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和温度均匀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426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和温度均匀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外壳体、前屏组件、光学背光系统、电路控制模块,其中前屏组件中包含了具有低温加热功能的加热层;前屏组件的周边有一个低温加热温度均匀性补偿件,低温加热温度均匀性补偿件的二端与加热层的二端都与电路控制模块相接。优点:具有低温加热温度补偿和温度均匀性补偿双重功能,加热层可使低温工作状态的加固液晶显示屏的屏面中心温度和显示效果达到使用要求,而温度均匀性补偿件主要用于提高加固液晶显示屏的周边温度,在提高液晶显示器低温工作屏面温度均匀性和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常规液晶显示器对显示器中间区域过度升温造成的低温工作能量损失,节约总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和温度均勻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属于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现有液晶显示器,由于受液晶材料性能的限制,其低温工作特性差。一般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下,现有液晶显示器,随温度的降低,液晶材料粘滞系数变大、阈值电压变大、 出现响应速度明显变慢、对比度下降等现象;甚至,在较低温度下(如-40°C以下),一般液晶显示器会因液晶材料的冻结完全失去正常显示功能,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因此,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液晶显示器,需进行低温加固,其常规方法是采用透明导电膜对液晶层进行加热补偿,来提高其液晶层温度,从而达到正常显示效果。这种在低温下采用了加热补偿的常规液晶显示器(如图1所示),是由外壳体、前屏组件、光学背光系统及电路控制模块等组成。其中,前屏组件的液晶屏前后设置了加热层,这种加热层可以是(如图2、图3、图4 所示)设置在液晶屏前后,包括了如图9所示的透明基板和制作在透明基板上的透明导电膜,也可以是把透明导电膜直接制作在液晶屏的前后基板上或制作在具有电磁屏蔽和抗反增透功能的窗口玻璃上。其中的电路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采样液晶屏温度到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按照液晶屏温度高低,来控制加热层的加热功率,使前屏组件中的液晶显示屏,在低温(_30°C,甚至_45°C、_55°C)下能正常工作。这种常规的采用了低温加热补偿的液晶显示器所用的加热层,其透明导电层(如ΙΤ0)的方阻,一般都相对均勻,从而在低温加热过程中以较均勻的热量,补偿给液晶显示屏(如专利号为ZL00220228. X,ZL97231825. 9的技术专利)。然而,前屏组件通过金属外壳和直接通过前屏窗口玻璃,向空间传递散发的热量会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在低温工作状态下,在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表面存在很大的温差。尽管现有技术在前屏组件和金属外壳之间采用了置隔热材料保温的措施,以降低上述温差,但这种温差仍可达几十度,表现为低温加热补偿状态下液晶屏的屏面边缘温度低,中间温度高,周边(尤其是四角)响应速度明显比中间慢;显示黑场时,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中间发黑,但边缘尤其是四角会发白或发蓝,对比度差,有较明显色差。因此,这种常规的采用了低温加热补偿的液晶显示器,在低温工作状态下,当液晶显示屏的中间显示效果达到使用要求时,因其周边实际温度可能远低于中间,从而出现周边响应速度和对比度会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整屏显示效果很差的不良工作状态。为提高液晶显示屏的边缘温度,这种常规液晶显示器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总加热功率,其后果是必然造成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中间区域的温度比边缘区域的温度上升得更快。显然,这种大面积升温提供给前屏组件(包括液晶显示屏)中间区域的热量,是一种额外的能量浪费。因此,这种进行整屏均勻加热补偿的常规液晶显示器,在低温工作中所形成的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的屏面温度不均勻,不仅会严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及实际使用效果,也会造成额外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和温度均勻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不仅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功能,而且具有温度均勻性补偿功能,可提高液晶显示器在低温加热时的屏面温度均勻性,改善低温显示效果,节约总功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外壳体、前屏组件、光学背光系统、电路控制模块,其中光学背光系统在外壳体内,前屏组件在光学背光系统上,光学背光系统下方是电路控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屏组件中包含了具有低温加热功能的加热层;前屏组件的周边还有一个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的二端与加热层的二端都与电路控制模块相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有低温加热温度补偿和温度均勻性补偿双重功能,其加热层可使低温工作状态的加固液晶显示屏的屏面中心温度和显示效果达到使用要求,而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主要用于提高加固液晶显示屏的周边温度,从而在提高液晶显示器低温工作屏面温度均勻性和显示效果的同时,避免常规液晶显示器对显示器中间区域过度升温造成的低温工作能量损失,节约总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层后置的前屏组件示意图; 图3是加热层前置的前屏组件示意图4是前后置双层加热层的前屏组件示意图5是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示意图6是一种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位置示意图7是一种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位置示意图8是一种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位置示意图9是一种加热层和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及引出线示意图10是一种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图2,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20的上表面是前屏窗口玻璃21,前屏组件中液晶显示屏20的下表面是加热层22。对照图3,前屏组件2中液晶显示屏20的上表面是加热层22,加热层22的上表面是前屏窗口玻璃21。对照图4,液晶显示屏20的上、下分别是加热层。对照图5,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的金属丝导电体50是用镍铜丝绕制在加热层周边。金属丝导电体50上下采用硅胶绝缘层51绝缘,并与加热层粘接。对照图6、7,加热层22的上、下表面分别是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对照图8,外壳体1内装有光学背光系统3,光学背光系统3的上方是前屏组件2, 光学背光系统3的下方是电路控制模块4 ;前屏组件2的侧边粘接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对照图9,前屏组件的加热层包括一块玻璃基板220,玻璃基板220上制作的透明导电层221和BUS电极222,其中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与BUS电极222的二端分别接电路控制模块4。对照附图10,其结构是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的引出线501与加热层的引出线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金属丝导电体50上下采用硅胶绝缘层51绝缘,并与加热层粘接。金属丝导电体50的阻值是加热层阻值的2至10倍。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4,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采样液晶屏温度送到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按照液晶屏温度高低,来控制加热层的加热功率。实施例1具有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前屏组件2的加热层22,如图9,包括一块玻璃基板220,玻璃基板220上制作的透明导电层221和BUS电极222。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的金属丝导电体50,是用镍铜丝按如图10所示图形绕制在加热层22周边。金属丝导电体50上下采用硅胶绝缘层51绝缘,并与加热层22粘接。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的引出线501与加热层22的引出线2221都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4连接,其加热功率由控制模块4独立控制,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实施例2上述实施例中的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的引出线501与加热层22的引出线 2221并联后,与电路控制模块4连接,其中金属丝导电体50的阻值是加热层22阻值的2至 10倍,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实施例3如图10中的低温加热温度均勻性补偿件5的导电体50,伸展成直线状后,用导热胶粘接到前屏组件的侧面,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低温加热补偿和温度均勻性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外壳体(1)、前屏组件(2)、光学背光系统(3)、电路控制模块(4),其中光学背光系统(3)在外壳体(1)内, 前屏组件(2)在光学背光系统(3)上,光学背光系统(3)下方是电路控制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安王成孙磊吴添德万海峰唐宗良李忠良荆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