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49932 阅读:9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碳纤维与聚苯硫醚树脂为原料,将原材料按聚苯硫醚树脂、碳纤维、聚苯硫醚树脂的顺序上下叠合,通过复合材料干态预浸机制成预浸料,然后根据目标产品的尺寸大小裁切预浸料,将多层预浸料叠合送入热压机,在热压温度为290~340℃、热压压力为0.1~0.5MPa和热压时间为5~20min条件下热压成型而得到。该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用于制作汽车防撞梁时,具有减震效果优良,并且大大减轻汽车防撞梁重量的优点,因此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要求,在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梁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以及使用该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作汽车防撞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安全、节能、环保是当今汽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汽车轻量化对节能减排的卓越贡献,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尽可能地减轻车身质量,也由此引发了各种新型轻量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传统的汽车防撞梁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缺点是(1)重量重,不利于提升汽车的操控性;( 各种金属防撞梁的成型方法存在不足,且与其他部件的组装过程繁琐,费工费时。因此,寻找一种质量轻、减震效果好的新型材料,能够替代现有的金属材料用于制作汽车防撞梁,将有利于实现汽车轻量化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汽车的金属防撞梁重量较重,不利于汽车轻量化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能有效替代金属材料制作汽车防撞梁,加速实现汽车轻量化与节能环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碳纤维与聚苯硫醚树脂为原料,通过预浸渍、热压的方法制备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经过大量实验探索,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热压温度为290 340°C,热压压力为0. 1 0. 5MPa的条件下,热压5 20min得到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与耐冲击性能,并且质量轻,将是制作汽车防撞梁的优良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以碳纤维与聚苯硫醚树脂为原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步骤1 将原材料碳纤维和聚苯硫醚树脂按聚苯硫醚树脂、碳纤维、聚苯硫醚树脂的顺序上下叠合,通过复合材料干态预浸机制成预浸料。所述的复合材料干态预浸机包括加热辊、加压辊、冷却辊和收卷辊,所述的加热辊的温度为290 350°C ;步骤2 根据目标产品的尺寸大小裁切预浸料,将多层预浸料叠合送入热压机,在热压温度为290 340°C、热压压力为0. 1 0. 5MPa和热压时间为5 20min条件下热压成型,得到板状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为了防止预浸料的粘连,优选将上下叠合的碳纤维和聚苯硫醚树脂夹在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之间,然后通过复合材料干态预浸机制成预浸料。作为优选,所述的热压温度为310 330°C,所述的热压压力为0. 15 0.3MPa,所述的热压时间为10 15min。所述的碳纤维包括但不限于单向纤维、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多轴向缝编织物、经编织物或无屈曲织物。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苯硫醚薄膜、聚苯硫醚长丝、聚苯硫醚纤维纸、聚苯硫醚无纺布、聚苯硫醚纤维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52MPa, 弯曲强度达到673MPa,冲击后压缩强度达到160MPa。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作汽车防撞梁时采用两部分模具,分别制造汽车防撞梁的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汽车防撞梁产品三维模型图中的下半部分,第二部分为汽车防撞梁产品三维模型图中的上半部分,然后将这两部分焊接而成汽车防撞梁整件产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 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装卡在汽车防撞梁第一部分的模具内,在热压机中先预热1 5min,预热温度为290 330°C,使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软化,然后缓慢合模加压,压力在0. 1 0. 之间,冷却后脱模修边,即可完成防撞梁整件的第一部分;步骤2 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装卡在汽车防撞梁第二部分的模具内,重复步骤1的工艺过程,制得防撞梁整件的第二部分;步骤3 通过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将步骤1和步骤2制得的两部分制件焊成整体,得到防撞梁整件产品。上述利用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作汽车防撞梁的方法不仅成型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完全满足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该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作得到的防撞梁与传统金属防撞梁相比,大大减轻了重量,满足了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在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制作过程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中用于制作汽车防撞梁第一部分的工艺过程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中制作得到的汽车防撞梁第二部分的纵截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中将防撞梁两部分进行电阻焊接的过程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制作过程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中制作得到的汽车防撞梁整件产品的三维模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为1-聚酰亚胺薄膜;2-聚苯硫醚纤维纸;3-碳纤维织物;4-加热辊;41-1号加热辊;42-2号加热辊;43-3号加热辊;5-加压辊;6-冷却辊;7-导向辊;8-收卷辊;9-凸模;10-复合材料层压板;11-凹模;12-复合材料防撞梁第一部分部件;13-接触夹具;14-加热元件;15-防撞梁制件;16-开关;17-电源;18-安培表;19-伏特表。图5中的附图标记为1-聚酰亚胺薄膜;2'-聚苯硫醚长丝;3'-碳纤维长丝;20-展纱机构;4'-加热辊;4Γ -1号加热辊;42' -2号加热辊;43' _3号加热辊; 5'-加压辊;6'-冷却辊;7'-导向辊;8'-收卷辊;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以东丽T300型号 3K的碳纤维斜纹织物与聚苯硫醚纤维纸为原料; 其中,碳纤维斜纹织物的纤维密度为1. 775g/cm3,面密度为205g/m2,幅宽为 600mm ;聚苯硫醚纤维纸的密度为1. 32g/cm3,面密度为50g/m2,幅宽为600mm ;该复合材料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步骤1、预浸料制备如图1所示,复合材料干态预浸机由加热辊4、加压辊5、冷却辊6、导向辊7与收卷辊8等组成。设置各加热辊的参数为1号加热辊41温度为330°C,2号加热辊42温度为 350°C,3号加热辊43温度为350°C ;设置各辊的转速为1. 2m/min。原材料按两层聚苯硫醚纤维纸、一层碳纤维斜纹织物、两层聚苯硫醚纤维纸的顺序上下叠合,然后夹在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之间,经设置好参数的干态预浸机辊压制成预浸料。步骤2、复合材料层压板制备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预浸料裁成400mmX 1250mm大小,取10层预浸料叠合送入热压机,在热压温度为330°C,热压压力为0. 15MPa,热压时间为IOmin的条件下,热压成型为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层压板10。当热压温度为300°C时,层压板10的拉伸强度M7MPa,弯曲强度558MPa ;热压温度为310°C时,层压板10的拉伸强度573MPa,弯曲强度568MPa ;热压温度为320°C时,层压板10的拉伸强度638MPa,弯曲强度625MPa ;热压温度为330°C时,层压板10的拉伸强度为 652MPa,弯曲强度673MPa ;故优选热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春寅张笑晴丁江平张翼鹏范欣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