚度约30mm,半烧结层厚度约15mm,未烧结层厚度约25mm。以本专利技术的修补方法进行修补,烘烤的前2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20%,之后的两小时中,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40%, 再之后的两小时中,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60%,然后调整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至额定功率的100%,持续6小时后,烘烤完成。经验证,一般可经过两次修补后的中频感应炉坩埚的使用总周期达到80炉。实施例二某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额定功率为2000KVA,坩埚规格为容积2吨,坩埚壁厚 100mm,使用周期30炉。达到使用周期后,目测其烧结层厚度约40mm,半烧结层厚度约20mm,未烧结层厚度约40mm。以本专利技术的修补方法进行修补,烘烤的前2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30%,之后的两小时中,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50%, 再之后的两小时中,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60%,然后调整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功率至额定功率的100%,持续7小时后,烘烤完成。经验证,一般经两次修补后的中频感应炉坩埚的使用总周期达到100炉。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修补方法,设备更新时间由M小时以上缩短至约12小时,大大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节约了修补材料和烘烤用电。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将坩埚O)的烧结层拆除,保留其未烧结层03)及未在拆除烧结层过程中受损的半烧结层02);安装内腔模具,在内腔模具与坩埚保留部分之间加入与坩埚保留部分同质的耐火材料并捣打密实;在内腔模具脱模后,随即进行烘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烘烤分两段进行,烘烤时段的前4 6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 60%且逐步调高,之后调整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至额定电流的100%直到烘烤完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修补方法是将坩埚的烧结层拆除,保留其未烧结层及未在拆除烧结层过程中受损的半烧结层;固定内腔模具,在内腔模具与坩埚保留部分之间加入与坩埚保留部分同质的耐火材料并捣打密实;在内腔模具脱模后,随即进行烘烤,烘烤分两段进行,烘烤时段的前4~6小时,中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60%且逐步调高,之后调整频感应炉的感应圈通电电流至额定电流的100%直到烘烤完成。可对烧损的坩埚进行修补后再次使用,其设备更新用时大大缩短。由于省去了耐火材料捣打后的自然晾干步骤,节约了设备更新时间,并且节省了耐火材料用量和烘烤用电,有利于环保。文档编号F27D1/16GK102519259SQ201110443290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昕, 杨兴敖 申请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敖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